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宽的成语

带宽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0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心宽体胖 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西汉・戴圣《礼记・大学》:“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心宽意适 指心情开朗,意兴闲适自得。 元・许谦《白云集・马公岭》:熟视徐行路觉平,心宽意适步更轻。
宽廉平正 宽:宽厚;廉:廉洁;平正:公正。
宽厚廉洁,大公无私。
唐・韩愈《唐故河东节度使观察使荥阳郑公神造碑》:公之为司马,用宽廉平正,得吏士心。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坦白:无隐瞒。
如实交待自己的罪行,抵抗会得到严肃处理。
毛泽东《关于“三反”“五反”的斗争》:“多数从宽,少数从严;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宽宏大量 宽宏:度量大。
形容心胸开阔;度量大;能容人、容事。也作“宽洪大量”。
元・无名氏《鱼樵记》第三折:“我则道相公不知打我多少,元来那相公宽宏大量。”
宽以待人 宽:宽容。
以宽宏大度的态度来对待别人。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
天宽地窄 窄:狭小。
形容天下难以容身。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三折:“只为他财散人离,闪的我天宽地窄,抵死待要屈脊低腰,又有会巧言令色。”
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猛以济宽 严与宽要互相调和运用。指当政者应恩威并施,宽严互用。 左传昭公二十年:“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宽宏大度 指待人宽厚,度量大。 宋・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安中令大度》:“中令宽宏大度,不妄喜怒。”
宽袍大袖 指旧时人们穿的各式肥大服装或传统戏曲服装。 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一折:我见这会稽城市中的人,有穿着那宽衫大袖的乔文假醋。
外宽内明 谓外表宽宏而内心明察。 东汉・班固《汉书・黄霸传》:“霸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
宽打窄用 瞀打得宽裕一些,用起来节省一些。比喻作计划要留有余地。 严明礼《我的母亲》:“出门在外,穷家富路,把这些钱带在身边,留给你宽打窄用。”
从宽发落 发落:发放;放过。
宽大处理;轻予放过。
明・李贽《与周友山书》:“想仲尼不为己甚,诸公遵守孔门家法,决知从宽发落,许其改过自新无疑。”
事宽则圆 遇到事情只要从容对待,就能圆满解决。款:宽缓。
同“事款则圆”。
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一百三十一回:“闻达暗想道:“此人本是一勇之夫,不难取他,只是攻击得紧,他必死命相拒。看来此事,事宽则圆,急难成效。”
外宽内忌 谓外表上看似宽宏,内心却多忌刻。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杨戏传》:“维外宽内忌,意不能堪。军还,有司承旨奏戏,免为庶人。”
拔了萝卜地皮宽 比喻为了行事方便而把碍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51回:“拔了萝卜地皮宽,交他去了,省的他在这里跑兔子一般。”
宽洪大度 见“宽宏大度”。 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学士宽洪大度,何所不容,便唤几个来唱于俺听,学士休听便了。”
宽仁大度 大度:气量大,能容人。
为人宽厚,心胸豁达。
汉・班固《汉书・高帝记》:“宽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心宽体肥 指人心胸开阔,身体舒泰。后指心情愉快安逸,因而身体发胖。 明・孙仁孺《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待雄飞海内应天几,纵饥寒心宽体肥。”
宽洪大量 见“宽宏大量”。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5回:“丞相宽洪大量,何所不容。”
严于责己,宽以待人 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 《忆邓拓・邓拓和人民日报》:“老邓总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主动承担责任,不使别的同志感到压力。”
水宽鱼大 宽:广大。
水面宽的地方鱼肥大。比喻事物的发展由环境决定。
《淮南子・说山训》:水广鱼大,山高木修。
宽猛相济 指政治措施要宽和严互相补充。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弘毅宽厚 弘毅:意志坚强,志向远大。
志向远大而待人宽大厚道。
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先主(刘备)传评》:“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疬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宽备窄用 作计划要宽裕一些,用起来节省一些。比喻作计划要留有余地。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 清・罗泽南《与蒋瀛海书》:“取古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之道,鞭策自己身心,以调和其血气。”
宽严得体 得体:合乎分寸。
宽厚和严格掌握得恰如其分。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9回:“众将见绤彀宽严得体,无不悦服。”
本大利宽
宽怀大度 胸怀宽阔,度量大。 郭澄清《大刀记》第五章:“他怎能不对主子的‘宽怀大度’感激涕零?”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宽的成语、带宽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