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屋的成语
带屋的四字成语(共找到93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屋下作屋 | 同“屋下架屋”。 | 宋・宋祁《宋景文公笔记・释俗》:“古人讥屋下作屋,信然!” |
暗室屋漏 | 暗室:指没有光亮或隐秘的地方;屋漏:古代室内摆放小帐的地方。 指别人看不见的地方,隐私之处。 |
宋・张世南《游宦纪闻》第四卷:“虽亏雅道,亦使暗室屋漏之下有所警,是亦小道之可观者。” |
仰屋浩叹 | 仰望屋顶,深深叹息。形容处于困境,无可奈何。 | 《后汉书・寒朗传》:及其归舍,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莫不知其多冤,无敢牾陛下者。 |
支床叠屋 | 犹叠床架屋。喻重复。 | 梁启超《中国之旧史》:“其《通志・二十略》,以论断为主,以记述为辅,实为中国史界放一光明也。惜其为太史公范围所困,以纪传十之七、八,填塞全书,支床叠屋,为大体玷。” |
迭床架屋 | 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複,递相模学,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
不欺屋漏 | 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 | 《好逑传》第八回:“台兄乃不欺屋漏之君子,不胜愧悔。” |
不愧屋漏 | 愧:惭愧;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小帐的地方。 原意是虽在宗庙里,但无愧畏之心。后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 |
《诗经・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毛传:“西北隅谓之屋漏。” |
丰屋之戒 | 《易·丰》:“《象》曰:‘丰其屋’,天际翔也。 ”高亨注:“‘丰其屋’,言贵族在位之时,如鸟得以飞翔于天空,故能大其屋也。 ”后以“丰屋之戒”、“丰屋之祸”、“丰屋之过”谓高大其屋,将有覆家之祸,应引以为戒。 |
《易・丰》:“《象》曰:‘丰其屋’,天际翔也。”高亨注:“‘丰其屋’,言贵族在位之时,如鸟得以飞翔于天空,故能大其屋也。” |
缩屋称贞 | 缩:减缩;贞:坚定。 指在妇女危难时不加侵犯。 |
《北齐书・废帝》:“颜子缩屋称贞,柳下妪而不乱,未若此翁白首不娶者也。” |
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 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顺从。 | 《上饶集中营・炼狱杂记》:“他劝你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
仰屋兴嗟 | 仰望屋顶长叹。指毫无办法,一筹莫展。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一面就近再等下一科的会试,免了一番长途跋涉,不必再为筹措旅费,仰屋兴嗟。” |
叠床架屋 | 床上叠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斅,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
白屋之士 | 指贫寒的士人。 | 汉・王充《论衡・语增》:“周公执贽下白屋之士。” |
穷阎漏屋 | 穷阎:偏僻的里巷;漏屋:通“陋”,狭小的房屋。 指僻陋狭小的住处。 |
《荀子・儒效》:“虽隐于穷阎漏屋,人莫不贵,贵道诚存也。” |
比屋而封 | 指上古之世教化遍及四海,家家都有德行,堪受旌表。后泛称风俗淳美。 | 《尚书大传》卷五:“周人可比屋而封。”汉・陆贾《新语・无为》:“尧舜之民,可比屋而封;桀纣之民,可比屋而诛者,教化使然也。” |
架屋叠床 | 屋上架屋,床上叠床。比喻重复累赘。 | 明・焦竑《焦氏笔乘续集・俗书之误》:“架屋叠床,触目皆是。” |
生栋覆屋 | 造房子用新伐的木头做屋梁,木头容易变形,房屋容易倒塌。比喻祸由自取。 | 《管子・形势》:“生栋覆屋,怨怒不及;弱子下瓦,慈母操垂。” |
丰屋之祸 | 见“丰屋之戒”。 | 陈寿《三国志・辛毗杨阜高堂隆传》:“《易》曰:‘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閴其无人’。王者以天下为家,言丰屋之祸,至于家无人也。” |
望屋以食 | 见“望屋而食”。 | 宋・叶适《外论》:“而绛灌之为丞相主国论者,故奋挺大呼望屋以食之人也,是亦安能知先王之意哉!” |
汗牛充屋 | 同“汗牛充栋”。 | 清・方东树《〈切问斋文抄〉书后》:“非要非玄,而冗长并录,是《书》不止百篇,《诗》不止三百。非惟汗牛充屋,不能尽载,且适以罔道迷人。” |
没屋架梁 | 比喻无中生有。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四卷:“更有一等狠心肠的人,偏要从家门首打墙脚起:诈害亲戚,侵占乡里,受投献,窝盗贼,无风起浪,没屋架梁。” |
银屏金屋 | 形容极其华丽的住宅和陈设。借指富家大族。 | 清・龚自珍《定风波》词:“须信银屏金屋里,一例,琪花不称槛前栽。” |
架屋迭床 | 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複,递相模学,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
润屋润身 | 后用为恭贺新屋落成的题辞。 | 《礼记・大学》:“富润屋,德润身。” |
海屋筹添 | 宋苏轼《东坡志林·三老语》:“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迩)来吾筹已满十间屋。 ’”原谓长寿,后以“海屋筹添”为祝寿之词。 |
宋苏轼《东坡志林・三老语》:“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迩)来吾筹已满十间屋。’” |
仰屋兴叹 | 仰望屋顶长叹。指毫无办法,一筹莫展。 | |
丰屋延灾 | 见“丰屋生灾”。 | |
屋上乌 | 屋上的乌鸦。指推爱之所及。 | 《韩诗外传》第三卷:“爱其人及屋上乌,恶其人者憎其胥余。” |
白屋寒门 | 白屋:用白茅草盖的屋;寒门:清贫人家。 泛指贫士的住屋。形容出身贫寒。 |
元・高文秀《琗范叔》第三折:“未亨通,遭穷困,身居在白屋寒门。” |
千金比屋 | 有千金财产的人家一家连着一家。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屋的成语、带屋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