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德的成语
带德的四字成语(共找到233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孤恩负德 | 孤:负。 指背弃恩义,忘恩负义。 |
汉・李陵《答苏武书》:“陵虽孤恩,汉亦负德。” |
德隆望尊 | 见“德隆望重”。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
丰功硕德 | 同“丰功茂德”。 | 元・王恽《淇州创建故周府君祠碑铭》:“其丰功硕德,具载墓碑,兹不复云。” |
德言容功 | 德:妇德,品德。 言:言辞。 容:容貌。 功:女红(旧指女子所做的针线活)。 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应具备的品德。 |
《礼记・昏义》:“是以古者妇人先嫁三日……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
前人种德后人收 | 德:德行。 指上辈的人有德行,后辈的人会受到恩惠。 |
明・冯惟敏《商调・集贤宾・归田自寿》:“恰才个绕蜗居编菊篱,又报道步蟾宫折桂手,端的是前人种德后人收。” |
酒后无德 | 指醉酒之后胡言乱语或行为出路。 | 我当着你大奶奶、姑娘们替你赔个不是,担待我酒后无德罢! |
塔尖上功德 | 比喻快要完成的工作。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这是个权宜之术。贤弟须知,塔尖上功德,休得固辞。” |
导德齐礼 | 指用道德诱导,用礼教整顿,让百姓归服。 | 春秋・孔子《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为德不卒 | 卒:完毕,终了。 指没有把好事做到底。 |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公,小人也,为德不卒。” |
立功立德 | 立德:树立圣人这德;立功:建立功绩。 旧指树立德业和功绩,为民除难,全面施舍,以救济众生。 |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是立功,其次是立言,虽久不废。 |
心平德和 | 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年》: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 |
妖不胜德 | 比喻邪不压正。 | 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臣闻妖不胜德。” |
包元履德 | 元:善。 指心怀善意,行为具有高尚的品德。是古代对帝王的谀词。 |
《后汉书・梁统传》:陛下包元履德,权时拨乱。功踰文武,德侔高皇。 |
高世之德 | 高世:超出世人;德:品德。 具有超出一般人的德行。形容德行非常高尚。 |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明公以高士之德,遭阳九之会。 |
以德报怨 | 拿恩惠报答仇恨。形容对人宽容;不仅不记仇;反而给以好处。 | 春秋・孔子《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功德圆满 | 比喻举办事情圆满结束。 | 唐・陈集原《龙龛道场铭》:“更于道场之南造释迦尊像一座,遂得不日而成,功德圆满。” |
功德无量 | 功德:功业和德行;无量:无法计算。 功业和德行大得无法计算。用来称颂人的功劳、恩德非常大或做了非常有益于众人的事情。现多用来称赞做了好事。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南阳慧忠国师》:“功德无量,非口所说,非意所陈。” |
大恩大德 | 恩:恩惠;德:恩德,好处。 巨大的恩德,形容恩泽深厚。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7卷:“若非妹丈救我性命,必作异乡之鬼矣。大恩大德,将何补报!” |
为德不终 | 见“为德不卒”。 | 叶圣陶《乡里善人》:“唉,为德不终,我想起来非常之难过!” |
德以抱怨 | 德:恩德;怨:仇怨,怨恨。 以恩德回报仇怨。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刘繇传》:“知敦以厉薄,德以抱怨,收骨育孤,哀亡愍存,捐既忘之猜,保六尺之托,诚深恩重分,美名厚实也。” |
德荣兼备 | 品德贞淑而且仪容美好。旧时对女子的褒美之辞。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直待事成之后,方可与老爷得知。必用心访个德容兼备的,我老爷总肯是一般相看。 |
孝者德之本 | 孝顺是仁德的根本。与“孝为百行之本”、“百善孝为先”义同。 | 孝经开宗明义章:“夫孝者,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唐・韩愈《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其监统中贵,必材雄德茂,荣耀宠光,能俯达人情,仰喻天意者,然后为之。” |
德輶如毛 | 德轻得象羽毛一样。谓施行仁德并不困难,而在于其志向有否。 | 《诗经・大雅・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 |
厚德载物 | 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 《周易・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爱人以德 | 德:德行。 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 |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上》:“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
才德兼备 | 才:才能。 德:品德。 备:具备。 才能和品德都具备。 |
元・无名氏《娶小乔》第一折:“江东有一故友,乃鲁子敬,此人才德兼备。” |
颂德咏功 | 颂、咏:颂扬。 颂扬功绩和德行。 |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三国志・魏志・文帝纪》:鸾舆幽蔼,龙旗太常,爰迄太庙,钟鼓锽锽,颂德咏功,八佾锵锵。 |
小德出入 | 小德:小节;出入:偏离标准。 指不必严格要求的一些小节。 |
春秋・孔子《论语・子张》:“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
品德文章 | 指学问和品德。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6回:“至于品德文章,令郎自有家传。”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德的成语、带德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