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惊的成语

带惊的四字成语(共找到215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失惊倒怪 犹失惊打怪。惊恐;慌张。 《天花雨》第十四回:“回家方稀奇事,失惊倒怪落三魂。”
鸟惊兽骇 形容成群的人象受尽的鸟兽一样逃散。 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谯周传》:当秦罢候置守之后,民疲秦役,天下土崩;或岁改主,或月易公,鸟惊兽骇,莫知所从,于是豪强并争,虎裂狼分,疾搏者获多,迟后者见吞。
惊群动众 见“惊师动众”。 明・袁宏道《与黄平倩书》:“凡事只平常去,不必惊群动众。”
走蚓惊蛇 蚓:蚯蚓。
跑着的蚯蚓,惊走的蛇。形容矫健迅捷的笔势。
元・汤式《一枝花・赠明时秀》套曲:“锦绣额赠新题走蚓惊蛇,丹青帧摸巧样回莺舞鹤。”
惊天地泣鬼神 惊:震惊。
使天地为之震惊,使鬼神为之哭泣。
清・汪琬《烈妇周氏墓表》:“然则匹妇虽微,及其精诚所激,往往动天地,泣鬼神,何可忽也?”
惊涛骇浪 惊:惊异;涛:大波浪;骇:惊吓。
令人惊惧的大波浪。比喻险恶的环境、遭遇或艰难的考验。
唐・田颖《玉山常文集・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此所经履之惊涛骇浪,未尝不惕然。”
半夜敲门心不惊 比喻没有做过什么亏心的事,心里很踏实。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日间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惊惶万状 惊惶:害怕;万状:各种样子,表示程度极深。
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宋・陈亮《谢杨解元启》:“忧患百罹而未艾,惊惶万状而莫支。”
惊愕失色 失色:由于受惊或害怕而面色苍白。
惊恐得改变了神色。形容十分吃惊。
《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上卷》:“契丹以马军万人拒之于前,将士皆惊愕失色。”
半夜敲门不吃惊 比喻没有做过什么亏心的事,心里很踏实。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日间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乘虚可惊 乘:趁;虚:空虚;惊:惊吓。
趁敌人空虚可以恐吓他。
《投笔肤谈・达权》:“乘分可图,乘虚可惊,乘敌可取。”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
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鲁迅《天花的蔷薇》:“‘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乙校不自心虚,怎能给恐吓呢?”
语不惊人 语:言语,也指文句。
语句平淡,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
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冻浦鱼惊 指晋王祥卧冰求鲤事。《晋书·王祥传》:“王祥字休征,琅邪临沂人……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
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后因以“冻浦鱼惊”为孝亲之典。
《晋书・王祥传》:“王祥字休徵,琅邪临沂人……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肉跳心惊 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1回:“凤姐此时肉跳心惊,急急的向秋爽斋来。”
惊见骇闻 见“惊耳骇目”。 清・刘大櫆《与王君书》:“以故凡厥所有,皆与世龃龉,只可自娱,不堪共质。间尝出以示人,惊见骇闻,非怒则笑。”
边尘不惊 边:边境;惊:震动。
比喻边境安定无战事。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五年》:“上曰:‘隋炀帝劳百姓,筑长城以备突厥,卒无所益。朕唯置李世勣于晋阳而边尘不惊,其为长城,岂不壮哉!’”
担惊受恐 见“担惊忍怕”。 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为兵戈担惊受恐。”
惊魂摄魄 见“惊魂夺魄”。 《花城》1981年第1期:“为了探索生命的奥秘,科学家们正付出艰辛的劳动和经历着惊魂摄魄的斗争。”
雷惊电绕 雷鸣电闪。比喻落笔如飞的笔画。 宋・何蘧《春渚纪闻・赵德麟跋太白帖》:“虽自九天分派,不与万李同林。步处雷惊电绕,空余翰墨窥寻。”
惊心惨目 眼见之后内心震动,感到悲惨。 清・俞蛟《梦厂杂著・春明丛说・人骨箸记》:“骷髅累累,杂骨如竹头木屑,堆置墙角如阜……不禁惊心惨目。”
惊心掉胆 惊:惊吓;掉:恐惧,战栗。
形容十分害怕或担心。
章炳麟《新方言・释言》:“今人言惧犹曰惊心掉胆。”
胆破心惊 形容非常害怕。 明・郭勋《英烈传》第四回:“猛抬头,人人自胆破心惊!钟声半彻云霄,舞动起多少回鸾翔凤。”
受宠若惊 宠:赏识。
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宋・欧阳修《辞特转吏部侍郎表》:“受宠若惊,况被非常之命,事君无隐,敢倾至恳之诚。”
鸡犬不惊 连鸡狗都没受到惊扰。形容行军纪律严明;也指相安无事。 宋・彭龟年《寿张京甲十首(其八)》:“翁见一笑大欢足,鸡犬不惊仁意多。”
自相惊忧 自己人互相惊动扰乱,造成不安。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
拍案惊奇 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明末・凌濛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惊世绝俗 谓卓绝特异,使世人震动。 宋・苏轼《王元之画像赞》:“公之所为,必将惊世绝俗,使斗筲穿窬之流心破胆裂。”
心惊胆战 形容内心极度惊惧恐慌。战:发抖。
元・无名氏《萨真人夜断碧桃花》第三折:“一个个气昂昂性儿不善,他每都叫吼捋袖揎拳,走的我腿又酸又软,不由我不心惊胆战。”
自惊自怪 自己觉得又害怕又惊异。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2回:“晴雯笑道:‘也不用我唬去,这小蹄子已经自惊自怪的了。’”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惊的成语、带惊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