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尔的成语

带尔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5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蕞尔小国 蕞尔:很小的样子。

形容土地狭小的国家。
左传・昭公七年:“蕞尔国,而三世执其政柄。”三国志魏贾诩传:“吴蜀虽蕞尔小国,依阻山水。”
雍容尔雅 见“雍容闲雅”。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当下牛布衣吟诗,张铁臂击剑,陈和甫打哄说笑,伴着两公子的雍容尔雅,蘧公孙的俊俏风流,杨执中古貌古心,权勿用怪模怪样。”
雍荣尔雅 雍荣:态度大方,从容不迫;尔雅:文雅。
形容态度从容,举止文雅。
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荣闲雅甚都。
率尔操觚 觚:方木,古人用它来书写。
率尔:不加思索;操觚:指作文。
原形容文思敏捷,后指没有慎重考虑,轻率地写。
晋・陆机《文赋》:“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
公尔忘私 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 明・李贽《晃错》:“[晃错]公尔忘私,而其父又唯知日夜伤晃氏之不安矣。”
尔雅温文 尔雅:文雅。
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生得眉清目秀,尔雅温文,且又性情蕴藉,聪颖过人。”
遐尔闻名 形容名声大,远近都知道。
聊复尔耳 姑且如此而已。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新婚燕尔 在刚结婚的欢乐里。燕尔:欢乐的样子。
元・戴善夫《风光好》:“俺两个相见时,则他那旧性全无,共妾身新婚燕尔。”
聊复尔尔 姑且如此而已。同“聊复尔耳”。 明・刘璋《凤凰池》第一回:“那万生舞罢了,轻轻放在匣里,神色自若。那些看的人没一个不喝采。云生也大叫道:‘神乎技矣!’万生答道:‘未能免俗,聊复尔尔。’”
蕞尔弹丸 蕞尔:小的样子;弹丸:比喻地方很小。
形容极小。
清・王韬《琉事不足辨》:“虽蕞尔弹丸,弱小不能自强,而既托日本之宇下,又入贡中朝。”
卓尔不群 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
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东汉・班固《汉书・景十三王传赞》:“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近之矣。”
尔俸尔禄 尔:你;俸、禄:薪水。
你的俸禄。旧时指官吏的薪水。
五代・后蜀・孟昶《戒石文》: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为民父母,莫不仁慈。
尔汝之交 尔汝:古人彼此以尔汝相称,表示亲昵。
指不拘形迹,十分亲昵的交情。亦作“尔汝交”。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刘孝标注引《文士传》:“少与孔融作尔汝之交,时衡未满二十,融已五十。”
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俗:习俗;聊:姑且;尔:如此;耳:而已,罢了。
没能够摆脱开自己不以为然的风俗习惯。指行动受习惯的影响而不得不随俗。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出尔反尔 尔:你;反:同“返”;回。
原指你怎样对付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现多指自己说了或做了后;又自己反悔。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尔虞我诈 尔:你;虞:猜测。
意思是我骗你;你骗我;互相欺骗。
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国尔忘家,公尔忘私 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鲁迅《两地书》:“而当时改革的人,个个似乎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一种国尔忘家,公尔忘私的气概。”
何苦乃尔 乃:竟然;尔:如此。
何苦到这种地步呢?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没有必要。
何其相似乃尔 二者多么相象,竟然到了这样的地步。形容十分相象。
新昏宴尔 见“新婚燕尔”。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文理》:“以谓凡对明月与听霖雨,必须用此悲感,方可领略,则适当良友乍逢及新昏宴尔之人,必不信矣。”
此疆尔界 谓划分疆界,彼此阻隔。 《诗经・周颂・思文》:“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
莞尔而笑 形容微笑的样子。 《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泄而去。”
不得不尔 得:能;尔:如此。
不得不这样。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司马芝传》:“今诸典农,各言‘留者为行者宗田计,课其力,势不得不尔。’”
诺诺尔尔 尔尔:如此如此。
是,就这样办。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
涣尔冰开 犹言涣然冰释。 南朝・梁・何炯《答释法云书难范缜》:“钻仰渊秘,涣尔冰开。”
宴尔新婚 原为弃妇诉说原夫再娶与新欢作乐,后反其意,用作庆贺新婚之辞。形容新婚时的欢乐。 《诗经・邶风・谷风》:“燕尔新婚,如兄如弟。”
尔诈我虞 尔:你;虞、诈:欺骗。
表示彼此互相欺骗。
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大启尔宇
戚戚具尔 戚戚:互相亲爱的样子。
具:俱,都。
尔:迩,靠近。
指兄弟友爱。
《诗经・大雅・行苇》:“戚戚兄弟,莫远具尔。”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尔的成语、带尔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