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的成语

带大的四字成语(共找到932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大江南北 指靠临长江中下游两岸的广大地区。 明・郭勋《英烈传》第25回:“目今大江南北,盗贼蜂起,江淮之地,十去其五;河南、河北,或复或失,不得安宁。”
吹大法螺 法螺:做佛事时用的乐器。
原比喻佛之说法广被大众。后借以讽刺吹牛皮,说大话。
《妙法莲花经・序品》:“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
冒大不韪 见“冒天下之大不韪”。 《清史稿・礼志二》:“严谕集议,尚未裁决遵行,则后人孰肯冒大不韪?”
大有可为 事情很值得做;很有开拓或发展有前途。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地方虽一千余里,仙民成俗,大有可为。”
大大小小 指大小人物或事物等。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小人只认的大郎一个养家经纪人,且是在街上做些买卖,大大小小,不曾恶了一个人。”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直:正直;屈:理亏;巧:灵巧;拙:笨拙。
很正直的人表面好像枉屈,很灵巧的人表面好像笨拙。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45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大家小户 大家:大户人家;小户:地位低微的人。
指各种社会地位的人。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多有王侯府中送将男女来学棋,以及大家小户少年好戏欲学此道的尽来拜他门下。”
名公大笔 名家的大手笔。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8回:“名公大笔,却是本家风味。”
大命将泛 大命:国家的命运;泛:通“覂”,倾覆。
形容国家即将覆灭。
汉・贾谊《论积贮疏》:“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大梦初醒 象做了一场大梦才醒。比喻被错误的东西蒙蔽了许久,开始醒悟过来。 战国・庄子《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老大徒伤 老大:年纪大;徒:徒然。
年老了还一事无成只好悲伤而已。
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天下大乱 天下:指中国或世界。
全国或全世界的局势动荡不安。
《后汉书・曹节传》:“天下大乱,曹节、王甫幽杀太后,常侍侯览多杀党人,公卿皆尸禄,无有忠方者。”
大政方针 重大的政策与措施,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指针。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38回:“颇欲展施抱负,造成一法制国,所以一经就任,便草就大政方针宣言书,拟向国会宣布。”
大厦将颠 喻情势危急,频临崩溃。 隋・王通《中说・事君》:“[文中子]退而谓董常曰:‘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
骄傲自大 盛气凌人,过分抬高自己。 邓小平《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特别提出谦虚,反对骄傲自大。”
女大难留 谓女子成年后,须及时出嫁,不能留在家里。 元・关汉卿《普天乐・崔张十六事》曲:“夫人你得休便休,也不索出乖弄丑,自古来女大难留。”
大展经纶 经纶:整理丝缕,比喻治理国家,也指政治才能。
充分施展政治才能。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先取荆州后取川,大展经纶补天手。”
妄称尊大
大辩若讷 讷:语言迟钝,不善于讲话。
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
《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真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狮子大开口 比喻要价或所提条件很高。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2回:“狮子大开口,做一个门户势子,等候来人,上中下三路,皆不能出其匡郭。”
大车以载 大车材坚,能载重物。比喻人有大材,能够胜重任。 《易经・大有》:“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鱼大水小 比喻生产不够消费。也比喻机构臃肿,行动不灵。 毛泽东《的序言和跋》:“假若我们缩小自己的机构,使兵精政简,我们的战争机构虽然小了,仍然是有力量的;而因克服了鱼大水小的矛盾……”
如临大敌 临:面对着。
好像面对着强大的敌人。形容把本来不是很紧迫的形势看得十分严重。
《旧唐书・郑畋传》:“畋还镇,搜乘补卒,缮修戎仗,浚饰城垒,尽出家财以散士卒。昼夜如临大敌。”
瓢泼大雨 瓢:剖开葫芦做成的舀水器。
像用瓢泼水那样的大雨。形容雨非常大。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二:“西北悬天起了乌黑的云朵,不大一会,瓢泼大雨到来了,夹着炸雷和闪电,因为三天两头地下雨,道上黑泥总是不干的,出门的人们都是光着脚丫子,顺着道沿走。”
才大如海 多用来称誉对方的才学渊博。
大慈大悲 慈:仁爱;悲:怜悯。
佛家用语。爱一切众生的大慈;拯救一切受苦受难的人为大悲。指爱人而与众生同乐;怜悯人生而拔众生苦。后多用来指人心肠慈善;肯于施舍救助。
《法华经・譬喻品》:“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
大败亏输 打了败仗,损失很大。 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今汉王大败亏输,项王意得志满。”
放长线钓大鱼 比喻做事从长远打算,虽然不能立刻收效,但将来能得到更大的好处。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我们不妨看看他们如何活动,放长线,钓大鱼,说不定深水里还有大家伙。”
树大招风 树大了容易招风打击。比喻目标大了引人注意;容易招惹是非。 明・吴承恩《西游记》:“这正是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
大鱼吃小鱼 比喻以强凌弱,以大吞小或层层剥削。 老舍《赵旺与荷珠》:“这样,既能显出剧情的有机发展,也增加了大鱼吃小鱼的一层阐明。”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大的成语、带大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