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夜的成语

带夜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61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夜寝早起 寝:睡觉。
晚睡早起。形容学习或工作勤奋。
《管子・乘马》:“是故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之不倦,民不惮劳苦。”《韩非子・忠孝》:某子之亲,夜寝早起,强力生财以养子孙、臣妾。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遗:遗失的东西;户:门。
东西丢在路上没有人拾走,夜里睡觉都不需要关门防盗。形容社会风气好。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子产退而为政五年,国无盗贼,道不拾遗。”西汉・戴圣《礼记・礼运》:“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晨兴夜寐 兴:起。
早起晚睡。形容勤劳辛苦。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韦曜传》:“故勉精历操,晨兴夜寐不遑宁息,经之以岁月,累之以日力。”
昼伏夜游 犹昼伏夜动。 唐・魏征《隋书・高祖纪下》:“历阳广陵,窥觎相继,或谋图城邑,或劫剥吏人,昼伏夜游,鼠窃狗盗。”
夜而忘寝 晚上忘记了睡觉。形容学习或工作十分勤劳辛苦。 西汉・司马迁《史记・赵世家》:夜而忘寐,饥而忘食。
尽日穷夜 尽:完;穷:尽。
从早到晚,通宵达旦。
《南史・袁巸传》:“与邓琬款狎过常,每清闲必尽日穷夜。”
昼思夜想 日夜想念。形容思念极深。昼:白天。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22章:“你听见这个保准不再昼思夜想了!”
衣锦夜行 穿了锦绣衣服在黑夜里行走。比喻身居官位;却未能使人看到自己的荣耀。 东汉・班固《汉书・项籍传》:“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衣锦夜游 穿了锦绣衣裳在夜间出行。比喻虽居官位,却不能使人看到自己的荣耀显贵。同“衣绣夜行”。 《北史・鹿悆传》:“且衣锦夜游,有识不许。”
炳烛夜游 炳:点燃。
珍惜光阴。比喻及时行乐。
三国・魏 曹丕《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炳烛夜游,良有以也!”
半夜三更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零点前后,也泛指深夜。
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这船上是什么人,半夜三更,大呼小叫的。”
连更晓夜 犹连夜。形容办事赶紧,毫不拖延。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3回:“中书省得了圣旨,一面连更晓夜,整顿酒肉,差官二员,前去给散。”
通宵彻夜 整夜。 明・无心子《金雀记・守贞》:“他爱我……通宵彻夜之妙。你与姐姐说,不要轻慢人。”
笑面夜叉 比喻面带笑容而居心狠毒的人。 宋・陈次升《弹蔡京第三状》:“时人目之为笑面夜叉,天下之所共知也。”
挑灯夜战
成日成夜 整日整夜,日日夜夜。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一章:“成日成夜爆破声不断,好像这里在进行一场决定人类命运的大战。”
以夜继日 用夜晚的时间接上白天,日夜不停。 《吕氏春秋・先识》:“中山之俗,以昼为夜,以夜继日,男女切倚,固无休息。”
夜而忘寐 寐:睡觉。
晚上忘记了睡觉。形容学习或工作十分勤劳辛苦。
西汉・司马迁《史记・赵世家》:夜而忘寐,饥而忘食。
夜雨对床 指亲友或兄弟久别重逢,在一起亲切交谈。 唐・郑谷《思图昉上人》:“每思闻净话,夜雨对绳床。”
连日继夜 谓日夜不停。 《后汉书・班固传下》:“及肃宗雅好文章,固愈得幸,数入读书禁中,或连日继夜。”
夜行昼伏 伏:藏匿。
夜间行走,白天隐藏。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伍子胥櫜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蓤夫。”
夜月昼星 夜间如月,白日如星。指明珠。 晋・王嘉《拾遗记》卷六:错杂宝以饰台榭,县明珠于四垂,昼视之如星,夜望之如月。里语曰:‘洛阳多钱郭氏室,夜日昼星富无比。’
夙夜匪解 见“夙夜匪懈”。 《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昼阴夜阳 依我国古代阴阳之说,昼属阳,夜属阴。“昼阴夜阳”表示天道反常,将有灾异。 《后汉书・王允传》:“月犯执法,彗孛仍见,昼阴夜阳,雾气交侵。”
暮夜无知 黑夜无人知晓。 《后汉书・杨震传》:“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旱魃拜夜叉 旱魃: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夜叉:能啖鬼或捷疾鬼。
指坏人相互勾结狼狈为奸。
漫漫长夜 漫漫:无边际的样子。
漫长的黑夜无边无际。多用来比喻社会的黑暗。
《古诗源・宁戚〈饭牛歌〉》:生不逢尧与舜禅,短布单衣才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
夜住晓行 天黑就住下,天亮就赶路。形容长途赶路的辛苦。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9卷:“饥餐渴饮,夜住晓行,不则一日,已到临安府接官亭。”
夜半三更 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半夜。指深夜。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八回:“那一个?夜半三更,大呼小叫。”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夜的成语、带夜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