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城的成语

带城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13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城北徐公 原指战国时期齐国姓徐的美男子。后作美男子的代称。 《战国策・齐策一》:“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自毁长城 比喻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自己破坏自己的事业。 熊召政《张居正》第四卷第16回:“这岂不是自毁长城,做下令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么!”
等价连城 同样价值连城。比喻同样贵重。 唐・姚思廉《梁书・儒林传・范缜》:“晋棘、荆和,等价连城,骅骝、騄骊,俱致千里。”
五言长城 称誉善于作五言诗的好手。 北宋《新唐书・秦系传》:“长卿自以为五言长城,系用偏师攻之,虽老益壮。”
铜城铁壁 见“铜墙铁壁”。 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策略》:“民间之作寨堡者,亦饬令仿效为之,处之铜城铁壁矣。”
连城之璧 连城:连成一片的许多座城。
后用来形容某种东西非常珍贵。璧:玉。
非常珍贵的、非常值钱的美玉。也指价值极高的宝物或比喻珍贵的东西。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遣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自坏长城 比喻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自己破坏自己的事业。 《南史・檀道济传》:“乃坏汝万里长城。”
都城纸贵
攻城夺地 攻:攻打,进攻。
攻打城市,掠夺土地。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7回:“那二十四员番将,又必各有跟随的番汉军士,共计当有万余人,行动与攻城夺地者何异!”
成城断金 谓万众一心,力量无比强大。 语出《国语・周语下》:“故谚曰:‘众心成城,众口铄金。’”又《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空城计 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中故事:蜀将马谡失守街心亭,魏将司马懿率兵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大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穷唱渭城 指穷的时候才唱《渭城曲》。
涨啮城郭 涨:涨水;啮:咬;城:内城的墙;郭:外城的墙。
指洪水上涨,冲击城墙。
《渊鉴类函・汉四》:“张柬之授襄阳刺史,会汉水涨啮城郭,柬之因垒为堤,以遏湍怒。”
单兵孤城 单兵:寡弱无援的军队;孤城:孤立无依的城池。
形容军队及其驻军的城池孤立无依,势力单薄,没有外援。
《后汉书・耿恭传》:“耿恭以单兵固守孤城,当匈奴之冲,对数万之众。”
干城之将 干城:盾牌和城墙,比喻捍卫者。
指保卫国家的大将。
《诗经・周南・兔罝》:“纠纠武夫,公侯干城。”《孔丛子・居卫》:“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焉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者也。”
攻城徇地 攻:攻打,进攻;徇地:夺占土地。
攻打城市,掠夺土地。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盆子传》:“樊崇等以困穷为寇,无攻城徇地之计。”
一字长城 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也指一言奏效,可比长城。 明・汤显祖《牡丹亭・折寇》:“仗恩台一字长城,借寒儒八面威风。”
背城借一 背城:背向自己的城堡;借一:凭借最后一战。
背靠自己的城堡与敌人决一死战。意谓作最后的奋斗。
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城府深密
胸有城府 形容心机深沉;毫不外露;难于窥测。 《旧唐书・李林甫传》:“林甫性沉密,城府深阻,未尝以爱憎见于容色。”
城狐社鼠 社:古时指土地神及其庙宇。
以城墙为凭借的狐狸;以土地庙为依托的老鼠。比喻仗势作恶的小人。
《晋书・谢鲲传》:“对曰:‘隗诚始祸,然城狐社鼠也。’”
了无城府 城府:城市和官署,指难以揣度的心机。
比喻胸怀坦荡,无所隐藏。
宋・楼钥《攻媿集・长江州汪公墓志铭》:公性开爽宏达,了无城府。
价抵连城
攻城略地 略:掠夺。
攻打城市,掠夺土地。
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攻城略地,莫不降下。”
社鼠城狐 社:土地庙。
城墙上的狐狸,社庙里的老鼠。比喻依仗权势做恶,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
宋・李纲《八月十一日次茶陵县入界湖南有感》诗:“巨蠹推穷付囹圄,社鼠城孤扫巢穴。”
顿兵坚城 顿:停留;坚城:坚固的城池。
把军队停驻在敌人的坚固城池下。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顿之燕坚城之下。
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收合:收聚,整理;余烬:火烧后的残留物,指残兵;借一:借此一战。
收拾剩余力量,在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
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管城毛颖 管城、毛颖均为笔的代称。 《宣和画谱・墨竹》:“平居之时无所嗜好,独左右图书与管城毛颖相周旋。”
人民城郭 城郭:城墙。
城郭还是旧有的,可人都不是原来的。感叹事态变迁,物是人非。
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一:“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
满城桃李 桃李:比喻学生。
城中到处都有自己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
唐・刘禹锡《宣上人远寄贺礼部王侍郎放榜后》:“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城的成语、带城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