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告的成语

带告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5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奔走相告 奔;走:跑。
奔跑着互相转告。形容人遇到重大的或非常的事件时;急迫地互相转告有关的人。
宋・张孝祥《寿芝颂代愡得居士上郑漕》:“诏天下之日,淮民欢呼,奔走相告,自州达之县。”
奔相走告 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著相互转告。 《国语・鲁语下》:“士有陪乘,告奔走也。”
买上告下 贿赂上司,央告下人。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6回:“宋太公自来买上告下,使用钱帛。”
大功告成 功:事业;告:宣告。
指完成了一项巨大的工作或十分重要的任务。也作“大功毕成”。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上》:“十万众并集,平作二旬,大功毕成。”
忠告善道 道:通“导”。
衷心的告诫,善意的劝导。
春秋・孔子《论语・颜渊》:“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兴词告状 兴词:撰写并呈递状词;告状:打官司。
写状词打官司。
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谁想俺小舅子打死两个人的命,那苦主要行词告状。
自告奋勇 指主动要求去完成某项任务(告:表明;奋勇:鼓起勇气)。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就因着自告奋勇求个恩典,说奴才情愿巴结这个缺!”
告往知来 告诉了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另一点。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异的关系,据此知彼。 春秋・孔子《论语・学而》:“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黄牌警告 指足球比赛中裁判员对有较严重犯规行为的运动员出示黄牌以示警告,也借指对人的提醒、警告。 孙力《都市风流》第11章:“戴维发出了黄牌警告,那是威严不可侵犯、不可动摇的警告。”
告朔饩羊 原指鲁国自文公起不亲到祖庙告祭,只杀一只羊应付一下。后比喻照例应付,敷衍了事。 春秋・孔子《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忾羊。”
谆谆告戒 恳切耐心地教诲劝告。 宋・费衮《梁溪漫志・闲乐异事》:“命诸子子妇皆坐,置酒,谆谆告戒,家人见公无疾而遽若是,愕眙不知所答。”
行词告状 写状词打官司。 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前日有我小舅子暗暗的寄一封书来与我,着我拆开看,谁想俺小舅子打死两个人的命,那苦主要行词告状。
首战告捷 第一仗就取得胜利。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斯人寂寞》:“见到了人,人又还健康——母亲觉得朱静芳是首战告捷。”
告老还家 告老:因年老而告退;还:回,返;家:故乡、故里。
因年老而辞职回归故乡安度晚年。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4回:“名唤王忠,曾做过宰辅,如今告老还家。”
三求四告 再三求告。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嫌我不好,谁叫你们瞎了眼,三求四告的,跑了我们家做甚么去了?”
求亲告友 请求亲友救济。 李纳《姑母》:“姑母不爱求亲告友,不爱向人诉苦。”
嗷嗷无告 无告:指无处可以告贷和求救。
形容身陷饥饿和困境中无处可以求援。
宋・陈亮《中兴论》:赤子嗷嗷无告,不可以不拯。
丁宁告戒 丁宁;再三嘱咐。指一再嘱咐必须引起警觉注意。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6回:“吾累次丁宁告戒:街亭是吾根本。汝以全家之命,领此重任。”
告老在家 告老:因年老而告退;家:故乡、故里。
指因年老而辞职在故乡安度晚年。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3回:“一位杨乡宦到了宫保尚书,赐了全俸,告老在家。”
无头告示 用意不明的文告。也指缺乏主要内容的官样文章。 刘斯奋《白门柳・鸡鸣风雨》第二章:“昨日‘半梁山’在那里贴出好些无头告示,声言要同‘赛少林’厮拼。”
不敢告劳 努力做事,不诉说自己的劳苦。比喻勤勤恳恳,不辞辛劳(多用在自己表示谦虚)。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黾勉从事,不敢告劳。”
指日告罄 指日:不久。
指事情或工作很快就可以完成。
悬车告老 指告老引退,辞官家居。同“悬车致仕”。 汉・蔡邕《陈寔碑》:“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四门备礼,闲心静居。”
告贷无门 告贷:向别人借钱。
想借钱但没有地主借。指生活陷入困境。
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一部:“是如何告贷无门,处处受别人的嘴脸。”
告哀乞怜 告:请求;乞:求,讨。
向别人乞求怜悯、帮助。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1章:“杜又派人分头疏通,告哀乞怜地请求他们勿再辞勋。”
告老还乡 年老辞职,回到家乡。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西京洛阳县有一官人,姓刘名弘敬,字元普,曾任过青州刺史,六十岁上告老还乡。”
死告活央 苦苦恳求。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1回:“当下二人死告活央,说的西门庆肯了。”
求爹爹告奶奶 比喻到处求人。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4回:“浑身是铁,打得多少钉儿?替你添羞脸,到处求爹爹告奶奶。”
无可奉告 没有什么可以告诉对方的。 朱自清《不知道》:“这个不知道其实是‘无可奉告’,比‘不能奉告’或‘不便奉告’语气略觉轻些。”
三告投杼 比喻流言数传能使人信而转疑。 《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告的成语、带告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