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尸的成语
带尸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6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尸位素餐 | 尸位:占据着职位而不做事。 不做事而白吃饭。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 |
东汉・班固《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
行尸走肉 | 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行尸:会走动的尸体。 |
晋・王嘉《拾遗记・后汉》:“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
碎骨粉尸 | 比喻把事物彻底打碎、摧毁。 | 《诗刊》1978年第3期:“八十年前腐朽的中国,用浓黑的幕布迎接了您,哪知道迎来的是这样一位巨人,他将挥起铁拳把旧世界打个碎骨粉尸。” |
五马分尸 | 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匹马分裂人的头和四肢。比喻硬把完整的东西分割得非常零碎。 | 王西彦《老太婆伯伯》:“汪精卫私通外国却饶放不得,抓到时应该千刀万剐,五马分尸。” |
鞭墓戮尸 | 鞭:鞭打;戮:杀戮。 把死人从墓里挖出来,加以鞭打和杀戮。形容报恨雪耻的极端举动。 |
西汉・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
梦尸得官 | 旧时迷信说法,梦见死尸是得官的预兆。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人有问殷中军:‘何以将得位而梦棺器,将得财而梦失秽?’殷曰:‘官本是臭腐,所以将得而梦棺尸;财本是粪土,所以将得而梦秽污。’ |
借尸还阳 | 犹言借尸还魂。 | 何其芳《理性与历史》:“以后再有法西斯蒂的鬼魂借尸还阳的话,总可以少骗几个人吧。” |
鸡尸牛从 | 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战国策・韩策》:“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行尸走骨 | 见“行尸走肉”。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60卷:“枯木不复生,其牙叶纵遇阳和之春,长为阴冥下鬼,毕于朽腐,可谓愍嗟,虽位极人臣,皆行尸走骨矣。” |
三尸五鬼 | 比喻奸佞之臣。 | |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 伏尸:横尸在地。 形容杀人众多。 |
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
素餐尸位 | 素餐:白吃饭;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 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
《尚书・五子之歌》:“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汉・王符《潜夫论・思贤》:“虚食主禄,素餐尸位而但事淫侈,坐作骄奢,破败而不及传世者也。” |
焚尸扬灰 | 见“焚骨扬灰”。 | 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烧坯》:“其母恨礼甚,又诣弄部,请照陶和气例,凌迟后焚尸扬灰。” |
残尸败蜕 | 残:破损的;败:败坏了的;蜕:昆虫脱的皮。 残损的尸体,败坏了的躯壳。形容腐烂的骸骨。 |
清・洪昇《长生殿・冥追》:就是果然埋下呵,还只怕这残尸败蜕…… |
宁为鸡尸,不为牛从 | 尸:主持,主管。 比喻宁可做小国的主人,也不做大国的仆从。指宁可在小地方当家作主,不去大地方受人指使。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宁为鸡尸,不为牛从。” |
伏尸百万 | 伏在地上的尸体有一百万。形容死伤惨重。 | 《战国策・魏策四》: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
尸居龙见 | 居:静居;见:出现。 静如尸而动如龙。 |
战国・庄子《庄子・在宥》:“故君子苟能无解其五藏,无擢其聪明,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 |
流血飘尸 | 形容伤亡极大。 |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晋知其兵革之罢倦,粮食尽索,兴师击之,大败。吴师涉江,流血浮尸者不可胜数。 |
走骨行尸 | 行尸:会行走的尸体。 比喻虽有形骸却没有灵魂,庸碌无能、毫无生气的人。 |
元・无名氏《柳梢青》词:“走骨行尸,贪财竞色,枉销年月。” |
尸居余气 | 余气:最后一口气。 象尸体一样但还有一口气,指人将要死亡。也比喻人暮气沉沉,无所作为。 |
《晋书・宣帝纪》:“司马公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矣。” |
马革裹尸 | 革:皮;皮革;裹:包。 用马皮将尸体包起来。形容英雄战死杀场的决心和无畏气概。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
血海尸山 | 血海:形容杀人很多。 血流成海,尸积如山。形容伤亡十分惨重。 |
明・无名氏《王马破曹》第二折:“杀的他血海尸山人马亡,似败叶,狂风荡。” |
掘墓鞭尸 | 挖开坟墓,鞭打尸体。形容凶恶或仇恨很深。 | 西汉・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力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
素餐尸禄 | 素餐:白吃饭;尸禄:空领俸禄,不尽职守。 光拿钱而不做事。 |
《汉书・贡禹传》:臣禹犬马之齿八十一,血气衰竭,耳目不聪明,非复能有补益,所谓素餐尸禄洿朝之臣也。 |
尸山血海 | 形容杀人之多。 | 《三国志平话》中卷:“两壁相并,把长安变为尸山血海。” |
宁为鸡尸,无为牛从 | 尸:主持,主管。 比喻宁可做小国的主人,也不做大国的仆从。指宁可在小地方当家作主,不去大地方受人指使。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周显王三十六年》胡三省注:“苏秦说韩王宁为鸡尸,无为牛从。尸,主也。” |
伏尸流血 | 伏尸:横尸在地。 指人死亡。形容杀人众多。 |
东汉・班固《汉书・主父偃传》:“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故圣王重行之。” |
流血浮尸 | 浮:漂浮。 流的血将尸体都漂了起来。形容死伤很多。 |
《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吴师涉江,流血浮尸者不可胜数。” |
尸利素餐 | 尸:居位;尸利:受禄而不尽职;素餐:不劳而坐食。 空食俸禄而不尽其职,无所事事。 |
《孔丛子・论势》:“尸利素餐,吾罪深矣。” |
借尸还魂 | 迷信传说;人死以后灵魂可以借别人的尸体复活。比喻已经没落或死亡的事物又以另一种形式或名义出现。 | 元・岳伯川《铁拐李》楔子:“岳寿,谁想你浑家将你尸骸烧化了,我如今着你借尸还魂,尸体是小李屠,魂灵是岳寿。”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尸的成语、带尸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