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归的成语
带归的四字成语(共找到208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庄舄思归 | 庄舄:战国时越国人。 庄舄期望回归故里。形容不忘故国。 |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越人庄舄仕楚执珪,有顷而病。楚王曰:‘舄,故越之鄙细人也,今仕楚执珪,贵富矣,亦思越不?’中谢对曰:‘凡人之思故,在其病也。彼思越则越声,不思越则楚声。’ |
同归于尽 | 一同走向死亡或共同毁灭。归:走向;尽:灭亡。 |
战国・郑 列御寇《列子・王瑞》:“天地终乎?与我偕终”卢重玄解:“大小虽殊,同归于尽耳。” |
归之若流 | 归附好似流水之汇流大海。比喻人心所向。 |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德行教训,加于诸侯;慈爱利泽,加于百姓。故海内归之若流水。 |
归正反本 | 归:回返;反:返回。 返归于根本之源。 |
晋・陈寿《三国志・马超传》:“海内怨愤,归正反本,暨于氐、羌率服,獯鬻幕义。” |
宾至如归 | 宾:来宾;客人;至:到;归:回家。 客人来到这里;就如同回到自己家一样。形容旅店、饭店等招待周到;起居饮食舒适;来客感到满意。 |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 |
归师勿掩,穷寇勿追 | 掩:乘人不备进行袭击。 不能袭击撤退的军队,也不能追杀走投无路的敌人。指特定情况下要防止敌人拼死反击,以免不测的牺牲。 |
《孙子・军事》:“归师勿遏,师必阙,穷寇勿追。” |
衮衣西归 | 衮衣:古代君王穿的礼服;西:向西;归:回来。 立下赫赫战功,官拜高位回来。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新政俟才,宜速铨补,俟东方化洽,当衮衣西归。” |
殊路同归 | 同“殊涂同归”。 | 汉・桓宽《盐铁论・利议》:“诸生对册,殊路同归。指在于崇礼义,退财利,复往古之道,匡当世之失。” |
久客思归 | 久客:长期客居在外。 指长期客居在外,想回归故乡。 |
汉・焦延寿《易林》卷一:久客无依,思归我乡。 |
改邪归正 | 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指不再做坏事。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今可舍邪归正以入佛乘。” |
穷鸟归人 | 无处可飞的鸟被迫投入人的怀抱。比喻因处境艰难而投靠别人。 | 《魏书・张普惠传》:“夫穷鸟归人,尚或兴恻。” |
去邪归正 | 指去掉邪恶,归于正道。 | 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后主传》:“五年春,丞相亮出屯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载后主刘禅诏曰:“有能弃邪从正,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国有常典,封宠大小,各有品限。” |
涓滴归公 | 涓滴: 小水点; 比喻极小或极少的东西。 非所应得的东西; 虽然极少极微; 都要缴公; 自己绝不侵占。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3回:“真正是涓滴归公,一丝一毫不敢乱用。” |
物望所归 | 物:指人,公众;物望:众人的希望。 形容众人所期望的。指得到群众的信任。 |
《旧五代史・末帝纪》:郢王杀君害父,篡居大位,宫中荒淫,靡所不至。洛下人情已去,东京物望所归,公若因而成之,则有辅立之功,讨贼之效。 |
归邪返正 | 返:回归。 指改正错误,返回正确道路。 |
唐・韦表微《麟台碑铭》:“周虽不纲,孔实嗣圣,《诗》《书》载删,《礼》《乐》大定,惩恶劝善,归邪返正。” |
归华别业 | 华:花。 花已落下,叶已离枝。形容秋风过后,花木凋零。 |
南朝・宋・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归华先委露,别叶早辞风。 |
水落归漕 | 汛期过后,水位下降,河水流入了河槽。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6回:“今日听了这些话,心里方才水落归漕,倒也喜欢。” |
返老归童 | 见“返老还童”。 | 《云笈七签》卷六九:“第二返砂,服之一两,即体和神清,返老归童。” |
早出晚归 | 早晨出动,晚上归来。 | 《战国策・齐策六》:“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 |
入宝山空手归 | 进入藏有珍宝的山中,却一无所获,空手而回。比喻身在佳境而不好好利用。又作“宝山空归”。 | 正法念经:“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宝山空手归。” |
殊途同归 | 殊:不同的。 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
《周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
众流归海 | 大小河流同归于海。比喻众多分散的事物汇集于一处。 | 唐・杜甫《长江》诗之二:“众流归海意,万国奉君心。” |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 | 指树虽然高达千丈,但落叶还是要回到根里。比喻离开故乡多时,最后还是要返回故里。 | 《老子》第十六章:“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
率土归心 | 率土:四海之內。 指天下归心。同“率土宅心”。 |
《北齐书・文宣帝纪》:“故百僚师师,朝无秕政,网疏泽洽,率土归心。” |
凯旋而归 | 打仗得胜后返回。 | 李晓明《平原枪声》:“等把鬼子打走了,你们凯旋归来,我带领乡亲们到十里开外去迎接。” |
天命有归 | 天命:上天的意志;归:归宿。 上天所安排的归宿。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三回:“三分天下,周土已得二分,可见天命有归,岂是人为。” |
弃逆归顺 | 谓脱离叛军而归顺朝廷。 | 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自然相率弃逆归顺。” |
归老田间 | 指回到幽雅处所,度过晚年。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回:“我明日即行辞职,还是归老田间罢。” |
欲谁归罪 | 将要归罪于谁呢?。 | |
解组归田 | 解:脱去;组:古代绑印的绶;解组:解下印绶辞官。 辞掉官职,归老田园。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8回:“只消婆婆亲写一书,说爹爹因富贵已极,欲解组归田,而意不能决,必得舅公一劝,同为五湖之游。”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归的成语、带归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