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奔的成语

带奔的四字成语(共找到75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有家难奔 由于种种原因,有家却不能回去。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四折:“你可为甚么切齿嚼牙恨,这是你自做的来有家难奔。”
望尘奔北 见“望尘奔溃”。 晋・葛洪《抱朴子・行品》:“望尘奔北,闻敌失魄。”
腐索奔马 腐:腐烂。
用腐朽的绳索驾驭奔跑的烈马。比喻形势十分艰险危急。
《尚书・五子之歌》:“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
穷猿奔林 穷猿:被猎人紧追的猿猴。
比喻在穷困中急于找一个栖身的地方。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北门》之叹,久已上闻。穷猿奔林,岂暇择木!”
东奔西走 到处奔跑。形容四处奔忙或为某个目的而四下活动。也形容到处逃窜。走:跑。
元・魏初《沁园春・留别张周卿韵》:“甚年来行役,交情契阔,东奔西走,水送山迎。遥望神州,故人千里。”
奔逸绝尘 奔逸:疾驰;绝尘:脚不沾尘土。
形容走得极快。也形容人才十分出众,无人企及。
战国・庄子《庄子・田子方》:“颜渊问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成玄英疏:“奔逸绝尘,急走也。”
奔走钻营 到处奔波,削尖脑袋谋求私利。 茅盾《动摇》:“他虽然是奔走钻营的惯家,然而和新式女太太打交道,还是第一次。”
豕突狼奔 豕:猪;突:猛冲。
象猪那样冲撞,象狼那样奔跑。形容成群的坏人乱冲乱撞,到处搔扰。
明・归庄《万古愁》:“有几个狼奔豕突的燕和赵,有几个狗屠驴贩的奴和盗。”
罢于奔命 罢:通“疲”,疲乏;奔命:奉命奔走。
指忙于奔走应付,弄得非常疲乏。
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七年》:“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
投奔无门
有家难奔,有国难投
投河奔井 谓投水自杀。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动不动神头鬼脸,投河奔井,拽巷逻街,张舌骗口,花言巧语,指皂为白。”
奔相走告 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著相互转告。 《国语・鲁语下》:“士有陪乘,告奔走也。”
追奔逐北 追击败走的敌军。 西汉・司马迁《史记・田单列传》:“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
热情奔放 充满热情的,充满活力、首创精神或应变能力的样子。
渴骥奔泉 骥:骏马。
如同骏马口渴思饮,飞快奔赴甘泉一般。形容书法笔势矫健。也比喻迫切的欲望。
北宋《新唐书・徐浩传》:“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云。”
龙投大海,虎奔高山 比喻摆脱困境,回到了自由自在的广阔天地。 明・周楫《西湖二集・寄梅花鬼闹西阁》:这一去正如龙投大海,虎奔高山。
奔走呼号 奔走:奔跑。
呼号:叫喊。
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
清・吴趼人《痛史》第17回:“一时奔走呼号,哭声遍野,扶老携幼,弃业抛家,都往内地乱窜。”
蝇奔蚋集 蚋:一种吸食人畜血液的昆虫。
像苍蝇、蚋一样向有臭味、酸味的地方聚集。比喻许多人向一个有吸引力的地方集中。含贬义。
元・戴表元《题方公删定家藏诸贤墨迹》:当秦桧专国时,士大夫嗜进者蝇奔蚋集。
奔走之友 指彼此尽力相助的挚友。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党锢传・何嵎》:“袁绍慕之,私与往来,结为奔走之友。”
云奔潮涌 云气上升,潮水奔涌。形容大量涌出来。 宋・周密《武林旧事》第一卷:“千乘万骑,如云奔潮涌,四方万姓,如鳞次蚁聚。”
东奔西撞 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 明・高濂《玉簪记・依亲》:“骤然起兵戈,扰攘。卷尘飞,东奔西撞,娇儿拆散知何往?”
奔走相告 奔;走:跑。
奔跑着互相转告。形容人遇到重大的或非常的事件时;急迫地互相转告有关的人。
宋・张孝祥《寿芝颂代愡得居士上郑漕》:“诏天下之日,淮民欢呼,奔走相告,自州达之县。”
禽奔兽遯 遯,逃逸。全句是形容禽兽奔逃的样子。引申为人的追名逐利。 苏洵审势:“诸侯禽奔兽遯,各固其国以相侵伐。”
惫于奔命
山奔海立 像高山飞奔,似大海竖起。形容气势浩大。 明・袁宏道《徐文长传》:“山奔海立,沙起雷行,雨鸣树偃。”
奔井投河 投水自杀。或作投河奔井﹑投河井。
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似这等逃灾避难,倒不如奔井投河。』
狼奔鼠窜 狼群鼠辈到处流窜。形容人四处奔跑逃窜。 明・沉鲸《双珠记》第十四出:“忽闻访察怕如雷,狼奔鼠窜,无由忏悔。”
狼奔豕突 豕:猪。
像狼那样奔跑;像猪那样冲撞。比喻成群的坏人到处乱闯;任意搔扰;或敌人仓皇逃跑。
清・归庄《击筑余音・重调》:“有几个狼奔豕突的燕和赵,有几个狗屠驴贩的奴和盗。”
星奔川鹜 像流星尽驰,如江河涌流。形容迅疾。 南朝・梁・刘峻《广绝交论》:靡不望影星奔,藉响川鹜。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奔的成语、带奔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