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寄的成语

带寄的四字成语(共找到31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廉可寄财 能够以钱财相托。指十分廉洁的人。 《孔丛子・陈士义》:“仁可与托孤,廉可以寄财者。”
孤悬客寄 犹言孤悬浮寄。 清・曾国藩《送江小帆同年视学湖北序》:“彼学政者,孤悬客寄于一行省之中,守土者皆貎敬而神拒之。”
浮生若寄 浮生:指人生变化不定。
人生短暂虚浮无定,如同寄居世间。
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浮生若寄,大渐弥留。遗诲子孙,庶几薄葬。”
北门之寄 指负军事重任。 《旧唐书・李自良传》:“德宗以河东密迩胡戎,难于择帅,翌日,自良谢,上谓之曰:‘卿与马燧存军中事分,诚为得礼;然北门之寄,无易于卿。’”
寄迹山林 隐居山林间,不过问世事。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四回:“虽欲寄迹林泉,不但不敢,亦且不忍。”
生寄死归 寄:暂居。
生似暂寓,死如归去。指不把生死当作一回事。
《淮南子・精神训》:“生:寄也;死:归也。”
寄生虫 寄生在别的生物体上的动物。比喻有劳动能力而不劳动,靠别人为生的人。 梁遇春《黑暗》:“而名士们一向是靠欺骗奸滑为生,一面骂俗物,一面做俗物的寄生虫,养成中国历来文人只图小便宜的习气。”
千里寄鹅毛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同“千里送鹅毛”。 宋・苏轼《扬州以土物寄少游》:“且同千里寄鹅毛,何用孜孜饮麋鹿。”
托孤寄命 托孤:以遗孤相托;寄命:以重要事情相托。
临终前将孤儿及重要事情相委托。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第七卷:“故逆知其可以托孤寄命,韩魏公之凝立,亦此类也。”
寄豭之猪 寄:寄存;豭:公猪。
寄放在别人家的公猪。比喻私闯别人家淫乱的男子。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夫为寄豭,杀之无罪,男秉义程。”司马贞索隐:“豭:牡猪也,言夫淫他室,若寄豭之猪也。”
寄人篱下 寄:依靠;篱:篱笆。
依附在别人的篱笆下。原形容诗文创作因袭他人而无独创。现指依附别人生活;不能自立。
《南齐书・张融传》:“丈夫当删《诗》《书》,制礼乐,何至因循寄人篱下?”
仓腐寄顿 仓:仓库;腐:腐烂;寄顿:储存。
仓库里储存的陈米已经腐烂。
宋・文天祥《正气歌序》: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
寄雁传书 谓传递书信。 宋・黄庭坚《寄黄几复》诗:“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寄兴寓情 寄:寄托;寓:含;兴:兴致。
指作品中寄托饱含了作者的兴致与情怀。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或情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托妻寄子 托:请托。
将妻子儿女送到别人家寄养。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必是闻得老夫虚名,欲待托妻寄子。”
郦寄卖友 郦寄出卖朋友。 南朝・齐・巨源《为尚书符荆州》:“虽吕布贩君,郦寄卖友,方之斯人,未足为酷。”
柱石之寄 寄:寄托。
比喻国家委以重任,寄托很大的希望。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朱浮传》:“委以大郡,任以威武,事有柱石之寄。”
寄人檐下 犹言寄人篱下。 清・陈维菘《贺新郎・乙卯元日》:“抖擞门丞秦叔宝,贝带璘斒光射,笑公等、寄人檐下。”
孤悬浮寄 形容孤立而没有依托。 清・冯桂芬《公启曾协揆》:“[上海]势居下游,无险可扼。蕞尔区,孤悬浮寄,数十里外皆贼兵。”
身寄虎吻 谓把身子置于老虎嘴边。比喻处境极其危险。 晋・桓彝《荐谯无彦表》:“凶命屡招,奸威乃逼,身寄虎吻,危同朝露。”
驿寄梅花 请邮差寄送梅花。比喻向远方友人表达思念之情。 宋・秦观《踏莎行》词:“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人生如寄 寄:寓居,暂住。
指人的生命短促,就象暂时寄居在人世间一样。
南朝・梁・萧统《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讬孤寄命 指受遗命托付辅助幼君;或君主居丧时,受命摄理朝政。亦泛指付托以常之重任。
寄颜无所 脸面没有地方放。犹言无地自容。 《晋书・蔡谟传》:“[蔡谟]迁侍中、司徒,上疏让曰:‘伏自惟省,惜阶谬恩,……上亏圣朝栋隆之举,下增微臣覆餗之衅,惶惧战灼,寄颜无所。’”
浮生如寄 浮生:指人生变化不定。
人生短暂虚浮无定,如同寄居世间。
唐・郑哲《女鬼记・孟氏》:“少年曰:‘浮生如寄,年少几何。’繁花正妍,黄叶又继,人间之恨,何啻千端。”
黄耳寄书 黄耳:犬名;书:书信。
黄耳为主人传递家信。指传递家信。
《晋书・陆机传》:“初机有骏犬,名黄耳,甚爱之。……其后因以为常。”
浮寄孤悬 浮:漂浮不定;寄:寄存;孤:孤独;悬:吊挂。
漂浮似地悬挂着。形容做事情没有基础,花架子大。也指形势急迫,很危险。
唐・韩愈《与鄂州杨中丞书》:急之则怨,缓之则不用命,浮寄孤悬,形势销弱。
干城之寄 干城:盾牌和城墙,比喻捍卫者;寄:寄托。
指作为国家捍卫者的寄托。
清・刘坤一《复张振轩》:原此老忠勇过人,足备干城之寄。
乡书难寄 乡书:家书。
家书很难寄回家中。比喻与家乡消息隔绝。
盐梅之寄 比喻可托付重任。 语出《书・说命下》:“若作和羹,乐惟盐梅。”孔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寄的成语、带寄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