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慎的成语

带慎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5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谨小慎微 原指对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形容非常谨慎。现指对细小的问题过分小心;流于畏缩。 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慎小事微 谨慎对待微小的事情。 春秋・齐・管仲《管子・君臣下》:“昔者圣王本厚民生,审知祸福之所生,是故慎小事微,违非索辨以根之。”
慎始敬终 敬:慎。
自始自终都谨慎。
《礼记・表记》:“子曰:事君慎始而敬终。”汉・贾谊《新书・胎教》:“易曰:‘正其本而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故君子慎始。’春秋之元,诗之关雎,礼之冠婚,易之乾坤,皆慎始敬终云尔。”
慎终思远 终:人死;慎终:居丧能遵守礼法;远:指祖先。
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
唐・张说《太原王公神道碑》:“有子故光禄少卿玙,今秘书监询,皆笃行纯孝,慎终思远。”
审慎行事 说话办事周密而谨慎的。
谨慎小心 非常小心地进行,谨言慎行。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八回:“他是兢兢业业谨慎小心的东西,不敢轻易离寺,恐惹出是非。”
敏于事,慎于言 敏:奋勉,慎:小心。
办事勤勉,说话谨慎。
春秋・孔子《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谦虚敬慎 见“谦虚谨慎”。 《晋书・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衣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小心敬慎 敬:慎。
指说话做事非常慎重。
《周书・王懋传》:“懋性温和,小心敬慎。宿卫宫禁,十年有余,勤恪当官,未尝有过。”
慎终承始 见“慎终如始”。 明・刘基《春秋明经・公会》:“齐侯以治外者善谋也,慎终以承始者道也。”
慎小谨微 对细小的事也小心对待。 《明史・章懋传》:“古帝王慎小谨微必矜细行者,正以欲不可纵,渐不可长也。”
谦虚谨慎 谦虚:虚心;不自满;谨慎:慎重小心。
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
《晋书・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宠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敬小慎微 敬:谨慎小心;小、微:指细小、不起眼的东西。
对细微的事物也采取小心谨慎的态度。形容待人处事非常谨慎。
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百射重戒,祸乃不滋。”
慎以行师 慎:谨慎;师:军队。
出兵作战一定要非常谨慎。
明・揭暄《兵经百篇・谨字》:慎以行师,至道也。
慎重初战 慎重:谨慎重视;初战:第一仗。
慎重地对待在战略、战役全局上有决定意义的第一仗。
明赏慎罚 慎:谨慎。
奖赏严明,处罚慎重。
汉・荀悦《汉纪・文帝纪》:“兴利除害,明赏慎罚,直言极谏,补主之过。”
明德慎罚 慎:谨慎。
多行恩惠,少用刑罚。
《尚书・康诰》:“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
温恭淑慎
谨言慎行 谨:小心;慎:谨慎。
小心谨慎地说话、做事。
西汉・戴圣《礼记・缁衣》:“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
谨谨慎慎 细心慎重。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9回:“如今进来了,老姑嫂两个照看得谨谨慎慎,一根草也不许人动。”
修德慎罚 修:实行。
实行德政,慎用刑罚。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20回:“且劝吴主修德慎罚,以安内为念,不当以黩武为事。”
详刑慎罚 详:审慎。
审慎地量刑和处罚。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明帝纪》:“详刑审罚,明察单辞。”
杜微慎防 杜:杜绝,断绝;慎:谨慎。
杜绝细微,谨慎防备萌芽。即消灭祸患难与共于萌芽状态之中。
《明史・胡松传》:“松言边兵外也而内之,武库仗内也而外之,非所以重肘腋,杜微慎防也,执弗许。
谨慎从事 细心慎重地处事。 邓小平《敌占区的组织工作与政策运用》:“凡是可以招致敌人摧残人民的事,都应谨慎从事。”
追远慎终 犹言慎终追远。 《陈书・南康愍王昙郎传》:“夫追远慎终,抑闻前诰。”
修身慎行 提高自身修养,小心谨慎行事。 东汉・王符《潜夫论・实贡》:“夫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洁白,恬淡无为。”
慎终如始 慎:谨慎;如:象。
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指始终要谨慎从事。
《老子》第六十四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日慎一日 一天比一天谨慎。形容做事十分小心。 《韩非子・初见秦》:“战战栗栗,日慎一日。”
慎言慎行 言行都十分小心注意。
勤慎肃恭 肃:严肃;恭:谦逊。
勤劳、谨慎、恭敬、谦虚。指做人的美德。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8回:“贵妃切勿以政夫妇残年为念,更祈自加珍爱,惟勤慎肃恭以侍上,庶不负上眷顾隆恩也。”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慎的成语、带慎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