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床的成语
带床的四字成语(共找到71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缠绵床褥 | 缠绵:纠缠不已,无法解脱。 形容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也指沉溺于男女之事。 |
元《宋史・十八朝演义》第二十回:“偏李妃生起病来,缠绵床褥,一病不起,竟尔去世。 |
床笫之私 | 笫:竹编的床席。 床笫:床铺。 指闺房之内或夫妇间的私话、私事。 |
汉・孔鲋《孔丛子・答问》:“凡若晋侯骊姬床笫之私,房中之事,不得掩焉!” |
鸡骨支床 | 原意是因亲丧悲痛过度而消瘦疲惫在床席之上。后用来比喻在父母丧中能尽孝道。也形容十分消瘦。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和峤同时遭打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 |
架屋叠床 | 屋上架屋,床上叠床。比喻重复累赘。 | 明・焦竑《焦氏笔乘续集・俗书之误》:“架屋叠床,触目皆是。” |
剥床以肤 | 剥:六十四卦之一,指伤害;床:卧具。 损害到肌肤。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 |
《周易・剥》:“剥床以肤,凶。” |
东床客 | 同“东床坦腹”。唐 刘长卿《登迁仁楼酬子婿李穆》诗:“赖有东床客,池塘免寂寥。 ”。 |
|
坐床撒帐 | ||
同床异梦 | 睡在一张床上;做着不同的梦。原指夫妻感情不和。比喻同作一件事;各有各的打算。 | 宋・陈亮《与朱元晦秘书书・乙巳春书之一》:“同床各做梦,周公且不能学得,何必一一说到孔明哉!” |
坦腹东床 | 旧作女婿的美称。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或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
床上迭床 | 同“床上施床”。 | |
重床迭架 | 比喻重复繁多。 | |
龟冷搘床 | 比喻壮志未酬,蛰居待时。 | 西汉・司马迁《史记・龟策列传褚少孙论》:“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行二十余岁,老人死,移床,龟尚生不死。” |
踏床啮鼻 | 啮:咬。 踏上床去咬自己的鼻子。形容强词夺理,力图狡辩。 |
《笑林》:“甲曰:‘他踏床子就啮之。’” |
架屋迭床 | 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複,递相模学,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
同床各梦 | 比喻共同生活或共做一事而各有打算。 | 宋・陈亮《与朱元晦秘书书・乙巳春书之一》:“同床各做梦,周公且不能学得,何必一一说到孔明哉!” |
床下牛斗 | 听到床下蚂蚁动,误以为牛在相斗。形容体衰耳聪,极度过敏。 | 《晋书・殷仲堪传》:“仲堪父尝患耳聪,闻床下蚁动,谓之牛斗。” |
对床听语 | 两人夜间对床共语。 | 宋・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 |
捉奸见床 | 奸:通奸。 捉拿奸情,必须发现在床上确有奸情。 |
明・汤显祖《牡丹亭・硬拷》:“谁是贼?老大人拿贼见赃,不曾捉奸见床来!” |
连床各㝱 | ||
重床迭屋 | 见“重床迭架”。 | |
床下安床 | 比喻无谓之重复。同“床上施床”。 |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九:“[邵雍]平生不为训解之学,尝曰:‘经意自明,苦人不知耳。屋下盖屋,床下安床,滋惑矣。’” |
倒枕搥床 | 烦躁,无奈,气愤或悲痛的样子。形容辗转难以入睡。同“捣枕槌床”。 | 元・陈子厚《醉花阴・宝钏松金髻云亸套》曲:着我倒枕搥床怎生卧,到二三更暖不温和,连这没人情的被窝儿也奚落我! |
联床风雨 | 指朋友或兄弟相聚,倾心交谈。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忆昔联床风雨,叹今彼各天涯。 |
对床风雨 | 同“对床夜雨”。 | 苏曼殊《致刘三书》:“回忆秣陵半载,对床风雨,受教无量,而今安可得耶?” |
卧床不起 | 病卧床上,不能起来。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吴主孙休,闻司马炎已篡魏,知其必将伐吴,忧虑成疾,卧床不起。” |
插烛板床 | 指用木头做成的极简陋的蜡烛插架。形容生活作风廉洁朴素。 | 唐・李延寿《南史・傅昭传》:傅昭为中书通事舍人时,居此职者皆权权倾天下,昭独廉静,无所干豫,器服率陋,身安粗粝,常插烛板床,明帝闻之,赐漆盒烛盘。 |
迭床架屋 | 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複,递相模学,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
对床夜语 | 两人夜间对床共语。 | 宋・张元幹《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词:“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 |
床上安床 | 比喻不必要的重叠。 | 南朝・陈 姚最《续画品・毛棱》:“善于布置,略不烦草。若比方诸父,则床上安床。” |
坦东床腹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床的成语、带床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