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悉的成语
带悉的四字成语(共找到20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词不悉心 | 悉:尽,全。 言词不能完全表达心意。 |
唐・李朝威《柳毅传》:飨德怀恩,词不悉心。 |
悉心竭虑 | 悉:全,尽;竭:用尽;虑:考虑,思考。 用心思考,竭诚尽力。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五卷:“原来那时正值天旱,太宗皇帝诏五品以上官员,都要悉心竭虑,直言得失,以凭采用。” |
纤悉必具 | 纤:细小;悉:全部。 细微详尽均要载明。 |
明・归有光《上宋明府书》:“律于发冢之条,如知情买卖器物砖石、薰狸平园之类,纤悉必具。” |
洞悉无遗 | 洞:深入,透彻;洞悉:知道。 对一切观察得很清楚。 |
孙中山《伦敦被难记》:“此人之果为谁,及其抵英国后之一举一动,本使馆洞悉无遗。” |
纤悉无遗 | 纤悉:细微详尽;遗:遗漏。 一点都没有遗漏。 |
唐・李珏《唐丞相太子少师牛僧孺神道碑铭序》:“自婴疾至于捐馆,谈笑语言,宴居自若,口占理命,纤悉无遗。” |
功力悉敌 | ||
悉帅敝赋 | 见“悉索敝赋”。 | 《国语・鲁语下》:“我先君襄公不敢宁处,使叔孙豹悉帅敝赋,踦跂毕行。” |
洞悉其奸 | 洞:洞察,洞悉;奸:奸伪。 看清楚别人的阴谋诡计。形容观察能力强,看问题敏锐。 |
明・沈德符《野获编・列朝・庙议献谄不用》:“甫出口,而上已洞悉其奸,斥逐不已。” |
悉心戮力 | 悉心:尽心。 竭尽智慧和力量。 |
《晋书・武帝记》:“其内外众官,各悉心戮力,以康庶事。” |
一体知悉 | 一体:一律。 一律知晓。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亦可传与各洞妖王,一体知悉。” |
纤悉不苟 | 纤悉:细微详尽;苟:随便。 丝毫不马虎。形容对事情十分认真。 |
唐・李宗闵《马公家庙碑》:“公至则布以诚信,示之法式,纤悉而不苟,宽柔而有威。” |
工力悉敌 | 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敌:相当。 双方的功夫、力量;不相上下。多指艺术方面的造诣不分高低。 |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及闻其评,曰:‘二诗工力悉敌。’” |
悉索薄赋 | 见“悉索敝赋”。 | 《淮南子・要略》:“武王继文王之业,用太公之谋,悉索薄赋,躬擐甲胄,以伐无道而讨不义。” |
悉心毕力 | 悉心:尽心;毕力:尽力。 竭尽智慧和力量。 |
汉・蔡邕《杨太尉碑铭》:“乃及伊公,克光前矩,悉心毕力,胤其祖武。” |
至纤至悉 | 纤:细微;悉:详尽。 形容极其细致周密。 |
汉・贾谊《论积贮疏》:“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 |
悉索敝赋 | 悉:全部;索:尽;敝:谦辞,谓不精良。 指尽全国所有的兵力。也指拿出所有的一切来供应。 |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八年》:“敝邑之人,不敢宁处,悉索敝赋,以讨于蔡。” |
悉心整饬 | 饬:整理。 用全部精力对某事或某一机构进行整顿。 |
|
悉听尊便 | 一切由您的意思。 | 茅盾《如是我见我闻》:“那同志忿极而去,亦声言,‘悉听尊便,自寻活路。’” |
悉心竭力 | 悉心:尽心。 竭尽智慧和力量。 |
宋・司马光《应诏言朝廷阙失》:“执政者亦悉心竭力以副陛下之欲,耻为碌碌守法循故事之臣。” |
洞悉底蕴 | 洞:深入,透彻;悉:知道;底蕴:事物的内容。 透彻地观察到事物的内容和内情。 |
清・钱泳《履园丛话・耆旧・十兰判官》:“先生自幼通于小学,及长,博极群书,于汉、唐先儒之学,无不洞悉底蕴。”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悉的成语、带悉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