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岳的成语

带岳的四字成语(共找到21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负山戴岳 负:背负;戴:头顶。
背负高大的山岳。比喻肩负重任。
《周书・晋荡公护传》:“生死肉骨,岂过今恩,负山戴岳,未足胜荷。”
砺岳盟河 同“砺带河山”。 宋・王禹偁《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夷凶勘难,尔既立于殊庸;砺岳盟河,予岂忘于丰报。”
崧生岳降 《诗·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
”毛传:“山大而高曰崧;岳,四岳也……岳降神灵和气,以生申甫之大功。
”申,申伯;甫,甫侯,都是周宣王舅父,周朝重臣,相传是古四岳后裔。后以“崧生岳降”称出身高贵的大臣,或喻天赋特异者。
《诗经・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毛传:“山大而高曰崧;岳,四岳也……岳降神灵和气,以生申甫之大功。”申,申伯;甫,甫侯,都是周宣王舅父,周朝重臣,相传是古四岳后裔。
岳岳荦荦 卓绝貌。 梁启超《论自由》:“吾常见有少年岳岳荦荦之士,志愿才气,皆可以开拓千古,推倒一时。”
恩同山岳 犹恩重如山。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梅女》:“萍水之人,何敢遽以重务浼君子。但泉下搞骸,舌不得缩,索不得除,求断屋梁而焚之,恩同山岳矣。”
渊渟岳立 见“渊渟岳峙”。 晋・葛洪《抱朴子・名实》:“执经衡门,渊渟岳立,宁洁身以守滞,耻胁肩以苟合。”
四山五岳 泛指四面八方各个地区。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3回:“引一千余军马,尽是七长八短汉,四山五岳人。”
岳岳磊磊 卓立不群。 陈衍《元诗纪事・青城行》:“其大节岳岳磊磊,在人耳目,虽耕夫贩妇,牛童马走,共能称道者。”
渊渟岳峙 喻人品德如渊水深沉,如高山耸立。 晋・石崇《楚妃叹》诗:“矫矫庄王,渊渟岳峙。”
狩岳巡方 谓帝王巡狩方岳。 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中》:“观风省俗,哲后弘规;狩岳巡方,明王盛轨。”
岳峙渊渟 见“岳镇渊渟”。 南朝・梁・萧纶《隐居贞白先生陶君碑》“行仁蹈义,岳峙渊渟。”
三山五岳 泛指名山;也指各地。 清・曹寅《舟中望惠山举酒调培山》:“三山五岳渺何许?云烟汗漫空竛竮。”
福如山岳 岳:高大的山。
形容福气像山一样高。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25卷:“若帝王求道,寿齐三光,千变万化,坐民立亡;福如山岳,为人重爱,修道之者,白日升天。”
嵩生岳降 嵩:指嵩山;岳:高大的山;降:降生。
比喻大人物的出生。
《诗经・大雅・嵩高》:“嵩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
山岳崩颓 山岳:高大的山;崩颓:倒塌。
比喻王朝覆亡。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山岳崩颓,既覆危亡之运。
海岳高深 海:大海;岳:高山。
像大海一样深,像山岳那样高。
唐・窦氏《述书赋》上:由道究千变而得一,乘薄俗而居老,如海岳高深,青分孤岛。
摇山振岳 岳:高大的山。
把高山都振动了。形容气势很大。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一直到了宁国府前,只见府门大开,两边灯火,照如白昼。乱烘烘人来人往,里面哭声摇山振岳。
责重山岳 山岳:大山。
责任之重如大山。形容责任重大。
南朝・梁・任后《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臣知不惬,物谁谓宜,但命轻鸿毛,责重山岳。”
嵩岳降神
岳镇渊渟 岳,亦写作“岳”。谓如山岳屹立,如渊水停滞。本用以形容军队稳定,不可动摇。《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尔乃回舆驻罕,岳镇渊渟
”李善注:“《孙子兵法》曰:‘其镇如山,其渟如渊。
’”亦作“岳峙渊渟”。后多用以形容人坚定沉着。
《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尔乃回舆驻罕,岳镇渊渟。”李善注:“《孙子兵法》曰:‘其镇如山,其渟如渊。’”
川渟岳峙 谓水止不流,山高矗立。比喻人的凝重庄严。川,本作“渊”,因避唐高祖李渊讳改。 《晋书・隐逸传序》:“玉辉冰洁,川渟岳峙,修至乐之道,固无疆之休。”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岳的成语、带岳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