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嘴的成语

带嘴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37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舔唇咂嘴 舔唇:舔嘴唇;咂嘴:舌尖抵住上颚吸气时发出的声音。
形容贪馋的样子。也形容自觉得意的样子。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说话间,刘老老已吃完了饭,拉了板儿过来,舔唇咂嘴的道谢。
颠唇簸嘴 谓搬弄口舌。 《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王家若男若女,若大若小,那一个不欣羡潘小官人美貌,如潘安再出,暗暗地颠唇簸嘴,批点那飞天夜叉之丑。”
龇牙裂嘴 见“龇牙咧嘴”。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七回:“杨雄、石秀都跟出前厅来看时,只见杜兴下了马,入得庄门,见他模样,气得紫涨了面皮,龇牙露嘴,半晌说不的话。”
磕牙料嘴 多嘴多舌。 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三折:“咱与你甚班辈,自来不相会,走将来嗑牙料嘴。”
鼻塌嘴歪 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那里禁得萧云仙的弹子打来,打得鼻塌嘴歪,无处躲藏。”
驴头不对马嘴 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同“驴唇不对马嘴”。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2回:“陈正公听了这些话,驴头不对马嘴,急了一身的臭汗。”
磕牙磕嘴 指谈些无聊的话。 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三折:咱与你甚班辈,自来不相会,走将来磕牙料嘴。
尖嘴缩腮 形容人面孔削瘦,两腮塌陷,长相丑陋。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四回:尖嘴缩腮,金睛火眼,头上堆苔藓,耳中生藤萝,鬓边少发多青草,额下无须有绿莎。
说嘴郎中 比喻喜欢说空话、大话而没有本事的人。 刘斯奋《白门柳・秋露危城》第11章:“原来全是些靠不住的说嘴郎中!”
甜嘴蜜舌 象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得动听的话。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5回:“你不用和我甜嘴蜜舌的了,我都知道啊!”
笨嘴拙舌 拙:不巧。
嘴笨;口才不好;不善言辞。也作“笨口拙舌”。
杨朔《石油城》:“刘公之低着头,用大手搓着大腿,挺为难地说:‘我这个人,笨嘴拙舌的,谈什么呢?’”
急嘴急舌 急忙插话抢着说话。 陈残云《深圳河畔》:“二婶好像怕她生疑,急嘴急舌地解释。”
嘴硬心软 嘴上不服软,心里却认输。指人嘴好强。
说嘴说舌 搬弄是非,没事找事。 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三折:“我孩儿又不曾嫁了人,是斗他耍,怎么这等认真,就说嘴说舌,背槽抛粪。”
鹰嘴鹞目 形容外貌奸诈凶狠。 于劭溯《月落屋梁》:“那老头有五个儿子,个个鹰嘴鹞目如狼似虎。”
尖嘴薄舌 形容说话尖酸刻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你既要骗我酒吃,又斗我围棋,偏有这些尖嘴薄舌的话说!”
磨牙费嘴 指反复琐碎的谈话或争论。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55回:“我的性儿你是知道的,我是合你磨牙费嘴的人么?”
油嘴狗舌 抹了油的嘴,像狗一样的舌头。形容说话油滑,内容低劣。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6回:“你会唱的甚么好成样的套数儿,左右是几句,东沟窝,西沟灞,油嘴狗舌,不上纸笔的。”
嘴快舌长 爱说长道短。 《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七回:“妇言不是花言巧语,嘴快舌长,须是不苟言,不苟笑,内言不出,外言不入,总说一句,便是‘贞静’两个字。”
鼻蹋嘴歪 形容疲累不堪或十分狼狈的样子。
弹空说嘴 犹言唱高调说空话。 《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莫要弹空说嘴。假如不幸我庄周死后,你这般如花似玉的年纪,难道捱得过三年五载?”
信嘴胡说 信:由。
由着嘴胡说八道。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别是宝玉有嘴无心,傻子似的从没个忌讳,高兴了信嘴胡说也是有的。”
嘴尖舌头快 比喻话多而轻率。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3回:“单管嘴尖舌头快的,不管你事也来插一脚。”
嘴尖舌快 比喻话多而轻率。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15回:“不期成茂妻子,一则不知就里,二则嘴尖舌快,竟把‘都大叔进学迎过,不到我家’的话一一说完。”
调嘴弄舌 调嘴:耍嘴皮。
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这早晚,东方将亮了,还不梳妆完,尚兀子调嘴弄舌!”
鸡烂嘴巴硬 比喻自知理亏,还要强辩。
拨嘴撩牙 撩:引逗,挑弄。
指挑拨是非,胡言乱语。
明・汤显祖《牡丹亭・围释》:“中间放着个蓼儿洼,明助着番家打汉家。通事中间,拨嘴撩牙。”
铁嘴钢牙 比喻能言善辩。 《花城》1981年第5期:“你看他真是铁嘴钢牙。”
没嘴葫芦 没有嘴的葫芦。比喻不善言谈或说话很少的人。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浑身是口怎支吾,恰似个没嘴的葫芦。”
歪嘴和尚瞎念经 比喻为谋私利而乱搬教条。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嘴的成语、带嘴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