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善的成语
带善的四字成语(共找到224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善言煖于布帛 | 煖,同“暖”字,是不冷不热、温和的意思。善意的言语,比布帛更令人感到温暖。与俗谚“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义近。 | 礼记王制:“七十非帛不煖。”荀子荣辱篇:“与人善言,煖于布帛。” |
慈眉善目 | 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 | 老舍《老张的哲学》:“圆圆的脸,长满银灰的胡子,慈眉善目的。” |
能言善辩 | 善:擅长;辩:辩论。 形容很会说话;善于辩论;口才好。 |
元・尚仲贤《气英布》:“若得能言巧辩之士,说他归降。” |
善诱循循 | 善:善于;诱:引导;循循:有次序的样子。 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
春秋・孔子《论语・子罕》: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
从善如登 | 指为善如登山那样不易,比喻学好很难。 | 《国语・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韦昭注:“如登,喻难;如崩,喻易。” |
扶善惩恶 | 扶:支持,帮助。 帮助善良的打击邪恶的。 |
郭沫若《文学与社会》:“使人们明确地辨别是非,把爱与憎的感情深刻化,从而加强团结的力量,而移入扶善惩恶的行动。” |
点头称善 | 道:说;善:好。 表示赞同。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6回:“陈雚以下众人,都点头称善。” |
善恶之报 | 行善行恶所获得的报应。 | 汉书梅福传:“善恶之报,各如其事。”梁武帝断酒肉文:“行十恶者,受于恶报,行十善者,受于善报。” |
改恶从善 | 改去坏的、错误的;向好的、正确的方向转化。指不做坏事;重新做人。表示坏人或罪犯经过教育改造;有了明显的悔改表现。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明则动,动则变。”汉・郑玄注:“动,动人心也;变,改恶为善也。” |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 善:擅长;贾:做买卖。 比喻凭借优越条件,事情容易成功。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 |
循循善诱 | 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循循:有次序的样子;诱:引;指。 |
春秋・孔子《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
进种善群 | 谓提高民族素质。 | 清・张鹤龄《法人篇》:“且变法之后,而人亦有与之俱变者,此进种善群之公例,而其效有操券决也。” |
乏善足陈 | 善:良好成绩;陈:陈述,告诉。 情况如常,无可称道。 |
《追求》:“正所谓贱体粗安,乏善足陈。” |
乐善不倦 | 乐于坚持做好事。 | 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上》:“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 |
举善荐贤 | 贤:胡才能,有道德的。 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举善荐贤,乃美事也;卿何荐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
多情善感 | 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 唐・陆龟蒙《自遣诗三十首》:“多情善感自难忘,只有风流共古长。” |
善死者不阵 | 形容善于指挥作战的人,不需要摆阵势就可以战胜敌人。 | 战国・谷梁赤《谷梁传・庄公八年》:善为国者不师,善师者不陈(同阵)。 |
从善如流 | 从:听从;善:指高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如流:像水从高处流下那么快。 听从高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来一样顺畅。形容乐于接受别人提出的正确意见。 |
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八年》:“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 |
多愁善感 | 善:容易;好(hào);感:伤感。 容易发愁、伤感。形容人感情脆弱。 |
茅盾《幻灭》二:“是同情于这个不相识的少妇呢,还是照例的女性的多愁善感,连她自己也不明白。” |
改恶向善 | 指不再做恶,重新做好人。 | 明・无名氏《齐天大圣》第四折:“尊上帝好生之德,再休题妄想贪嗔,从今改恶向善,朝上帝礼拜三清。” |
见善则迁 | 看到好事就仿效去做。 | 《周易・益》: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
上善若水 | 上善:至善,最完美;水:这里喻指与世无争的圣人。 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就和圣人差不多了。 |
《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
工愁善病 | 指很容易发愁得病。 | 柳亚子《遗诗>序》:“君工愁善病,顾健饮啖。” |
善男信女 | 原指皈依佛教的人。后泛指虔诚信奉佛教的男女。 | 清・钱泳《履园丛话・臆论・拒客》:“释道寺院,有客堂,有主客师,使四方游人,善男信女,咸可小憩,有来礼佛者,有来布施者,从不拒客之礼。” |
善与人同 | 自己有优点,愿意别人同自己一样,别人有长处,就向别人学习。 | 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
善眉善眼 | 形容容貌善良。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九回:“虽是吊死……倒比活的时节去了那许多的杀气,反是善眉善眼的。”老舍《老张的哲学》十一:“门房里坐着一个老人,善眉善眼象世传当仆人的样子。” |
掩过扬善 | 同“掩恶扬善”。 | 《汉书・丙吉传》:“[丙吉]于官属掾吏,务掩过扬善。” |
善闭无关楗 | 楗:门闩,插门的木棍。 善于关闭,不用闩、锁。表示对待外来侵略不能单方纯采取消极的防御措施。 |
《老子》第二十七章: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
知人善任 | 任:任用;使用。 了解下属;善于任用。 |
汉・班彪《王命论》:“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 |
虚中乐善 | 中:同“衷”,内心;虚中:虚心;善:善言善事。 指虚心采纳善言,乐意做善事。 |
清・刘开《问说》:“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善的成语、带善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