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怨的成语
带怨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00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怨气满腹 | 胸中充满了怨恨的情绪。形容怨愤之气极大。 | 《后汉书・祭祀志上》:“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 |
怨离惜别 | 怨:幽怨。 形容离别之际的愁绪和依依惜别的心情。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两下里怨离惜别,分外恩情,一言难尽。” |
恨紫怨红 | 紫、红:紫色和红色的花,这里泛指各种颜色的鲜花。 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让人心烦意恨。形容花姿引起人的伤感。 |
清・陆珍《虞美人・花歌》:恨紫怨红满南园。 |
资怨助祸 | 资:资助。 助长怨恨,促使祸患到来。 |
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夫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 |
怨天怨地 | 抱怨天又抱怨地。后指埋怨不休。 | 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三折:“到今日,悔,悔,悔。也是我前世前缘,自作自受,怨天怨地。” |
痴男怨女 | 旧指爱恋极深但感情上得不到满足的男女。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
凤愁鸾怨 | 比喻夫妻间因思念而生的愁怨。 | 明・王玉峰《梦香记・饯别》:“无奈分离一旦,你功名傥万全,也思恩爱有三年。苦只为鹗荐鹏骞,博得凤愁鸾怨。” |
敢怨而不敢言 | 内心怨恨但不敢说出来。 | 宋・邓牧《伯牙琴・吏道》:“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 |
民怨沸腾 | 人民的怨声就象开水在翻滚一样。形容人民对腐败黑暗的反动统治怨恨到了极点。 |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第十卷:“王荆公行新法,自知民怨沸腾。” |
死而无怨 | 怨:怨恨。 死了也不怨恨。《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我说出你那破绽,教你死而无怨。 ”。 |
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三折:“不是我闲淘气,便死呵死而无怨,待悔呵悔之何及!” |
睚眦之怨 | 睚:眼眶;眦:眼角;睚眦:生气瞪眼。 别人瞪眼这样小的怨恨。 |
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
猿惊鹤怨 | 猿猴惊恐,鹤哀怨。形容凄凉悲哀的气氛。多指因战乱,人死于战场而造成的。亦作“猿悲鹤怨”、“鹤怒猿啼”。 | 宋・王阮《秋日寄舍弟》诗:“猿惊鹤怨草三尺,楚尾吴头天一方。” |
构怨伤化 | 构:造成;化:教化。 指在人民中间造成怨恨,使对人民的教化受到伤害。 |
东汉・班固《汉书・平帝纪》:“苛暴吏多拘系犯法者亲属妇女老弱,构怨伤化,百姓苦之。” |
柳啼花怨 | 形容景象凄凉,心境凄恻。 | 宋・卢祖皋《夜行船・暖入新梢风又起》词:却说当时,柳啼花怨,魂梦为君迢递。 |
蝶怨蛩凄 | 蛩:蟋蟀;凄:悲伤。 比喻哀怨凄凉的思念之情。 |
清・孙麟趾《金缕曲・定庵将归托寄家书赋此送别》词:“蝶怨蛩凄书不尽,只封将泪点教君寄。” |
载道怨声 | 怨恨之声充满道路。形容不满情绪十分普遍。 | 清・感惺《断头台・受献》:“笑雌黄舌饶,黑符心骄,绿豆儿眼小,博得个载道怨声碧汉高。” |
抱怨雪耻 | 报:报复。 雪:洗刷掉。 报怨恨,雪耻辱。 |
《战国策・燕策・乐毅报燕王书》:“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
任劳任怨 | 任:担当、承担。 做事既能承受劳苦;又能承受埋怨。 |
清・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惟存一矢公矢慎之心,无愧屋漏,而闱中任劳任怨,种种非笔所能尽。” |
杯酒解怨 | 解:消除,排解;怨:怨恨,怨仇。 指饮酒言欢,消解仇怨。 |
北宋《新唐书・张延赏传》:“吾武夫虽有旧恶,杯酒间可解。” |
构怨连兵 | 构:结成;连兵:交战。 指因结怨导致战争。 |
《周书・杜杲传》:“比为疆场之事,遂为仇敌,构怨连兵,略无宁岁。” |
兴观群怨 | 兴:联想;观:观察;群:合群;怨:怨恨。 古人认为读《诗经》可以培养人的四种能力。后泛指诗的社会功能。 |
春秋・孔子《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
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 怨女:到了出嫁年龄而未嫁的女子;旷夫:成年而未娶妻的男子。 指人们都能找到配偶,成家立业。 |
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下》:“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
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 | 举:推荐。 举荐身边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
西汉・戴圣《礼记・儒行》:“儒有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程功积事,推贤而进达之,不望其报。” |
恩怨分明 | 恩:恩惠;怨:仇恨。 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
怨气冲天 | 怨恨之气冲到天空。形容怨愤情绪极大。 | 明・无名氏《精忠记・应真》:“今下方黑气冲天,我佛慧眼一观,乃是临安秦桧屈陷忠臣岳飞父子,幽魂不散,怨气冲天。” |
鹤怨猿啼 | 形容凄凉悲惨的场景。多用以指战乱、灾祸后哀鸿遍野的凄惨景象。 | 元・张可久《木兰花慢》词:锦树莺嘲蝶弄,翠萝鹤怨猿啼。 |
亡国怨祝 | 怨:埋怨;祝:太祝,旧时为执掌祭礼祝祷的官。 旧指国家衰亡时,不从自身找原因,而去埋怨为国家祭祀祝祷的人。 |
汉・王充《论衡・解除》:一人祝之,一国诅之,一祝不胜万诅,国亡不亦宜乎?祝其何罪? |
猿悲鹤怨 | 猿和鹤凄厉地啼叫。 | 宋・朱熹《送籍溪胡丈赴馆供职》诗之二:“猿悲鹤怨因何事?只恐先生袖手归。” |
鹤怨猿惊 | 形容对官场厌倦,有意归隐的心情。 | 宋・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词:“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 |
以德报怨 | 拿恩惠报答仇恨。形容对人宽容;不仅不记仇;反而给以好处。 | 春秋・孔子《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怨的成语、带怨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