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威的成语
带威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06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曜威燿武 | ||
凛凛威风 | 凛凛:可敬畏的样子。 形容声势气派令人敬畏。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8回:“有一个守旗壮士,冠簪鱼尾,甲皱龙鳞,身长一丈,凛凛威风,便是险道神郁保四。” |
声威大震 | 声势威望急速增长;使人非常震动。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0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 |
祲威盛容 | 庄重的声威和盛大的仪容。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固传》:“凤盖飒洒,和鸾玲珑。天官景从,祲威盛容。” |
虎狼之威 | 威:威力,威风。 形容威严的气派和声威。 |
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告大人暂息雷霆之怒,略罢虎狼之威。” |
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 威武:武力;贱:地位低。 不屈从于威势的镇慑之下,不因贫贱而改变节操。 |
鲁迅《记苏联版画展览会》:“而且证明了我们中国,确有许多‘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必说真话的人们。” |
民不畏威 | 畏:害怕;威:威胁。 人民不害怕威胁。形容人民的大无畏气概。 |
《老子》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 |
龙威虎震 | 形容气势奔放雄壮。常形容书法笔势的遒劲有力,灵活舒展。 | 宋・赵与时《宾退录》第二卷:“梁鹄书,如龙威虎震,剑拔弩张。” |
威重令行 | 权势大,有令必行。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4回:“凤姐自己威重令行,心中十分得意。” |
草木知威 | 连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形容威势极大。 | 北宋《新唐书・张万福传》:“朕谓江淮木草亦知尔威名。” |
威震三军 | 威:威力,威望;震:震动;三军:指整个军队。 威力震撼整个军队。形容在军队中享有极高的威望。 |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世语》:监统内外,威震三军,若其浸盛,何以制之? |
假虎张威 | 犹言狐假虎威。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忠孝记・欲进谏章>》:“费尽他机智,只是要贪名固位,假虎张威。” |
威信扫地 | 威信:威望和信誉。 威望、信誉全部丧失。比喻威望和信誉完全丧失。 |
郭沫若《南京印象》:“而且就是他,使得法纪荡然,使得政府的威信扫地,他到底有什么收获?” |
恩威并用 | 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现也指掌权者对手下人,同时用给以小恩小惠和给以惩罚的两种手段。 |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
威仪孔时 | 威仪:庄严的仪容和举止;孔:甚,很。 仪容严肃,举止庄重,很合时宜。 |
《诗经・大雅・既醉》:“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 |
长他人锐气,灭自己威风 | 长:助长。 指助长别人的声势,轻视自己的力量。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0回:“吾何畏彼哉,公等休长他人锐气,灭自己威风。” |
狮威胜虎 | 胜:胜过,超过。 狮子的威力超过老虎。比喻妇人十分悍妒。 |
清・孔尚任《桃花扇・逢舟》:“狮威胜虎,蛇毒如刃。” |
社威擅势 | 倚仗权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 《淮南子・汜论训》:“将相摄威擅势,私门成党,而公道不行。” |
赫斯之威 | 赫:显耀。 斯:语气助词。 威:威严。 指帝王或显耀人物威武奋发貌。 |
《晋书・应詹传》:“陛下宜奋赫斯之威,臣等当得负戈前驱,庶凭宗庙之灵,有征无战。” |
威振天下 | 威:威名。 威力和名望使天下人拜服。 |
汉・荀悦《汉纪・元帝纪》:“今延寿汤所诛,威振天下,虽易之折售,诗之雷霆,不能及也。” |
威德相济 | 威:威力;德:恩惠;相济:相辅相成。 威力和恩德交互施用,相辅相成。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干闻用武则先威,用文则先德;威德相济,而后王业成。 |
威动海内 | 威:威力;动:震动;海内:四海之内,指天下。 威力震动天下。形容威力很大。 |
《荀子・强国》:威动海内,强殆中国。 |
并作威福 | ||
摄威擅势 | 谓凭借权势,专横跋扈。 | 西汉・刘安《淮南子・汜论训》:“昔者齐简公释其国家之柄,而专任其大臣,将相摄威擅势,私门成党,而公道不行。” |
富贵不淫,威武不屈 | 富:有钱;贵:地位高;淫:惑乱;威武:武力。 指不因有钱有势而惑乱,不因武力或权势而胁迫屈服。 |
清・方亨咸《邵村杂记・武风子传》:“其有道者欤?不然,何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耶?” |
灭自己志气,长别人威风 | 轻视自己方面的力量,助长敌方的声势。 | 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你怎么灭自己志气,长别人威风>那尉迟敬德有水靡鞭,我刘无敌也有鞭哩。 |
下马作威 | 指官吏到任故意用严法处理下属树立威风。泛指先给对方一点厉害。 | 东汉・班固《汉书・叙传》:“定襄闻伯素贵,年少,自请治郡,畏其下马作威,吏民竦息。” |
威风八面 | 形容神气十足,声势慑人。 | 郭沫若《洪波曲》第七章:“鄙人面奉御旨,办理‘七七’周年纪念——有人早就这样替我宣传出去了——应该是威风八面的事。” |
扬武耀威 | 见“扬威曜武”。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臣已有退诸葛亮之计。不用魏军扬武耀威,蜀兵自然走矣。” |
威震天下 | 威:威势或威望。 震:震动。 威势或威望震动天下。亦作“威振天下”。 |
汉・桓宽《盐铁论・非鞅》:“蒙恬却胡千里,非无功也,威震天下,非不强也。”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威的成语、带威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