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履的成语
带履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07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杖履相从 | 指追随左右。 | 宋苏轼《和贫士>》之七:“门生与儿子,杖履聊相从。” |
鸣玉曳履 | 佩玉饰曳丝履。谓获高官厚禄。 | 北宋《新唐书・马周传》:“今超授高爵,与外廷朝会,驺竖倡子,鸣玉曳履,臣窃耻之。” |
戴天履地 | 戴:顶着天;履:踏,踩着。 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比喻恩德深广,如天高地厚。 |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五年》“晋大夫三拜稽首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为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风。’”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 经过瓜田,不可弯腰提鞋;经过李树下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 三国・魏 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
如履如临 | 《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后以“如履如临”形容做事极为小心谨慎。 |
《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截趾适履 | 脚大鞋小,切断脚趾去适应鞋子的大小。比喻勉强凑合或无原则的迁就。 | 刘师培《古书疑义举例>补》:“若强为之解,徒见其截趾适履耳。” |
蹈仁履义 | 遵循仁义之道。 | 《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论安老爷这个人蹈仁履义,折矩周规,不得不谓之醇儒。” |
履常蹈故 | 指因袭保守,不求建树。 | 《后汉书・仲长统传》:又中世之选三公也,务于清箻谨慎,循常习故者。 |
郑人实履 | 郑人:春秋时期郑国人。 履:鞋。 郑国人买鞋。比喻只相信书本,不相信客观实际。多用以讽刺教条主义者。 |
|
履霜知冰 | 比喻见事物的征兆可预知其严重后果。 | 东汉・王充《论衡・谴告》:“履霜以知坚冰必至,天之道也。” |
戴清履浊 | 犹戴天履地。清指天,浊指地。 | 五代十国・前蜀・杜光庭《都监将军周天醮词》:“伏念戴清履浊,寓世立身,事主奉亲,自家刑国,虽忠贞励节,勤瘁在公,而休祉难臻,愆违易集。” |
削足适履 | 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合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迁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适:适应;履:鞋。 |
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骨肉相爱,谗贼间之,而父子相危。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
登锋履刃 | 踩踏刀剑的锋刃。比喻冲锋陷阵在最前头。 | 《后汉书・袁绍传》:“又臣所上将校,率皆清英宿德,令名显达,登锋履刃,死者过半。” |
临深履冰 | 面临深渊,脚踩薄冰。比喻谨慎戒惧。 | 晋・葛洪《抱朴子・君道》:“诚能事过乎俭,临深履冰,居安不忘乘奔之戒,处存不废虑亡之惧。” |
如履平地 | 履:踩。 像走在平地上一样。比喻从事某项活动十分顺利。 |
唐・裴铏《周邯》:“因夷人卖奴,年十四五,视其貌甚慧黠。言善入水,如履平地。” |
郑人买履 | 履:鞋。 形容有的人脱离实际;只按教条办事。 |
先秦・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
屣履造门 | 屣履:拖着鞋子走路;造:往。 拖着未穿好的鞋登门拜访。形容急于会见的匆忙样子。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玄传》:“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门,告高密县为玄特立一乡。” |
削足就履 | ||
截趾適履 | 犹削足适履。比喻本末倒置或勉强凑合。 | |
不衫不履 | 衫:上衣;履:鞋子。 不着上衣;不穿鞋子;衣着不整齐。引申指居住条件或饮食设备简陋。也比喻洒脱;疏放;毫无拘束之态。多指人的举止或诗文、字画的风格。 |
五代十国・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既而太宗至,不衫不履,裼裘而来,神气扬扬,貌与常异。” |
履汤蹈火 | 身入汤火。喻处苦难之境。 | 《旧五代史・晋书・重俊传》:“复御家不法,其奴仆若履汤蹈火,忤其意者,或鞭之,或刃之。” |
步履如飞 | 形容行进很快。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45回:“那道人步履如飞,一直往西去了。” |
孤履危行 | 谓行为孤高独特。 | 明・李东阳《冰玉斋记》:“若明仲者,雄谈博辩而人不以为狂,志高远虑而人不以为迂,孤履危行而人不以为异。” |
剑履上殿 | 剑:刀剑;履:泛指鞋。 古代皇帝允许功臣带刀剑与穿鞋上殿作为恩宠。形容待遇优异。 |
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于是乃令萧何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
操履无玷 | 操履:操行;玷:白玉上的污点。 操守洁白,没有一点污点。 |
《抱朴子・博喻》:洁操履之拘苦者,所以全拔萃之业。 |
监市履猯 | 比喻善于体察事物。 | 战国・庄子《庄子・知北游》: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猯也,每下愈况。王先谦集解引李颐曰‘市魁履豕,履其股脚猯难肥处,故知豕肥耳。 |
登高履危 | 比喻诚惶诚恐。 | 《淮南子・原道训》:“登高临下,无失所秉,履危行险,无忘玄伏,能存之此,其德不亏。” |
履霜之戒 | 走在霜上知道结冰的时候快要到来。比喻看到眼前的迹象而对未来提高警惕。 | 清・何琇《樵香小记》:“乱臣既得兵权,遂肇弑逆,圣人用示履霜之戒。” |
章甫荐履 | 冠被垫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颠倒。 | 《文选・贾谊屈原文>》:“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 |
冠履倒置 |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第22卷:“明宗之于强藩已多所包容,不能制驭矣。至石晋尤甚,几有冠履倒置之势。”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履的成语、带履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