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悲的成语
带悲的四字成语(共找到80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老大徒伤悲 | 老大:年纪大;徒:徒然。 年老了还一事无成只好悲伤而已。 |
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悲观失望 | 对世事怀有丧失信心消极的看法。 | 毛泽东《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我们决不悲观失望,我们是乐观的。” |
悲伤憔悴 | 因悲伤而身体消瘦,脸色难看。 | 宋・苏澈《黄州快哉亭记》: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 |
转悲为喜 | 转悲哀为喜悦。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九回:“良箴听了,不觉转悲为喜,再三道谢。” |
狐死兔悲 | 亦作“狐死兔泣”。 | 《宋史.李全传》:“杨氏使人行成于夏全曰‘将军非山东归附耶?狐死兔泣,李氏灭,夏氏宁得独存?’”行成:求和。杨氏:杨安儿之妹四娘子。李氏:指李全。夏氏:指夏全。 |
悲不自胜 | 胜:经受得住。 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 |
汉・荀悦《汉纪・平帝纪》:“太后因号泣而言,左右莫不垂涕,舜悲不自胜。” |
悲喜交集 | 交:一齐;同时;交集:一起出现。 既有悲伤,也有喜悦,两种心情交织在一起,也作“悲喜交加”、“悲喜交至”。 |
《晋书・王廙传》:“当大明之盛,而守局遐外,不得不奉赠大礼,闻问之日,悲喜交集。” |
大放悲声 | 放声痛哭。形容非常伤心。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4回:“宝钗走到跟前,见凤姐已经停床,便大放悲声。” |
兔死狐悲 | 兔子死了;狐狸很悲伤。比喻因同类遭遇不幸而悲痛伤感。悲:悲伤。 |
元・汪元亨《折桂令・归隐》曲:“鄙高位羊质虎皮,见非辜兔死狐悲。” |
云悲海思 | 如云似海的愁思。 | 唐・姚思廉《梁书・豫章王综传》:“窥明镜,罢容色,云悲海思徒揜抑。” |
悲声载道 | 指哀伤呼叫之声充满道路。形容苦难深重。 | 太平天国 洪秀全《誓师檄文》:“妇叹童呼,悲声载道;酷刑厚敛,怨气冲天。” |
满腔悲愤 | 满腔:充满心中。 心中充满悲痛愤怒。 |
穆青《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吴吉昌满腔悲愤,他在家里对老伴激动地说:‘我相信总有一日,会重见青天……’” |
衔悲茹恨 | 衔:含。 茹:吃。 胸中藏有悲痛与仇恨。亦作“衔悲蓄恨”。 |
宋・李昉《太平广记・还冤记》:“尸骸流漂,怨酷无双,奉违累载,一旦长辞,衔悲茹恨,如何可说,歔欷不能自胜。” |
泣歧悲染 | 泣歧:见歧路哭,因可以向南也可以向北;悲染:见染丝而悲伤,因可以染成黄色或黑色。 形容悲叹人们易受外界世俗影响而迷失方向。 |
三国・魏・阮籍《咏怀诗》:杨子泣歧路,墨子悲杂丝。 |
悲欢合散 | 悲:悲哀;欢:欢乐;合:团聚;散:离散。 泛指人世间悲与欢、聚与散的遭遇和心情。 |
唐・元稹《叙诗寄乐天书》:“当花对酒,乐罢哀余,通滞屈伸,悲欢合散。” |
伤春悲秋 | 伤:忧思,悲伤。 因季节、景物的变化而引起悲伤的情绪。多形容多愁善感。 |
清・钱谦益《李义山诗笺注》序:绮靡浓艳,伤春悲秋,至于‘春蚕到死’、‘蜡烛成灰’,深情罕譬,可以涸爱河而干欲火。 |
悲天悯人 | 悲天:悲叹时世;悯:哀怜;悯人:怜悯众人。 对混乱的时世感到悲伤;对困苦的人民表示怜悯。 |
清・黄宗義《朱人远墓志铭》:“嗟乎!人远悲天悯人之怀,岂为一己之不遇乎!” |
黍离之悲 | 黍:谷子。 对故国的怀念。指国破家亡的悲伤。 |
宋・姜夔《扬州慢・序》:“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
蒿里兴悲 | ||
假慈悲 | 慈悲:慈善,怜悯。 表面上装出一付慈爱怜悯的样子。 |
毛泽东《论鲁迅》:“他一点没有假慈悲的伪君子的色彩。” |
乐极悲生 | 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 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淮南子・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 |
悲悲切切 | 形容极其悲哀。 | 唐・王昌龄《岳阳别李十七越宾》:杉上秋雨声,悲切蒹葭夕。 |
乐终而悲 | ||
悲泗淋漓 | 泗:鼻涕;淋漓:往下滴。 形容十分悲痛的样子。 |
唐・李朝威《柳毅传》:悲泗淋漓,诚怚人心。 |
霜露之悲 |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悲,有时斋供。” |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 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失败或死亡而感到悲伤。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9回:“获曰:‘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无冤,何故害我?” |
悲喜兼集 | 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 唐・唐晅《手记》:“千里一遇,悲喜兼集。” |
乐极生悲 | 极:到极点。 欢乐到极点就会生出悲伤之事。 |
西汉・刘安《淮南子・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 |
大发慈悲 | 比喻起善心,做好事。 |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伏望母亲大人,大发慈悲,优容苦志。” |
击筑悲歌 | 击:敲击;筑:古乐器名。 敲击着筑,唱着悲壮的歌。形容慷慨悲歌。 |
《战国策・燕策》:“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悲的成语、带悲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