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得的成语

带得的四字成语(共找到389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开卷有得 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得:收获。
打开书来看就会有收获。
晋・陶潜《与子俨等疏》:“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火得薪而炽 火上加木柴,则火烧得更猛烈。比喻处在优越的情势或地位。 新唐书元稹传:“鱼得水而游,鸟乘风而翔,火得薪而炽。”
得寸觑尺 觑:看。
参见[得寸进尺]。
吹弹得破 好象吹一吹、弹一弹就会弄破似的。形容面部的皮肤非常细嫩。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觑俺姐姐这个脸儿吹弹得破,张生有福也呵!”
得其所哉 所:处所;哉;语气词。
得到了合适的地方。
战国・孟子《孟子・万章上》:“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载!”
两得其中 中:适中。
按不同的要求认为两种相反的表现都各有道理,也都是合适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凡吊,主人哭客乃为礼,阮既不哭,君何为哭?裴曰:‘阮方外之人,故不崇礼制,我辈俗中人,故以仪轨自居。时人叹为两得其中。
动常得咎
解人难得 比喻知己难得。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安年少时,请阮光禄道《白马论》,为论以示谢,于时,谢不即解阮语,重相咨尽。阮乃叹曰:‘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得。’”
老虎屁股摸不得 比喻自以为是了不起,听不得批评意见,一触即跳。 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不许人讲话,老虎屁股摸不得,凡是采取这种态度的人,十个就有十个要失败。”
得钱卖放
得江山助 得到江河山川的帮助才能写出好的诗文。比喻好的诗文是不能脱离现实的。 北宋《新唐书・张说传》载:张善于写文章,尤长于碑志,既谪官岳州,诗多凄婉,较前为进,人谓“得江山助”。
丑媳妇总得见公婆 比喻隐藏不住,总要露相。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十六回:“丑媳妇总得要见公婆的,索性我自己招罢。”
动辄得咎 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辄:就;总是;咎:责备。
唐・韩愈《进学解》:“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得寸进尺 得到了一寸又进一步得到一尺。比喻欲望越来越大;贪心不足。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一得之见 一点点肤浅的见解。表示谦虚。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红得发紫 形容一个人走红,受重视到了过分的程度。 靳凡《公开的情书》:“她仗着出身好,业务好,红得发紫。”
钻火得冰 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法苑珠林》第69卷:“窃闻声调响顺,形直影端,未见钻火得冰,种豆得麦。”
强得易贫 谓非分之得容易失去。 叶圣陶《文心》:“结果必然不成东西,徒然使自己后悔,供人家嘲笑,这便是‘强得易贫’了。”
信手拈得
不入兽穴,安得兽子 不进野兽窝,怎能捉到小野兽。比喻不冒险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成果。 《周书・李远传》:“古人有言:‘不入兽穴,安得兽子。’若以奇兵出其不意,事或可济。”
遨翔自得 自由自在的样子。
近水楼台先得月 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由于近便而获得优先的机会。 宋・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唐,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公即荐之。”
不得其所 原指未得善终,后指没有得到适当的安顿。也指不能达到目的。 汉・荀悦《汉纪・文帝纪论》:“男女有不得其所者,因而相与歌咏,各言其情。”
得月较先 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能优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种地位或关系。 宋・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旁得香气 在一旁的人也能嗅到香味。喻指无关的人,由于条件便利,同样得到好处。 清・翟灏《通俗编・交际・旁得香气》:譬如妙香,一人卖,一人买,旁人在边,亦得香气。
鹬蚌持争,渔翁得利 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面都不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
鸟得弓藏 见“鸟尽弓藏”。 三国・魏・曹丕《煌煌京洺行》:“淮阴五刑,鸟得弓藏;保身全名,独有子房。”
得放手时须放手
志得气盈 犹志得意满。 清・李伯元《南亭笔记》卷四:“王志得气盈,不以巡抚置意中。每诣院谒巡抚,仰面视天,言如泉涌。”
凶竖得志 竖:童仆;凶竖:凶恶的小人。
凶恶的小人得行其志。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窦武传》:“当是时,凶竖得志,士大夫皆丧其气矣。”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得的成语、带得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