有关憎的成语
带憎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3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爱憎无常 | 爱和恨的感情变化不定,叫人捉摸不透。 | 《资治通鉴・太宗明皇帝泰始元年》:主上狂暴如此,祸乱不久,而一门受其宠任,万物皆谓与之同心。且若人爱憎无常,猜忍特甚,不测之祸,进退难免。今因此众力,图之易于反掌。机会难值,不可失也。 |
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 憎:厌恶。 形容说话枯燥无味,面貌使人厌恶。 |
巴金《谈》:“她的确是一个‘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女人。” |
鹰化为鸠,犹憎其眼 | 鸠:斑鸠;憎:憎恨。 鹰变化为斑鸠,其他的斑鸠仍厌恶它的目光。比喻外表变化,凶恶的本性不改,仍遭厌恶。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鹰化为鸠,至于识者犹憎其眼。” |
文章憎命 | 憎:厌恶。 文章厌恶命运好的人。形容有才能的人遭遇不好。 |
唐・杜甫《天末怀李白》诗:“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
神憎鬼厌 | 憎:憎恨;厌:讨厌。 连鬼神都讨厌。形容十分让人憎恨讨厌。 |
欧阳山《三家巷》:“那恶毒的老太婆虽然神憎鬼厌,可她却具有一种特殊的权利,她能够叫焦仲卿和刘兰芝分开。” |
盗憎主人 | 主人:物主。 盗贼憎恨被他所盗窃的物主。比喻邪恶的人憎恨正直的人。 |
左丘明《左传・成公十五年》:“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
憎爱分明 | 憎:恨。 恨什么,爱什么,界限清楚,态度鲜明。 |
周恩来《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
爱憎分明 | 憎:恨。 爱和恨的界限十分清楚。 |
续范亭《延安五老》诗:“爱憎分明是本色,疾恶如仇不宽恕。” |
怀诈暴憎 | 暴:显露。 心怀欺诈,外露憎恨。形容人阴险凶恶。 |
唐・柳宗元《送薛存义序》:讼者平,赋者均,老弱无怀诈暴憎。 |
文章憎命达 | 憎:恨,厌恶;达:显达。 文章厌恶命运好的人。形容有才能的人遭遇不好。 |
唐・杜甫《天末怀李白》诗: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
老物可憎 | 老物:骂人的话;憎:十分可恶。 指令人憎恶的人。 |
《晋书・宣穆张皇后传》:帝尝卧疾,后往省病。帝曰:‘老物可憎,何烦出也。’ |
怨憎会苦 | ||
面目可憎 | 面目:面貌;可憎:令人厌恶。 相貌丑陋;令人厌恶。 |
唐・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憎的成语、带憎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