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好的成语

带好的四字成语(共找到310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笃信好古 笃:诚笃;信:诚实;好:热爱。
坚持自己的信仰,喜爱古代的典籍。
明・刘基《陈司户墓志铭》:“情贯经史,蜚声痒序,而弗竞弗求,笃信好古。”
三好二怯 同“三好两歹”。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相思》:“娘子与冯官人相见之后,至今三好二怯。”
好为事端 喜欢惹事生非。 《晋书・文明王皇后传》:“会见则忘义,好为事端,宠过必乱,不可大任。”
束修自好 犹言束身自修。 清・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天束修自好者,岂无其人;经济自期,抗坏千古者,亦所在多有。”
好高务外
好乱乐祸 好:喜爱,喜好。
爱捣乱,好闯祸。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2回:“曹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骠狡锋协,好乱乐祸。”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将要落山的夕阳十分好看,可惜已近黄昏,不久就要消失了。用来形容美好的时光容易消逝。 李商隐登乐游原诗:“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钦贤好士 钦:敬。
尊敬贤能爱惜人才。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闻王钦贤好士,吐握不倦,苟有一介,莫不毕至。”
江山好改,本性难移 江山:山川,河流;移:改变。
强调人的习性是很难改变的。
鲁迅《而已集・“意表之外”》:“但‘江山好改,本性难移’,也许后来还要开口。”
上好下甚 上面的喜爱什么,下面的人就会对此爱好的更加利害。 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爱素好古 指爱好朴质,不趋时尚。 先秦・李耳《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先秦・孔子《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乐善好施 乐、好:喜欢;愿意;善:做好事;施:施舍。
乐意做好事;喜欢施舍。形容慷慨解囊;乐于助人。
西汉・司马迁《史记・乐书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公诸同好 公:公开;诸:“之于”的合音;同好:爱好相同的人。
拿出自己喜爱的东西同爱好相同的人一起欣赏。
三国・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定仁义之度,成一家之言,虽未能藏之于名山,将以传之于同好。”
不到长城非好汉 比喻不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就不是英雄豪杰。 吴茂盛《驻京办》第11章:“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于我而言,没成为好汉就不到长城。”
好言好语 好:美;善。
指友善和中听的言语。
洪深《香稻米》第三幕:“我晓得乡下人是刁恶不过,好言好语不肯听的!”
好问决疑 喜欢向别人请教,以解决自己的疑问。
君子不夺人所好
敏而好学 敏:聪明。
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良宵好景 美好的夜晚和景色。同“良宵美景”。 明・无名氏《认金梳》第三折:“我与你捧瑶殇酒满倾,今日个堪赏玩在公厅,休辜负良宵好景。”
一无所好 好:喜爱。
指没有一种爱好。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1回:“这些茶树都是家父自幼种的。家父一生一无所好,就只喜茶。”
人无有千日好,花无有百日红 指人的青春短暂。比喻好景不长或友情难以持久。 元・史九敬先《庄周梦》第一折:“想人生百岁翁,似花飞一阵风,人无有千日好,花无有百日红。”
秦晋之好 原指春秋时期秦国与晋国两国家世代联姻。后泛指两性之间的联姻或婚配关系。 元・乔梦符《两世姻缘》:“末将不才,便求小娘子以成秦晋之好,亦不玷辱了他,他如何便不相容。”
勤学好问 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它而今是勤学好问,便谥之以文。”
好戏连台 精彩的节目连续演出或播放。也喻指动人的场面或情景不断出现。
兼人好胜 兼人:胜过人;好:喜爱;好胜:各方面都想胜过他人。
处处都想胜过他人,好胜心强。
春秋・孔子《论语・先进》:“由也兼人,故退之。”
好谋少决 好:喜爱,善于。
善于谋划但缺少决断。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杨阜传》:袁公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不断则无威,少决则失后事,今虽强,终不能成大业。
好人难做
各从所好 从:顺从,听从。
各自按照自己的爱好去做事情。
明・李贽《焚书・答耿中丞》:各从所好,各骋所长,无一人之不中用。
好谀恶直 谀:奉承,谄媚;恶:厌恶。
喜欢阿谀逢迎,厌恶直言劝谏。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8回:“日事淫乐,好谀恶直,政事不修,群臣解体。”
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 惺惺:指聪慧的人。
聪明人爱惜聪明人,好汉珍惜好汉。比喻同类的人互相爱惜、同情。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古人有言:‘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量这一个泼男女,腌臜畜生,终作何用!”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好的成语、带好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