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履的成语
带履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07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席履丰厚 | 见“席丰履厚”。 | 清・冯桂芬《薄斐君遗文序》:“君少颖悟,美风仪,席履丰厚。” |
据义履方 | 根据正道立身行事。 | 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许由,字武仲,阳城槐里人也。为人据义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 |
屣履出迎 | ||
截趾適履 | 犹削足适履。比喻本末倒置或勉强凑合。 | |
削足适履 | 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合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迁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适:适应;履:鞋。 |
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骨肉相爱,谗贼间之,而父子相危。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
涉危履险 | 涉:经历;履:踩踏。 身涉危难,经历险阻。形容闯过重重困难。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度尚传》:“磐身婴甲胄,涉危履险,讨击凶患,斩駗渠帅,余尽鸟窜冒遁,还奔荆州。” |
截趾适履 | 脚大鞋小,切断脚趾去适应鞋子的大小。比喻勉强凑合或无原则的迁就。 | 刘师培《古书疑义举例>补》:“若强为之解,徒见其截趾适履耳。” |
葛屦履霜 | 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 《诗经・魏风・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幼学琼林・卷二・衣服类》:“葛屦履霜,诮俭啬之过甚。” |
分香卖履 | 旧时比喻人临死念念不忘妻儿。 | 晋・陆机《吊魏武帝文》序:“余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无为,学作履组卖也。” |
戴圆履方 | 履:踩着;圆、方:古人以为天圆地方。 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指生活在人间。 |
西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戴圆履方,抱表怀绳,内能治身,外能得人。” |
涉艰履危 | 涉:经历;履:踩踏。 身涉危难,经历险阻。形容闯过重重困难。 |
南朝・齐・虞玩之《上表告退》:“经昏践乱,涉艰履危,仰圣德以求全,凭贤辅以申节。” |
目所履历 | 履历:经历。 眼睛所看到的。 |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目所履历,未尝有也。 |
章甫荐履 | 冠被垫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颠倒。 | 《文选・贾谊屈原文>》:“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 |
剑及履及 | 见“剑及屦及”。 | 《新华日报》1943.1.31:“社会上各界领袖,能以身作则,剑及履及的来做,则移风易俗,也绝不是挟泰山以超北海的难事。” |
倒履相迎 | ||
如履薄冰 | 好像踩着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 《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监市履猯 | 比喻善于体察事物。 | 战国・庄子《庄子・知北游》: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猯也,每下愈况。王先谦集解引李颐曰‘市魁履豕,履其股脚猯难肥处,故知豕肥耳。 |
监市履狶 | 比喻善于体察事物。 | 战国・庄子《庄子・知北游》:“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王先谦集解引李颐曰:‘市魁履豕,履其股脚狶难肥处,故知豕肥耳。” |
履险如夷 | 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 清・郑观应《盛世危言・狱囚》:“而从此周道坦坦,履险如夷矣。” |
践冰履炭 | 践:踩;履:踏。 踩冰踏炭。形容寒热同感,休戚与共。 |
晋・陈寿《三国志・陈思王植传》:“今臣与陛下践冰履炭,登山浮涧,寒温燥湿,高下共之。” |
曝骨履肠 | 暴露尸骨,踩踏肠子。极言所酿战祸之惨烈。 | 唐・魏征《隋书・李德林传》:“佐斗嫁祸,纷若猬毛,曝骨履肠,间不容砺。” |
蹈仁履义 | 遵循仁义之道。 | 《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论安老爷这个人蹈仁履义,折矩周规,不得不谓之醇儒。” |
冠袍带履 | 帽子、袍子、带子、鞋子。泛指随身的必须用品。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一个捧着文房四宝,一个捧着冠袍带履。” |
履险蹈难 | 履:行走;蹈:踩、踏。 指走险路,过难关。比喻冒险前进,历尽艰辛。 |
宋・欧阳修《画坊斋记》:周易之象,至于履险蹈难,必曰涉川。 |
三千珠履 | 珠履:缀有珠玉的鞋子。 形容贵宾众多。 |
西汉・司马迁《春申君列传》:“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 比喻避嫌疑。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 《艺文类聚》卷四一引三国・魏 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
遗簪弊履 | 同“遗簪坠屦”。 | 《魏书・孝静帝纪》:“帝曰:‘古人念遗簪弊履,欲与六宫别,可乎?’” |
如履如临 | 《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后以“如履如临”形容做事极为小心谨慎。 |
《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纳履踵决 | 纳:穿;履:鞋;踵:脚后跟;决:破裂。 提上鞋,鞋的脚后跟处却破裂。形容处境困难。 |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原宪]楮冠黎杖而应门,正冠则缨绝,振襟则肘见,纳履则踵决。” |
黄冠草履 | 见“黄冠草服”。 | 曹亚伯《武昌起义・宣布满清罪状檄》:“黄冠草履之民,谁无尊亲之血气;四海九州之内,何非故国之山河。”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履的成语、带履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