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归的成语
带归的四字成语(共找到208条成语)
|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 闲话休题,书归正传 | 题:通“提”,提说。 指不要紧的话不必说了,还是回到正题上来。 |
鲁迅《呐喊・阿Q正传》:“便从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所谓‘闲话休题,书归正传’这一句套话里,取出‘正传’两个字来,作为名目。” |
| 解组归田 | 解:脱去;组:古代绑印的绶;解组:解下印绶辞官。 辞掉官职,归老田园。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8回:“只消婆婆亲写一书,说爹爹因富贵已极,欲解组归田,而意不能决,必得舅公一劝,同为五湖之游。” |
| 归老林泉 | 林泉:山林泉石胜境。 指回到幽雅处所,度过晚年。 |
明・周楫《西湖二集・愚郡守玉殿生春》:“赵雄因见满朝之人都生忌妒,遂上表辞朝而回,归老林泉。” |
| 物归原主 | 把东西归还原来的主人。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他不生儿女,就过继着你家儿子,承领了这家私,物归旧主,岂非天意。” |
| 叶落归秋 | 树叶在秋天飘落。比喻事物有一定归宿。 | 元・贯云石《斗鹌鹑・佳偶》曲:“美眷爱,俏伴侣。叶落归秋,花生满路。” |
| 临难如归 | 归:返回。 形容面对危难而不畏生死。 |
《魏书・节义传序》:“至于轻生蹈节,临难如归,杀身成仁,死而无悔。” |
| 完归赵璧 | ||
| 率土归心 | 率土:四海之內。 指天下归心。同“率土宅心”。 |
《北齐书・文宣帝纪》:“故百僚师师,朝无秕政,网疏泽洽,率土归心。” |
| 同归殊涂 | 语出《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原谓天下万事初虽异,然终究同归于一。后泛指途径不同而结果相同。 |
语出《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
| 认祖归宗 | ①寻认祖先,并归还本宗。②喻指回归故土。 |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我只为认祖归宗,迟眠早起,登山涉水,甫能勾到庭帏。” |
| 矫邪归正 | 矫邪:纠正邪恶、邪念;归正:归于正路。 改正错误,走上正道。 |
《晋书・吕光等载记论》:“向使矫邪归正,革伪为忠,……则燕秦之地可定,桓文之功可立。” |
| 纵虎归山 | 把老虎放回深山。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纵:放;释放。 |
晋・陈寿《三国志・刘巴传》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贤传》:“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 |
| 久客思归 | 久客:长期客居在外。 指长期客居在外,想回归故乡。 |
汉・焦延寿《易林》卷一:久客无依,思归我乡。 |
| 天命有归 | 天命:上天的意志;归:归宿。 上天所安排的归宿。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三回:“三分天下,周土已得二分,可见天命有归,岂是人为。” |
|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 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
先秦・孙武《孙子・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
| 满载而归 | 满:满满地;载:装载;归:返回。 东西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极丰富。也作“捆载而归”或“满车而归”。 |
宋・倪思《经鉏堂杂志》:“里有善干谒者,徒有而出,满载而归,里人无不羡之。” |
| 血本无归 | ||
| 归正守丘 | 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 《礼记・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 |
| 归真反璞 | 归:返回;真:天然,自然;璞:蕴藏有玉的石头,也指未雕琢的玉。 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 |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
| 责有所归 | 谓责任有所归属。 | 明・王守仁《行江西布按二司看守宁府库藏》:“二司掌印官并该道分巡官,不时巡视闸点,毋得视常虚应故事,傥致疏失,责有所归。” |
| 庄舄思归 | 庄舄:战国时越国人。 庄舄期望回归故里。形容不忘故国。 |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越人庄舄仕楚执珪,有顷而病。楚王曰:‘舄,故越之鄙细人也,今仕楚执珪,贵富矣,亦思越不?’中谢对曰:‘凡人之思故,在其病也。彼思越则越声,不思越则楚声。’ |
| 实至名归 | 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归:到来。 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5回:“敦伦修行,终受当事之知;实至名归,反作终身之玷。” |
| 殊途同归 | 殊:不同的。 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
《周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
| 叶归根 | ||
| 败兴而归 | 败兴:遇到和想象不一致的事而情绪低落。 扫兴地归来。也作“败兴而返”。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各军士未及领赏,草草而散。正是:乘兴而来,败兴而返。” |
| 老女归宗 | 归宗:回家探亲。 出嫁的妇女由于被遗弃或其他原因返回娘家。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2回:“巫氏嚷道:‘你就办我个老女归宗。’” |
| 异途同归 |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 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
西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五帝三王,殊事而同指,异路而同归。” |
| 久假不归 | 假:借;归:归还。 本指长期借用一直不归还。后指长期告假不回来。 |
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
|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 兴:兴致,兴趣。 趁着兴致来到,结果很扫兴的回去。 |
《晋书・王徽之传》:“人问其故,徽之曰:‘本乘兴而来,兴尽而反,何必见安道邪?’” |
| 天命攸归 | 天命:上天的意志。 攸:所。 归:归宿。 旧指上天预先安排好的归宿。因常指改朝换代,将有新君主出现。亦作“天命有归”。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归的成语、带归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