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奉的成语

带奉的四字成语(共找到57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奉命惟谨 形容严格遵照命令行事,不敢稍有违背。 明・李东阳《先考赠少傅府君诰命碑阴记》:“东阳皆奉命惟谨。”
奉天承运 奉:遵照;奉天:遵从天意,指皇帝受命于天;承运:继承新生的气运。
指君权神授。封建帝王诏书开头的套语。
明・沈德符《野获编》:“太祖奉天二字,千古独见。故神训中云:皇帝所执大圭上镂‘奉天法祖’四字,臣下诰敕命中,必首云‘奉天承运皇帝’。”
奉公不阿 奉行公事而不去迎合别人。 《东观汉记・李恂》:“恂奉公不阿,为宪所奏免。”
奉行故事 奉行:遵照办理;故事:老规矩、老章程。
按照老规矩办事。
东汉・班固《汉书・魏相传》:“相明《易经》,有师法,好观汉故事及便宜章奏,以为古今异制,方今务在奉行故事而已。”
洁己奉公 保持自身廉洁,一心奉行公事。 《宋书・林邑传》:“法命肃齐,文武毕力,洁己奉公,以身率下。”
奉如圭臬 圭:测日影器;臬:圭上南北两端的标杆。
指尊崇信奉某人或事物,并且作为自己的准则。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2章:“我治军向来注重养廉养耻,‘扬善于公厅,归过于私室’的明教奉如圭臬。”
奉扬仁风 奉扬:颂扬;仁风:施行仁政如同风行。
旧时用作颂扬德政。
《晋书・袁宏传》:“时闲皆集,安欲以卒迫试之,临别执其手,顾就左右一扇而授之曰:‘聊以赠行。’宏应声答曰:‘辄当奉扬仁风,慰此黎庶。’”
奉令承教 奉:遵从;承:接受。
遵从命令,接受指教。指完全按照别人的命令、意图去办事。
战国・乐毅《报燕惠王书》:“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阿谀奉承 阿谀: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奉承:恭维;讨好。
巴结拍马;说恭维人的话;向人讨好。
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他却小器易盈,况且是个小人,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
赤心奉国 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
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莫不赤心奉国,忠孝全身。”
奉公执法
等因奉此 旧时公文用语。“等因”用以结束表示理由说明原因的“上文”;“奉此”用以引起表示重心所在的“下文”。现多比喻例行公事;官样文章。 邹韬奋《抗战以来・对保障人民权利的再呼吁》:“否则岂不仍是‘等因奉此’的一纸公文在老爷们的桌上转来转去?”
无可奉告 没有什么可以告诉对方的。 朱自清《不知道》:“这个不知道其实是‘无可奉告’,比‘不能奉告’或‘不便奉告’语气略觉轻些。”
克己奉公 克己:克制自己的私欲;奉公:以公事为重。
指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
洗手奉公 见“洗手奉职”。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11卷:“宫闱日用之数,视前代不过什二三,而内务府堂郎中皆视为脂膏窟泽,相沿积习,几无一洗手奉公之人。”
奉三无私 奉:奉行;三无私: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
象天地日月那样无私。旧时比喻帝王以天下为公,不谋一己私利。
《礼记・孔子闲居》:奉三无私,以劳天下。
曲意承奉 曲意:违心。
违背自己的心意去奉承讨好别人。
明・焦竑《玉堂丛语・方正》:“有曲意承奉者,未尝喜,不见者,未尝怒也。”
阳奉阴违 阳:表面;奉:奉行;遵守;阴:背后;暗里;违:违背。
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明・范景文《革大户行召募疏》:“如有日与胥徒比,而阳奉阴违,名去实存者,断以白简随其后。”
奉为楷模 对某些人或事尊崇信奉;并当做典范、榜样。楷:法式;模:模范、典范。
奉佛夫敷。
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听说刚勇的拳师,决不再打那倒地的敌手,这实足使我们奉为楷模。”
啬己奉公 啬:节俭。
自己节俭,尽力办好公共的事业。
奉令唯谨 奉:敬受;唯:助词,只有;谨:谨慎。
指遵守命令,不敢稍有违背。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有此种种考察,是以小仙奉令唯谨,不敢参差。”
进奉门户 凡经过的地方都要付钱。指巧立名目进行敲诈勒索。 北宋《新唐书・食货志二》:“又索进奉门户及脚价钱,有赍物入市而空归者。”《资治通鉴・唐纪・德宗贞元十三年》:仍索进奉门户及脚价钱。
奉命承教 奉:敬受;承教:接受教诲。
指奉行命令,接受教诲。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臣自以为奉命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奉道斋僧 奉:信奉;斋僧:供僧人吃饭。
指信教行善。
明・无名氏《锁白猿》第三折:“我也曾奉道斋僧,敬老怜贫,念寡恤孤。”
守法奉公 守:遵守。
遵守法令,奉行公事。
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常则要守法奉公理遮民,屏邪除佞进忠良。”
奉为圭臬 尊崇信奉某些人;某些事物或言论;并且作为必须遵守的准则。圭:测日影的仪器。
臬:圭上南北两端的标杆。
圭臬:比喻标准或法则。
清・钱泳《履园丛话》:“三公者,余俱尝亲灸,奉为圭臬,何敢妄生议论。”
奉公正己 奉行公事严格地约束自己。 《魏书・高道穆传》:“机方直之心,久而弥厉,奉公正己,为时所称。”
恕不奉陪 对不起,我不能陪伴你了。
以一奉百 奉:供养。
用一个人生产的物品供养一百个人。指生产的人少,消费的人多。
汉・王符《潜夫论・浮侈》:“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以一奉百,孰能供之?”
奉为圭璧 圭璧:玉器,指非常有价值的东西。
尊重有价值的东西。
清・李慈铭《越缦堂诗话》中卷:“余之此言,天下作诗者,当字字奉为圭璧。”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奉的成语、带奉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