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守的成语

带守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70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尽忠职守 竭尽忠诚,坚守岗位。
守分安命 守分:安守本分。
安守本分,遵于天命。比喻不作非分之想,一切听其自然。
明・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循涂守辙 亦作“循途守辙”。遵守规矩。 宋・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耳。”
安常守故 习惯于日常的平稳生活,保守旧的一套。指守旧不知变革。 明・海瑞《申军门吴尧便宜五事文》:“本院非安常守故人也。至任以来,千万人以鼓舞作兴,翻然改革望之矣。”
创业守成
形影自守 谓孤身独处。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17回:“今白小姐人琴俱亡,小弟形影自守,决不负心而自求佳丽。”
拘俗守常 指受世俗平庸见解的束缚。 晋・葛洪《抱朴子・论仙》:“而浅识之徒,拘俗守常,咸曰世间不见仙人,便云天下必有此事。”
守株待兔 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战国・韩 韩非《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触柱折颈而死。”
硁硁自守 硁硁,也作,本义为石头撞击的声音。全句是说见识浅薄又固执己见。形容人见识浅陋而又顽固不通,无法成大器。 盐铁论论儒篇:“硁硁然守一道。”论语子路篇:“硁硁然小人哉。”
独守空房 独:独自;守:守候。
独自居住在房子里。
《古诗十九首》:“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凭险作守 凭:靠着。
凭依地势险要而坚守。
《南史・梁武帝纪・封梁公策》:“凭险作守,兵食兼资,风激电骇,莫不震叠。”
守正不挠 形容为人、做事坚守正道而不屈从。 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桡众枉。”
安分守理 安于本分,遵守事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终是个不能安分守理的人,一味的随心所欲。
守口如瓶 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唐・道世《诸经要集・择交部・惩过》:“防意如城,守口如瓶。”
以守为攻 用防御作为击破敌人的手段。 宋・秦观《边防策下》:“盖充国以先零穷寇,急与之角,则中国必有馈挽转输之劳,故罢骑留屯而图以期月,此则以守为攻者也。”
守钱虏 有钱而非常吝啬的人。 《后汉书・马援传》:凡殖货财产,贵其能施赈也,否则守钱虏耳。
抱残守阙 ①守着残缺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接受新事物。②谓笃守古学古道。③喻在条件很差的情况下坚持着做。 清・江藩《汉学师承记・顾炎武》:“二君以瑰异之质,负经世之才……岂若抱残守阙之俗儒,寻章摘句之世士也哉?”阙,一本作“缺”。
保固自守 指凭借天险,坚守不战。 《后汉书・侯霸传》:及王莽之败,霸保固自守,卒全一郡。
以攻为守 以:凭借;用。
用主动进攻的战略作为积极防御的措施。
宋・陈亮《酌古论・先主》:“且吾又闻之,用兵之道,有攻法,有守法,此用兵之常也;以攻为守,以守为攻,此兵之变也。”
守缺抱残 亦作“守阙抱残”。守住残缺的东西不放。比喻泥古守旧,不思变革。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
有亏职守
持盈守虚 盈:盛满;虚:谦虚。
指事业处于极盛时要谦虚谨慎,不要骄傲自满。
汉・杜笃《大司马吴汉诔》:“勋业既崇,持盈守虚。功成即退,挹而损诸。”
守瓶缄口 犹言守口如瓶。谓闭口不言。 清・李渔《怜香伴・鞅望》:“你把姻缘簿徼,你把相思帐销,我从今守瓶缄口,免被人嘲。”
逆取顺守 逆:背叛;顺:合理。
背叛国君夺取天下,遵循常理治理国家。
《汉书・陆贾传》:“且汤武逆而以取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进可以攻,据可以守 进:前进;退:退却;据:占据。
前进可以攻击,后退可以固守。比喻进攻和防守都有主动权。
刘流《烈火金刚》第29回:“要是利用得好,那是进可以攻,据可以守,游可以击,退可以走。”
熬清守淡 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陈某不肖,将家私荡尽,赖我贤妻熬清守淡。”
补残守缺 残:残缺,不完整;缺:残破。
舍不得扔下残缺陈旧的东西。形容思想保守。
汉・荀悦《汉纪・哀帝纪》:“至于国家大事,则幽冥莫知其原,然犹补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忘服义从善之公心。”
墨守成规 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故称善守为“墨守”;后指固执不变地遵循为墨守;成规:现成地规矩、制度。
固执守旧;死报着老规矩不放;不思改革进取。
清・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朱尝墨守以为准的也。”
守法奉公 守:遵守。
遵守法令,奉行公事。
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常则要守法奉公理遮民,屏邪除佞进忠良。”
恪守成宪 谨守既定的法令,毫不通融。 《元史・完泽传》:“元贞以来,朝廷恪守成宪,诏书屡下,散财发粟,不惜巨万,以颁赐百姓,当时以贤相称之。”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守的成语、带守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