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哭的成语
带哭的四字成语(共找到61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昼吟宵哭 | 昼夜哀叹、哭泣。 | 《战国策・楚策一》:“[棼冒勃苏]七日而薄秦王之朝,雀立不转,昼吟宵哭,七日不得告。” |
一路哭 | 路:宋代的行政区域名。 在一个地区内,到处是老百姓的哭声。比喻一个地区的百姓因遭受灾难而痛苦。 |
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参政范文正公》:富弼曰:‘十二丈则是一笔,焉知一家哭耶!’仲淹曰:‘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 |
狼号鬼哭 | 形容哭声凄惨。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8回:“况且宝玉才好了些,连我们也不敢说话,你反打的人狼号鬼哭的!” |
哭笑不得 | 哭也不好;笑也不好。形容情况又可气又可笑,使人不知怎么做才好。也可形容处境尴尬。 | 元・高安道《皮匠说谎》:“好一场,恶一场,哭不得,笑不得。” |
恸哭流涕 | 恸:哀痛;涕:眼泪。 形容极其悲痛伤心。 |
宋・陈亮《祭朱寿之文》:“今子之死,乃独有感于余心而兴不幸之叹,至于恸哭流涕不能自已。” |
号啕大哭 | 号啕:大哭声。 放声大哭。 |
《周易・同人》:“同人先号咷而后笑。” |
长歌代哭 | 长歌:放声歌咏,借指写诗文。 用放声歌咏来代替痛哭泣,借以抒发胸中的悲愤。 |
清・秋瑾《挽故人陈阙生》序:“手挽一章,亦长歌代哭之意。” |
欲哭无泪 | ||
猫哭耗子 | 比喻假慈悲,伪装同情。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15回:“本来你是个猫,他是个鼠,岂不是猫哭耗子了呢?” |
号啕痛哭 | 号啕:大哭声。 放声大哭。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6回:“却说那和尚把袈裟骗到手,拿在后房灯下,对袈裟号啕痛哭。” |
长歌当哭 | 长歌:放声歌咏;引申为写诗文;当:当作。 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指用诗文抒发胸中悲愤的感情。也作“长歌代哭”。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感怀触绪,聊赋四章,匪曰无故呻吟,亦长歌当哭之意耳。” |
哭眼抹泪 | 哭着诉说或控诉,形容哭哭啼啼。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七回:“那老婆儿哭眼抹泪的说道:‘阿弥陀佛!说也不当好听的话。’” |
歌于斯,哭于斯 | 歌唱在这里,哭泣在这里。指安居的家宅。 | 《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 |
鬼哭神惊 | 形容极度惊恐。 | 《水浒传》第七十回:“张清带住枪杆,去锦袋中摸出一石子。手起处真似流星掣电,石子来吓得鬼哭神惊。” |
鬼哭粟飞 | 传说苍颉造字,惊天动地,天雨粟,鬼夜哭。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苍颉造之,鬼哭粟飞;黄帝用之,官治民察。” |
擗踊哭泣 | 擗:以手拍击胸膛;踊:用脚顿地。 捶着胸跺着脚大哭。形容极度哀伤地痛哭。 |
《孝经・丧亲》:“擗踊哭泣,哀以送之。” |
鬼哭神愁 | 形容惊恐忧愁。 | 明・陈汝元《金莲花・释愤》:“我想做丞相时威灵震主,权势倾朝。手指一挥,两班里鸟惊鱼骇;眉头半锁,满朝中鬼哭神愁。” |
鬼哭狼嗥 | 同“鬼哭神号”。 | 魏巍《东方》第三部第六章:“有的钻到汽车下,有的往坦克的后面涌,鬼哭狼嗥,乱成一片。” |
流涕痛哭 | 涕:眼泪。 形容伤心到极点。 |
《汉书・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 |
悲歌当哭 | 悲伤至极时,以歌来代替哭泣。 | 古乐府悲歌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
哭岐泣练 | 指人的本质原本相同,只是由于受外来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了差异。 | 《淮南子・说林训》:杨子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可以黑。 |
神愁鬼哭 | 形容十分愁苦凄惨。 | 明・陆采《怀香记・飞报捷音》:“吴国内甚惊恐,每发兵来交锋败北,端的神愁鬼哭。” |
失声痛哭 | 因为过度悲痛而痛哭。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公子想起自己那番苦楚,痛定思痛,也不觉失声痛哭。 |
哭天抢地 | 嘴里喊着天,头撞着地大声哭叫。 | |
号天哭地 | 哭天抢地。形容十分悲伤。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只见林冲的娘子,号天哭地叫将来,女使锦儿抱着一包衣服,一路寻到酒店里。” |
哭天喊地 | 提高嗓门又哭又叫。 | 凌力《少年天子》第六章:“公堂上三十棍打下来,大人都要哭天喊地,他小小年纪却一声不哼。” |
干啼湿哭 | 干啼:没有眼泪地啼哭。 湿哭:有眼泪地啼哭。 无泪和有泪地哭。①形容哭哭啼啼。②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现的各种表情。亦作“湿哭干啼”。 |
《北齐书・尉景传》:“景曰:‘小儿惯去,放使作心腹,何须干啼湿哭不听打耶!’” |
辟踊哭泣 | 辟:通“擗”,以手拍击胸膛;踊:用脚顿地。 捶着胸跺着脚大哭。形容极度哀伤地痛哭。 |
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衰绖管屦,辟踊哭泣,所以谕哀也。” |
秦庭之哭 | 原指向别国请求救兵。后也指哀求别人救助。 | 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鬼同曹社之谋,人有秦庭之哭。” |
抱头大哭 | 形容非常伤心或很是感动的样子。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7回:“两人抱头大哭,哭了一场坐下。”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哭的成语、带哭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