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帚的成语

带帚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6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千金敝帚 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微贱,却是十分珍贵的。 宋・苏轼《次韵秦观秀才将入京应举》诗:“千金敝帚那堪换,我亦淹留岂长算。”
谇帚德锄 汉贾谊《治安策》:“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
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后以“谇帚德锄”形容风俗败坏,不仁爱。
汉・贾谊《治安策》:“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
享帚自珍 语出《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比喻物虽微劣,而自视为宝。
语出《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丢下耙儿弄扫帚 放下这样,又做那样。比喻事情总做不完。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7回:“上上下下,那不是他操心?你一个媳妇,虽然帮着,也是天天‘丢下耙儿弄扫帚’。”
弊帚自珍 对自家的破旧扫帚,也看作很珍贵。比喻对己物的珍视。 宋・陆游《秋思》诗:“遗簪见取终安用,弊帚虽微亦自珍。”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敝帚:破扫帚。
享:供奉。
自家的破扫帚被认为价值千金。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倍觉珍贵。有时用于自谦。
汉・班固《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帝闻之,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
弊帚千金 对自家的破旧扫帚,也看成价值千金。比喻对己物的珍视。弊,一本作“敝”。 语出《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帝闻之,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
敝帚千金 敝:破旧;敝帚:破旧的扫帚。
自己的破扫帚;却看成价值千金的宝贝。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十分爱惜。
汉・刘珍《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
扫帚星 彗星。骂被认为带来灾祸的人。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7回:“你这个小贱人,命带扫帚星!进门不到一年,先扫死了丈夫,再把公公的差使扫掉了。”
敝帚自珍 敝:破的;坏了;珍:爱惜。
把自己家的破扫帚看成价值千金的宝贝;很爱惜。比喻东西虽差;自己却非常珍惜。
宋・陆游《秋思》:“遗簪见取终安用,弊帚虽微亦自珍。”
箕帚之使 持箕帚,以供扫除之役。借作己妻之谦称。 《韩诗外传》卷九:“楚庄王使使赍金百斤聘北郭先生,先生曰:‘臣有箕帚之使,愿入计之。’”
敝帚自享 犹言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书刘文清后》:“唯余事斯,素有微契,而敝帚自享,从无连篇累牍之作。”
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弊帚:破扫帚;享:供奉。
自家的破扫帚被认为价值千金。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倍觉珍贵。有时用于自谦。
汉・班固《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帝闻之,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弊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
阋墙谇帚 谓家庭内部争吵不和。谇帚,指妇女吵骂。 梁启超《新民说》:“若是者,虽未见其阋墙谇帚,我知其家必不治。”
言帚忘笤 帚:扫帚;笤:条笤。
说扫帚忘条笤。形容人健忘。
宋・陈善《扪虱新话》:世尊在日,有比丘钝根,无多闻性,佛令诵笤帚二字,旦夕诵之,言笤则已忘帚,言帚则又忘笤。
千金弊帚 比喻东西虽然微贱,却十分珍惜重视。 宋・苏轼《次韵秦观……将入京应举》诗:“千金弊帚那堪换,我亦淹留岂长算。”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帚的成语、带帚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