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尸的成语
带尸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6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尸山血海 | 形容杀人之多。 | 《三国志平话》中卷:“两壁相并,把长安变为尸山血海。” |
鸡尸牛从 | 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战国策・韩策》:“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三尸乱爆,七窍生烟 | 三尸:道家认为人体内有作崇的神,叫“三尸”或“三尸神”;七窍:指两眼、两耳、两鼻孔和嘴。 形容人气愤到极点。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八回:太师闻报,破了两阵,只急得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 |
走骨行尸 | 行尸:会行走的尸体。 比喻虽有形骸却没有灵魂,庸碌无能、毫无生气的人。 |
元・无名氏《柳梢青》词:“走骨行尸,贪财竞色,枉销年月。” |
伏尸流血 | 伏尸:横尸在地。 指人死亡。形容杀人众多。 |
东汉・班固《汉书・主父偃传》:“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故圣王重行之。” |
三尸暴跳,七窍生烟 | 三尸:道家认为人体内有作崇的神,叫“三尸”或“三尸神”;七窍:指两眼、两耳、两鼻孔和嘴。 形容人气愤到极点。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八回:太师闻报,破了两阵,只急得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 |
碎尸万段 | 极言对罪大恶极者予以严厉的惩罚。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二回:“林冲喝道:‘你这个害民强盗,我早晚杀到京师,把你那厮欺君贼臣高俅,碎尸万段,方是愿足。’” |
尸横遍野 | 尸:尸体;横:杂乱;遍:到处。 尸体布满四野;形容死人极多。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9回:“直杀到天明,却才收军。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
素餐尸位 | 素餐:白吃饭;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 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
《尚书・五子之歌》:“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汉・王符《潜夫论・思贤》:“虚食主禄,素餐尸位而但事淫侈,坐作骄奢,破败而不及传世者也。” |
碎骨粉尸 | 比喻把事物彻底打碎、摧毁。 | 《诗刊》1978年第3期:“八十年前腐朽的中国,用浓黑的幕布迎接了您,哪知道迎来的是这样一位巨人,他将挥起铁拳把旧世界打个碎骨粉尸。” |
行尸走肉 | 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行尸:会走动的尸体。 |
晋・王嘉《拾遗记・后汉》:“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
行尸走骨 | 见“行尸走肉”。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60卷:“枯木不复生,其牙叶纵遇阳和之春,长为阴冥下鬼,毕于朽腐,可谓愍嗟,虽位极人臣,皆行尸走骨矣。” |
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 | 三尸:道家认为人体内有作崇的神,叫“三尸”或“三尸神”;七窍:指两眼、两耳、两鼻孔和嘴。 形容人气愤到极点。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八回:太师闻报,破了两阵,只急得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 |
行尸坐肉 | 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坐肉:没有灵魂的躯壳。 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
晋・王嘉《拾遗记》卷六: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 伏尸:横尸在地。 形容杀人众多。 |
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
素餐尸禄 | 素餐:白吃饭;尸禄:空领俸禄,不尽职守。 光拿钱而不做事。 |
《汉书・贡禹传》:臣禹犬马之齿八十一,血气衰竭,耳目不聪明,非复能有补益,所谓素餐尸禄洿朝之臣也。 |
尸居余气 | 余气:最后一口气。 象尸体一样但还有一口气,指人将要死亡。也比喻人暮气沉沉,无所作为。 |
《晋书・宣帝纪》:“司马公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矣。” |
尸鸠之仁 | 尸鸠:布谷鸟;仁:仁爱。 布谷鸟哺育群雏能平均如一。比喻君主能公平对待臣民的仁爱。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任城威王彰传》:“七子均养者,尸鸠之仁也。” |
伏尸百万 | 伏在地上的尸体有一百万。形容死伤惨重。 | 《战国策・魏策四》: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
拱默尸禄 | 拱默:拱手沉默,无话可说;尸禄:受禄却不尽职守。 指坐享俸禄,无所事事的官僚。 |
《汉书・鲍宣传》:以苟容曲从为贤,以拱默尸禄为智。 |
焚尸扬灰 | 见“焚骨扬灰”。 | 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烧坯》:“其母恨礼甚,又诣弄部,请照陶和气例,凌迟后焚尸扬灰。” |
鞭墓戮尸 | 鞭:鞭打;戮:杀戮。 把死人从墓里挖出来,加以鞭打和杀戮。形容报恨雪耻的极端举动。 |
西汉・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
行尸视肉 | ||
马革盛尸 | 见“马革裹尸”。 | 金・何宏中《述怀》诗:“马革盛尸每恨迟,西山饿踣更何辞。” |
三尸暴跳 | 形容人气愤到极点。 | |
横尸遍野 | 杀得到处都是尸体。 | |
血海尸山 | 血海:形容杀人很多。 血流成海,尸积如山。形容伤亡十分惨重。 |
明・无名氏《王马破曹》第二折:“杀的他血海尸山人马亡,似败叶,狂风荡。” |
残尸败蜕 | 残:破损的;败:败坏了的;蜕:昆虫脱的皮。 残损的尸体,败坏了的躯壳。形容腐烂的骸骨。 |
清・洪昇《长生殿・冥追》:就是果然埋下呵,还只怕这残尸败蜕…… |
宁为鸡尸,不为牛从 | 尸:主持,主管。 比喻宁可做小国的主人,也不做大国的仆从。指宁可在小地方当家作主,不去大地方受人指使。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宁为鸡尸,不为牛从。” |
裹尸马革 | 革:皮革。 用马皮包裹尸体。形容将士战死沙场的英勇无畏的气慨。 |
宋・陆游《陇头水》:“男儿坠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尸的成语、带尸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