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德的成语

带德的四字成语(共找到233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无怨无德 既没有怨恨,也没有恩德。指彼此间没有恩怨关系。 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三年》:“无怨无德,不知所报。”
玩人丧德 戏弄他人,以致失去做人的道德。 《尚书・旅獒》:“不役耳目,百度惟贞,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尚德缓刑 尚:崇尚;德:德政;缓:放宽。
崇尚德政,放宽刑罚。
汉・路温舒《尚德缓刑书》:路温舒上书,言宜尚德缓刑。
贵德贱兵 贵德:重视德行;贱兵:轻视武力。
比喻重德行感化,不重强制刑罚。
汉・桓宽《盐铁论・本议》:古者贵以德而贱用兵。
耆年硕德 耆:古称六十岁为耆,泛指年高。
硕:大。
比喻年高而德望很重。
郑观应《盛世危言・海防》:“当今王大臣耆年硕德,虽不乏人,求其能深知水军事务,胆识俱优者,恐难其选。”
德胜头回 德,通“得”。回,同“回”。宋明话本、通俗小说的引首。
积善成德 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
长期行善,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
《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为德不终 见“为德不卒”。 叶圣陶《乡里善人》:“唉,为德不终,我想起来非常之难过!”
文德武功 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卓有成就。 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示之以文德,陈之以武功。所以夜户不扃,所以重门罢柝。”
前人种德后人收 德:德行。
指上辈的人有德行,后辈的人会受到恩惠。
明・冯惟敏《商调・集贤宾・归田自寿》:“恰才个绕蜗居编菊篱,又报道步蟾宫折桂手,端的是前人种德后人收。”
德薄能鲜 鲜:少。
德行浅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谦的话)。
宋・欧阳修《泷冈阡表》:“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修德慎罚 修:实行。
实行德政,慎用刑罚。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20回:“且劝吴主修德慎罚,以安内为念,不当以黩武为事。”
功高德重
才德堪钦
德劭年高
弃德从贼 放弃良好的德行,从事坏人所做的事。比喻弃善从恶。 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十六年》:微二子者,楚不国矣,弃德从贼,其可保乎?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亲:亲近;辅:帮助。
指老天爷公正无私,总是帮助品德高尚的人。
《尚书・蔡仲之命》: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
损阴坏德 损:亏损。
指亏心伤德。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八回:如今有这机会,不如给他们几两银子盘费,各自去罢。当日祖宗手里都是有这例的。咱们如今损阴坏德,而且还小器。
讽德诵功 赞美、颂扬功德。 汉・焦赣《易林・节之革》:“讽德诵功,周美盛隆,奭旦辅成,光济冲人。”
仁义道德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积德累善 积累德行与善事。 西汉・司马迁《史记・韩信卢绾列传论》:“韩信、卢绾非素积德累善之世,徼一时权变,以诈力成功。”又《刘敬叔孙通列传》:“娄敬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周之先自后稷,尧封之邰,积德累善十有余世。”
醉酒饱德 感谢主人宴请的客气话。 《诗经・大雅・既醉》:“既醉以酒,既饱以德。”
德容兼备 德容:指女子的品德和容貌。
兼备:都具备。
品德和容貌都非常好。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必用心访个德容兼备的,我老爷总肯是一般相看。”
祖功宗德 指祖有功而宗有德。古代王朝尊始祖或开国之君为祖。有开创之功,其后有德之君则尊为宗。 《孔子家语・庙制》:“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谓之祖宗者,其庙皆不毁。”
以德报怨 拿恩惠报答仇恨。形容对人宽容;不仅不记仇;反而给以好处。 春秋・孔子《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歌颂功德
感恩荷德 感:感激;荷:承受。
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
宋・张孝祥《代楤得居士上相府书》:“且禄优足以仁族,事简足以养疴,使某自谋,不过如此。感恩荷德,负戴靡胜!”
材轻德薄 指才德疏浅。有时用为谦词。 宋・朱熹《论臧否所部守臣状》:“熹委是材轻德薄,不足取信,岂复更敢臧否人物。”
德薄才鲜 自谦道德修养不足,才能薄弱。
德高望重 道德好;声望大。多形容老年人为人好;有名望。 宋・司马光《辞人对小殿札子》:“臣窃惟富弼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德的成语、带德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