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恭的成语
带恭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5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恭贺新禧 | 禧:吉祥幸福。 恭敬地祝贺新年幸福吉祥如意。贺年的常用语。 |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一章:“全都张灯结彩,高悬着‘庆祝元旦’、‘恭贺新禧’之类的大字装饰。” |
玩世不恭 | 旧指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不认真的生活态度。玩世:用消极、游戏的态度对待生活;不恭:不严肃。 |
明・李开先《雪蓑道人传》:“醉后高歌起舞,更有风韵,只是玩世不恭,人难亲近耳。” |
恭敬桑梓 | 恭敬:尊敬,热爱;桑梓:桑树和梓树,古时家宅旁边常栽的树木,比喻故乡。 热爱故乡和尊敬故乡的人。 |
《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之。” |
敬恭桑梓 | 热爱故乡和尊敬故乡的人。 | 《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
恭而有礼 | 恭:恭敬;礼:礼节。 恭敬又有礼节。 |
春秋・孔子《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
却之不恭 | 却:推辞;谢绝。 指对别人的邀请、赠与等;如果拒绝接受;就显得不恭敬。 |
战国・孟子《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 |
打恭作揖 | 旧时礼节,弯身抱拳,上下摆动,表示恭敬。 | 明・李贽《因记往事》:“嗟乎!平居无事,只解打恭作揖,终日匡坐,同于泥塑。” |
谦恭下士 | 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 《陈书・始兴王伯茂传》:“伯茂性聪敏,好学,谦恭下士。” |
恭默守静 | 默:沉默;守:遵守,保持。 恭恭敬敬地沉默,不讲话,保持肃静。 |
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刘巴传》:“又自以归付非素,惧见猜嫌,恭默守静,退无私交,非公事不言。” |
卑谄足恭 | 卑:低下;谄:巴结奉承;足:音“巨”,过分;恭:恭顺。 低声下气,阿谀逢迎,过分恭顺,取媚于人。 |
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宗世家》:“彭祖为人巧佞、卑谄足恭而心刻深。” |
草草不恭 | 草草:杂乱不整齐的样子;恭:恭敬。 草率而不恭敬。常用作书信中的自谦之辞。 |
|
前倨后恭 | 先前态度傲慢;后来恭敬有礼。形容前后态度截然不同。 | 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 |
兄友弟恭 | 哥哥对弟弟友爱,弟弟对哥哥恭敬。形容兄弟间互爱互敬。 | 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使布立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 |
勤慎肃恭 | 肃:严肃;恭:谦逊。 勤劳、谨慎、恭敬、谦虚。指做人的美德。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8回:“贵妃切勿以政夫妇残年为念,更祈自加珍爱,惟勤慎肃恭以侍上,庶不负上眷顾隆恩也。” |
温恭直谅 | 温恭:温和谦恭;直谅:性格正直,能谅解人。 指和气、谦恭、正直、诚信的高尚品德。 |
明・王阳明《客坐私祝》:但愿温恭直谅之友,来此讲学论道,示以孝友谦和之行,德业相劝,过失相规,以教训我子弟,使无陷于非僻。 |
桀骜不恭 | 同“桀骜不逊”。 | 《东周列国志》第六七回:“围乃共王之庶子,年齿最长,为人桀骜不恭,耻居人下,恃其才器,阴畜不臣之志。” |
后恭前倨 | 倨:傲慢。 以前态度傲慢,后来恭敬有礼。形容前后态度截然不同。 |
明・孙仁孺《东郭记・殆不可复》:“这的是舔痔吮痈,后恭前倨,奴颜婢膝。” |
行过乎恭 | 行:所作所为;乎:相当“于”。 所作所为过于恭敬。指恭敬过度。 |
《周易・小过》:“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 |
恭喜发财 | 恭喜:恭贺他人的喜事。 恭祝你发财。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我说道:‘恭喜发财呢!’” |
颠越不恭 | 颠越:陨坠,损害;恭:恭敬。 指损害礼法,对上命不恭。 |
《尚书・盘庚中》: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我乃劓殄灭之,无遗余。 |
毕恭毕敬 | 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五:“军长为李玉堂,一山东大汉,抵军部时,在门外相迎,毕恭毕敬。” |
恭而敬之 | 恭:恭敬。 指待人恭敬又有礼节。 |
老舍《赵子曰》:“李顺恭而敬之的慢慢往起卷那张戏报子。” |
温良恭俭 | 温:温和;良:善良;恭:恭敬;俭:节制。 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泛指态度谦恭,举止文雅。 |
春秋・孔子《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
安详恭敬 | 安静、细心、谦恭、敬重,古时儿童教育的要领。 | 宋・朱熹《小说・嘉言》:“教育小儿,先要安详恭敬。” |
克恭克顺 | 克:能够。 能够恭敬而顺从,一点也不执拗。 |
|
温恭淑慎 | ||
恭敬不如从命 | 客套话。多用在对方对自己客气,虽不敢当,但不好违命。 | 宋・赞宁《笋谱・杂说》:“姑闻而后悔,倍怜新妇。故又谚曰:恭敬不如从命,受训莫如从顺。” |
桀傲不恭 | 同“桀骜不逊”。 | 《二程遗书》附录《门人朋友叙述并序》:“人有不及,开导诱掖,惟恐其不至。故虽桀傲不恭,见先生,莫不感悦而化服。” |
谦恭仁厚 | 指态度谦逊恭谨,为人忠诚老实。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8回:“今日见宋江谦恭仁厚,愈加钦敬。” |
恭逢其盛 | 恭:恭敬;逢:遇到;盛:盛况,盛会。 敬逢这一盛况或盛会。 |
明・许三阶《节侠记・二十五・诬激》:“这是卿等调燮之功,使朕恭逢其盛。”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恭的成语、带恭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