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徒的成语
带徒的四字成语(共找到74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徒子徒孙 | 徒弟和再传的徒弟。比喻一脉相传的人(含贬意)。 | 《花月痕》第51回:“是夜心印沐浴更衣,召集徒子徒孙。” |
老大徒伤悲 | 老大:年纪大;徒:徒然。 年老了还一事无成只好悲伤而已。 |
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夸辩之徒 | 夸:浮夸;辩:巧辩。 指说话做事不实事求是,爱虚夸强辩的人。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 |
徒费无益 | 徒劳:白费力气。 白费劲,没有一点用处或成效。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01回:“赧王出兵一番,徒费无益。” |
穴处之徒 | 穴:洞;处:居。 居住在洞穴中的人。比喻孤陋寡闻、见识浅薄的人。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魏嚣传》:“而王之将吏,群居穴处之徒。” |
木石为徒 | 徒:同类。 与树木石头为伴。指寄情山水,不问世事。 |
北宋《新唐书・柳宗元传》:“用是更乐暗默,与木石为徒,不复致意。” |
徒费唇舌 | 徒:白白地。 指白讲了一大套话,结果仍然无济于事。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八回:“九公何苦徒费唇舌,你这乡谈暂且留著,等小弟日后学会再说罢。” |
家徒壁立 | 徒:只,仅仅。 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
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
徒陈空文 | 陈:陈述。 指只说空话,并不实行。 |
汉・桓宽《盐铁论・非鞅》:“言之非难,行之为难,故贤者处实而效功,亦非徒陈空文而已。” |
乞丐之徒 | 徒:辈。 形容乞求恩宠的人。 |
《晋书・贾充传》:逮平贻厥,乃乞丐之徒,嗣恶稔之余基,纵奸邪之凶德。 |
与古为徒 | 古:古人,古代;徒:同类人。 同古人做朋友。借古讽今或推崇古人。 |
战国・宋・庄周《庄子・人间世》:“内直者与天为徒,外曲者与人为徒;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 |
往返徒劳 | 徒劳:白花力气。 来回白跑。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大夫今日见谕,公则公言之,私则私言之,不必效舌剑唇枪,徒劳往返耳。” |
不逞之徒 |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 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年》:“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皆丧田焉,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 |
不法之徒 | 对抗或违反法律的人,歹徒或逃犯,流窜或犯有暴力行为罪行的亡命之徒。 |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11回:“而今我国大清,焉有这样不法之徒?” |
前徒倒戈 | 前面的部队投降敌方,反过来打自己人。 | 《尚书・武成》:“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
徒法不行 | 徒:只。 光有好的法令,并不能自行于世。意思是法令必须要有人推行。 |
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上》: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
登徒子 | 登徒:姓。 子:男子的通称。 战国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的人物。后指代好色之徒。 |
|
徒读父书 | 徒:只。 父书:父亲之言论。 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括徒能读其父书,不知合变也。” |
徒增颜汗 | 徒:只;颜汗:脸上的汗水。 只是使人羞愧。指对过分的称赞表示不安。 |
|
徒劳往返 | 来来回回白跑。徒劳:白费力气。 |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若遣京军远涉边境,道路疲劳,未必可用,而沿途骚扰,害亦不细,倘至彼而虏已退,则徒劳往返耳。” |
高阳酒徒 | 高阳:古乡名,在今河南杞县西南。 秦末郦其食即此乡人,对刘邦自称“高阳酒徒”。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
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 |
耳食之徒 | 指全凭道听途说,人云亦云的人。 | 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
名师出高徒 | 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 | 钱钟书《围城》:“顾先生摇头道:‘唉!名师出高徒,名师出高徒。” |
徒呼负负 | 负负,非常惭愧。全句是说无能为力,只能说声惭愧。与“心有余而力不足”义近。 | 后汉书张步传:“负负无可言者。”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 《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烟波钓徒 | 烟波:水波渺茫,看远处有如烟雾笼罩;钓:钓鱼。 旧指隐逸于渔的人。 |
北宋《新唐书・张志和传》:“以亲既丧,不复仕,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 |
实繁有徒 | 实:实在;繁:多;徒:徒众,群众。 实在有不少这样的人。 |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郑书》有之:‘恶直丑正,实蕃有徒。’” |
笞杖徒流 | 笞:鞭打;杖:棒打;徒:徒刑;流:流放。 指古代的四种刑罚。 |
元・乔孟符《金钱记》第三折:“本是些风花雪月,都做了笞杖徒流。” |
实蕃有徒 | 见“实繁有徒”。 |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恶直丑正,实蕃有徒。” |
被发徒跣 | 徒跣:赤脚步行。 披散头发,赤脚走路。形容悲痛到极点。 |
《魏书・徒何慕容廆传》:“及葬,熙被发徒跣步从。”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徒的成语、带徒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