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序的成语

带序的四字成语(共找到22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贯鱼之序 见“贯鱼之次”。
肩从齿序 并肩相从,依年齿以序长幼。谓僚友交游。 宋・欧阳修《与员外书》:“修本愚无似,固不足希执友之游;然而群居平日,幸得肩从齿序,跪拜起居,窃兄弟行。”
雁序之情 雁序:指雁飞时有序的行列,引申为兄弟。
比喻兄弟之情。
唐・苏鹗《杜阳杂记》卷中:以涯执相权,遂跨蹇驴至京师索米,僦舍经三十余日,始得一见涯于门屏,所望不过一簿尉耳。涯潦倒无雁序之情。
孝经起序 比喻遇事左右为难,颇感棘手。 《阳春白雪・小令・寿阳曲》:“泪点多如秋夜雨,烦恼如《孝经》起序。”
春秋积序 春秋:指时间、年龄。
年龄一年又一年的累积增加。
唐・李朝威《柳毅传》:以其春秋积序,容状不衰。
平铺直序 铺:铺陈。
序:叙述。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不加修饰按顺序直接地叙述。也形容说话或写文章平淡乏味,重点不突出。亦作“平铺直叙”。
清・钱谦益《读苏长公文》:“吾读子瞻《司马温公行状》之类,平铺直序,以为古今未有此体。”
雁行有序 雁行:指雁飞时有序的行列,引申为兄弟。
指兄长弟幼,年龄有序,如同雁之依行而有次序。
《诗经・郑风・大叔于田》:“两服上襄,两骖雁行。”《礼记・王制》:“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汉・应劭《汉官仪》:典职杨乔纠羊柔曰:柔知丞郎,雁行有序。
循序渐进 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循:按照;序:次序;渐:逐渐。
春秋・孔子《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鹭序鹓行 见“鹭序鸳行”。 明・郑须德《真傀儡》:“这须是野鸥席上,又不比鹭序鹓行。”
尊卑有序 尊:地位或辈分高,与“卑”相对;序:次第。
指尊卑之间有严格的顺序。
西汉・戴圣《礼记・乐记下》:“所以示后世有尊卑长幼之序也。”
鹓班鹭序 鹓、鹭:两种鸟,鹅和鹭飞行有序。
比喻百官朝见时秩序井然。
清・孔尚任《桃花扇・哄丁》:“北面并臣肩,共事春丁荣典,趋跑环佩,鹓班鹭序。”
鹭序鸳行 白鹭、鸳鸯群飞有序。比喻百官上朝时的行列。 元・高明《琵琶记・伯皆思家》:“悲伤,鹭序鸳行,怎如乌鸟反哺能终养?”
秩序井然 井然:形容整齐。
仔细整理或安排好的有序场面。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7回:“只好抹桌另起从头写来,方才有头有绪,秩序井然。”
忙中有序 充:秩序,引申为条理。
工作很多或事情很急,但仍能做得很有条理。
井井有序 有条理,有秩序。 骆宾基《乡亲——康天刚》:“一切都是井井有序,和往常一样。”
井然有序 井然:整整齐齐的样子。
有条理;有次序;整齐不乱。
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以制产、重农、救荒分三事……井然有序。”
岁序更新 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
长幼有序 指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的先后尊卑。同“长幼有叙”。 《荀子・君子篇》:“故尚贤使能,则主尊下安;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流;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
杂乱无序 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其为言也,杂乱而无章。”
千头万序 见“千头万绪”。 《敦煌变文集・无常经讲经文》:“火宅驱牵常煎炒,千头万序何时了。”
言之有序 说话和写文章很有条理。 《周易・艮》:“言有序,悔亡。”
昭穆伦序 昭穆: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始祖居中,二、四、六世居左称昭,三、五、七世居右称穆;伦序:伦常次序。
泛指家族辈分。
《周礼・春官・冢人》:“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序的成语、带序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