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愚的成语
带愚的四字成语(共找到50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愚者千虑,亦有一得 | 指愚钝人的许多思虑中总会有一些可取之处。常以谦指己见。 | 《汉书・韩信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 |
愚者千虑 | 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疏庸愚钝 | 疏庸:懒散。 懒散愚笨。 |
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休休休,枉笑杀凌烟阁上人,有这般疏庸愚钝,孤陋寡闻。 |
抱愚守迷 | 抱、守:守住不放,引申为坚持;愚:愚昧;迷:沉迷。 指固守己见。 |
唐・韩愈《上考功崔虞部书》:愈不肖,行能诚无可取,行己颇僻,与世俗异态,抱愚守迷。 |
肉眼愚眉 | 比喻见识浅陋。 | 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畅道天理难欺,人心怎昧,则他这肉眼愚眉,把一个黑旋风爹爹敢来也认不得。” |
愚眉肉眼 | 谓凡俗的眼光。 |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二折:“道童云:‘鲁子敬,你愚眉肉眼,不识贫道。’”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洗不净愚眉肉眼。” |
愚夫俗子 | 愚昧凡俗的人。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3回:“只见街坊上,士农工商,文人墨客,愚夫俗子,齐咳咳都道:‘看抛绣球去也!’” |
愚者一得 | 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愚弄人民 | 欺骗捉弄老百姓。 |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四年》:“浞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民。” |
草木愚夫 | 愚:愚蠢;愚夫:匹夫。 像山野之中草木那样愚昧无知的人。也指粗俗平庸的百姓。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70回:“料你不过草木愚夫,识得什么天时人事。” |
愚者千虑,或有一得 | 指愚钝人的许多思虑中总会有一些可取之处。常以谦指己见。 | 唐・林蕴《上宰相元衡宏靖论兵书》:“苟有妖孽,某安敢不隳裂肝胆,为相公之腹心乎。愚者千虑,或有一得。伏愿相公少赐采择焉。” |
愚妄无知 | 形容非常愚笨,糊涂,又没有知识。 |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3章:“所看见的只是目前的利禄,个人的势位,而又愚妄无知,轻举盲动。” |
愚忠愚孝 | 指不明事理,盲目愚蠢地尽忠尽孝。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这姑娘的见解虽说愚忠愚孝,其实可敬可怜。 |
饰智矜愚 | 装作有智慧而在无知者面前夸耀。 | 战国・庄子《庄子・山木》:“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 |
愚民政策 | 愚民:使人民愚昧。 使人民变愚蠢的政策。 |
刘少奇《论党》:“他们在党内实行命令主义,遇事武断,实行家长式的统治,实行‘愚民政策’。” |
款款之愚 | 款款:诚实。 见解虽不高明,却是真心诚意的。 |
战国・楚・屈原《卜居》:“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诚欲效其款款之愚。 |
非愚则诬 | 诬:诬蔑。 不是生性愚蠢的话,就是故意污蔑。 |
战国・庄子《庄子・秋水》:“盖师是而无非,师治而无乱呼?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者也。是犹师天而无地,师阴而无阳,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语而不舍,非愚则诬也。” |
大智如愚 | 谓才智极高的人,不炫耀自己,表面上看来好象愚笨。 | 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
靡哲不愚 | 靡:没有;哲:哲人。 没有一个哲人不出现愚蠢的时候。比喻任何人都会犯错误。 |
《诗经・大雅・抑》:人亦有言,靡哲不愚。 |
愚夫蠢妇 | 见“愚夫愚妇”。 | 《淮南子・本经训》:“愚夫蠢妇皆有流连之心,凄怆之志。” |
愚戆窳惰 | 愚戆:无知不明事理;窳:懒惰。 形容愚昧而又懒惰。 |
春秋・齐・管仲《管子・水地》:“故其民愚戆而好贞,轻疾而易死。” |
愚民安知 | 无知的老百姓哪里会知道。 | |
下愚不移 | 移:改变。 下等的愚人,决不可能有所改变。旧时儒家轻视劳动人民的观点。也指不求上进,不想学好。 |
春秋・孔子《论语・阳货》:“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
惊愚骇俗 | 使愚昧鄙俗之人感到震惊。 | 清・李绂《裕州观祷雨》诗:“神或附人称马子,惊愚骇俗走相使。” |
大智若愚 | 很有智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愚蠢。比喻有智慧的人极有涵养,不露锋芒。 | 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大智若愚”。 |
使愚使过 | 使:用;愚:笨。 用人所短,为己服务。也形容利用人的不同特点,以发挥他的长处。 |
宋・范仲淹《让观察使第一表》:“前春延安之战,大挫国威,朝廷有使愚使过之议,遂及于臣。” |
上智下愚 | 智:聪明;愚:笨。 最聪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孔子认为他们都是先天决定,不可改变。 |
春秋・孔子《论语・阳货》:“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
一得之愚 | 指自己对某件事的一点看法。 |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愚夫愚妇 | 旧时称平民百姓。 | 《尚书・五子之歌》:“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 |
秦智虞愚 | 春秋时期虞国大夫百里奚无所作为,虞亡后入秦,辅佐穆公建立霸业。指一个人的才能只有在适当的环境中才能发挥。 | 清・钱谦益《光禄大夫赠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谥文通铁山王公墓志铭》:“楚材晋用,国土所以长嗟;秦智虞愚,贤哲为之永叹。”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愚的成语、带愚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