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巧的成语

带巧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21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巧舌如簧 舌头灵巧得像乐器里发声的簧片一样。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巧逾造化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直:正直;屈:理亏;巧:灵巧;拙:笨拙。
很正直的人表面好像枉屈,很灵巧的人表面好像笨拙。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45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小巧别致 体积小而手工精细,式样新奇。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进入三层仪门,果见正房厢庑游廊,悉皆小巧别致,不似方才那边轩峻壮丽,且院中随处之树木山石皆在。
口巧手拙 巧:灵巧;拙:笨拙。
光是嘴上能说,动手能力相当差。
刻楮功巧 楮:一种树木。
比喻技艺巧妙高超。
《韩非子・喻老》: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
雕虫小巧 犹言雕虫小技。 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张祜》:“祜雕虫小巧,壮夫不为。”
说得轻巧 说起来很简单容易。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一章:“你不要吃灯草灰,说得轻巧,你脚跟前还有几张嘴张着等着喂呢!”
良工巧匠 良工:手艺精良的工人;巧匠:技艺精巧的匠人。
指技艺高超的工匠。
《吕氏春秋・慎大览・不广》:“齐之东鄙人有常致苦者……不知致苦,卒为齐国良工,泽及子孙。”
百巧千穷 指有才能者境遇反而不好。 宋・陈师道《早起》诗:“有家无食违高枕,百巧千穷只短檠。”
弄巧呈乖 呈:显示;乖:机警。
指卖弄乖巧,耍小聪明。
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你若是弄巧呈乖,我着你须臾间除鳞切尾。”
巧拙有素 巧:精巧;拙:笨拙;素:本来的。
精巧和笨拙就有所不同,是天赋素养造成的。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利口巧辞 利口:锋利的口才;巧辞:善于言辞。
形容能言善辩。
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贡利口巧辞。
巧夺造化 造化:原指自然的创造者,此指自然。
参见[巧夺天工]。
弄巧成拙 弄:卖弄;耍弄;巧:灵巧;拙:愚笨。
本想卖弄聪明;做得好些;结果却做了蠢事或把事情弄糟。
宋・黄庭坚《拙轩颂》:“弄巧成拙,为蛇画足。”
灵心巧手 心思灵敏,手艺巧妙。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二十八回:蓬莱阆苑,不过如此,众妃子灵心巧手,直夺造化,真一大快事也。
巧作名目 巧立名目。 宋・苏轼《论役法差雇利害起请画一状》:“今来计会六色人户故免役钱,正与添钱无异,虽巧作名目,其实一般。”
穷工极巧 穷:极。
形容十分精巧。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于葛岭起建楼台亭榭,穷工极巧。”
深文巧劾 深文:制定或援用法律条文苛细严峻;劾:揭发罪状。
以巧妙手段,罗织罪名,陷人于罪。
《周书・苏绰传》:“今之从政者不然。深文巧劾,宁致善人于法,不免有罪于刑。”
巧诈不如拙诚 奸巧的虚伪不如笨拙的诚实。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林》:“故曰: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
玲珑小巧 玲珑:精巧细致;小巧:细小而灵巧。
形容东西小而精致。
秦牧《粗犷与细腻》:“而这一切,又使草虫显得更加玲珑小巧了。”
巧发奇中 发:射箭,比喻发言。
形容善于乘机发表意见,后能为事实所证实。
西汉・司马迁《史记・孝武本纪》:“少君资好方,善为巧发奇中。”
竞新斗巧 竞、斗:比赛争胜。
比新奇,赛巧妙。
巧言花语
搜神夺巧 搜:搜索;神:神奇。
多指园林景致非常精妙。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七回:有趣,有趣,真搜神夺巧之至。
巧取豪夺 巧取:耍弄各种花招骗取;豪夺:仗势强占。
耍花招骗取;用强硬手段夺得。指用各种不正当的办法夺取财物。
宋・苏轼《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怪君何处得此本,上有桓玄寒具油;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轻轻巧巧 轻便灵巧,简单容易。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5回:“却说铁公子在西山读书,待到秋闱,真是才高如拾芥,轻轻巧巧,中了一名举人。”
巧不若拙 拙:笨拙。
有时巧捷不如笨拙。
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事有所至,而巧不若拙。”
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大匠:指在某方面造诣高的人;巧:灵巧。
高明的匠人只能教人规矩,不能使人心灵手巧。指必须要主观努力,不能单依靠客观条件。
战国・孟子《孟子・尽心》:“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巧若生成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巧的成语、带巧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