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宝的成语
带宝的四字成语(共找到66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稀世之宝 | 稀世:世上稀有。 世上稀有的珍宝。 |
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当时卿相及好事者,得居寀父子图障卷簇,家藏户宝,为稀世之珍。” |
天宝当年 | 比喻追忆往昔盛事。天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是唐王朝极盛之时。 |
唐・元稹《元氏长庆集・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
珍楼宝屋 | 珍奇的楼阁,华丽的房屋。指富丽豪华的建筑物。 | 《渊鉴类函・佛寺三》:“唐高力于来廷坊建佛寺,珍楼宝屋,竭尽国资。” |
狱货非宝 | 指法官断狱受贿赂,也难逃法网。 | 《书・吕刑》:“狱货非宝,惟府事功,报以庶尤。” |
希世之宝 | 世上极稀罕极难得的珍宝。 | 《魏略・曹丕与繇书》:“猥以矇鄙之姿,得观希世之宝。” |
爱者如宝 | 将喜爱的东西视同珍宝。 |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26卷:“张公自道着手了,便道:‘本不当计较,只是爱者如宝,添些便罢。’” |
庄严宝相 | 佛教称庄严的佛像。比喻某种人的真面目(含贬义)。 | 曾朴《孽海花》第四回:“既然现出了庄严宝相,自然分外绸缪。从此月下花前,时相往来。” |
善以为宝 | 善:善良。 把美德当作珍宝。 |
《礼记・大学》: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 |
奉为至宝 | 奉:信奉,敬奉;至宝:最珍贵的宝物。 敬奉为最珍贵的宝物。 |
鲁迅《坟・寡妇主义》:“‘正人君子’也常以这些流言作谈资,扩势力,自造的流言尚且奉为至宝,何况是真出于学校当局者之口的呢。” |
地不爱宝 | 爱:吝惜。 大地不吝啬它的宝藏。多指地下有文物出土。 |
《礼记・礼运》:故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人不爱其情。 |
宝婺星沉 | ||
宝刀未老 | 比喻虽然年龄大了;但精神、体力或本领仍不减当年。 | 《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
东南之宝 | 谓东南地区的杰出人才。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张华见褚陶,语陆平原曰:‘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 |
如获珍宝 | ||
招财进宝 | 旧时迷信指招引财神进门来发家致富。 | 元・刘唐卿《降桑椹》第二折:“招财进宝臻佳瑞,合家无虑保安存。” |
希世奇宝 | 世上极稀罕极难得的珍宝。 |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此剑乃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带之有威,用之无敌,真希世奇宝。” |
皈依三宝 | 皈依:归顺,依附;三宝:指佛、法、僧。 指信奉佛教,遵守戒律。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9卷:“今吾事已毕,少不得皈依三宝,以了终身。” |
传经送宝 | 经:经典;经验。 把成功的经验和办法传送给别人。 |
张洁《沉重的翅膀》:“咱们单位年年搞这一套,总结呀,评比呀,传经送宝呀,有多少货真价实的玩艺儿?” |
入宝山而空回 | 宝山:聚藏宝物的山。 进入满藏宝物的山间却空着手而回来。比喻虽遇到了很好的机会,却一无所得。 |
《先拨志始》卷下:“在婿固不敢厚望,入宝山而空回,想岳亦不能忘情也。” |
爱如珍宝 | 形容十分喜欢。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子兴冷笑道:‘万人都这样说,因而他祖母爱如珍宝。’” |
香车宝马 | 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 | 唐・韦应物《长安道》诗:“宝马横来下建章,香车却转避驰道。” |
毛宝放龟 | 指毛宝帐下军人放养白龟,得白龟酬恩的传说。比喻施恩获报。 | 《晋书・毛宝传》:初,宝在武昌,军人有于市买得一白龟,长四五寸,养之渐大,放诸江中。邾城之败,养龟人被铠持刀,自投于水中,如觉堕石上,视之,为先所养白龟,长五六尺,送至岸边。 |
宝窗自选 | 比喻女子婚姻自主。 | 王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遣事》:李林甫有女六人,各有姿色。雨露之家,求之不允。林甫于厅事壁间开一横窗,饰以杂宝,缦以绛纱。……每有贵族子弟入谒,林甫即使女子窗中自选可意者事之。 |
宝贝疙瘩 | 指人所喜爱珍贵的物体。 |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19章:“宝生在他们老公母俩心上,真像命根子,宝贝疙瘩。” |
百宝万货 | 指大量珍宝财物。 | 清・龚自珍《尊隐》:“天下法宗礼,族归心,鬼归祀,大川归道,百宝万货,人功精英,不翼而飞,府于京师。” |
物华天宝 | 物华:万物的精华;天宝:天然的宝物。 指各种珍美的宝物。 |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
文房四宝 | 俗指笔、墨、纸、砚。 | 宋・梅尧臣《九月六日登舟再和潘歙州纸砚》诗:“文房四宝出二郡,尔来赏爱君与予。” |
谢家宝树 | 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 | 明・冯梦龙《双雄记・赏荷造谋》:“若得谢家宝树向此间栽,却不是累世簪缨百福来。” |
如入宝山空手回 | 宝山:聚藏宝物的山。 比喻本来会有很大的收获,结果一无所获。 |
元・杨显之《酷寒亭》楔子:“正是当权若不行方便,如入宝山空手回。” |
宝珠市饼 | 拿珍珠换饼。比喻杜绝贪心。 | 唐・皇甫瑞《原化记・贺知章》:“贺知章尝谒卖药王老,问黄白术,持一大珠遗之。老人得珠,即令易饼与贺食。贺心念宝珠何以市饼,老叟乃曰:‘悭吝未除,术何由成?’”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宝的成语、带宝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