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吏的成语
带吏的四字成语(共找到21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奸官污吏 | 奸:邪恶;吏:官吏。 贪赃枉法的官吏。 |
清・林觉民《绝笔书》:“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 |
刀笔吏 | 刀笔:古时在竹简上用刀削改字。 指代办文书的小吏。 |
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萧相国何于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 |
脏官污吏 | 吏:官吏。 贪赃枉法的官吏。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谁知被脏官污吏,淫妇奸夫,通情陷害,监在死囚牢中。 |
滥吏赃官 | 滥:贪得。 贪污腐化的官吏。 |
明・无名氏《大劫牢》第一折:“莫不是滥吏赃官,将民业攘。” |
急吏缓民 | 对官员严格,对百姓宽和。 | 宋・苏舜钦《论五事》:“急吏缓民,则吏不可纵,政之大功也。” |
锻炼之吏 | 指旧时网罗罪名,陷害人的官吏。 | 《后汉书・韦彪传》:忠孝之人,持心近厚,锻炼之吏,持心近薄。 |
官虎吏狼 | 官如虎,吏如狼。形容官吏贪暴。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梦狼》:“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 |
刀笔之吏 | 刀笔:古时在竹简上用刀削改字。 指代办文书的小吏。 |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
封疆大吏 | 封疆:疆界;大吏:大官。 指疆域之内的首要官员。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2回:“如今半年之间,已做到封疆大吏,自然是感激天恩,力图报称。” |
赃官污吏 | 犹贪官污吏。 | 《水浒传》第六二回:“谁知被赃官污吏,淫妇奸夫,通情陷害,监在死囚牢里。” |
虎冠之吏 | 指凶狠残暴的官吏,虽穿衣戴帽却凶残如虎。 | 《后汉书・酷吏传序》:致温舒有虎冠之吏,延年有屠伯之名,岂虚也哉。 |
滥官污吏 | 贪污腐化的官吏。 | 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一月前上司行文书来,说俺郑州滥官污吏较多。” |
门生故吏 | 故吏:过去的吏属。 指学生和老部下。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 |
贪吏猾胥 | 猾胥:狡诈的小官吏。 贪财狡诈的小官吏。 |
宋・苏轼《辩试馆职策问札子》:“先帝本意使民产率出钱专力于农,虽有贪吏猾胥,无所施其虐。” |
削木为吏 | 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侮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 | 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对,定计于鲜也。” |
推择为吏 | 推举选拔人才为官。 |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始为布衣,贫无行,无得推择为吏。 |
滥官酷吏 | 滥:贪得。 贪污腐化和残酷统治的官吏。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6回:“俺哥哥以忠义为主,誓不扰害忠良,单杀滥官酷吏,倚强凌弱之人。” |
老吏断狱 | 吏:司法官;狱:案件。 老司法官判断案件。形容有丰富经验的人,判断是非又快又准。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老吏断狱着着争先,捕快查赃头头是道。 |
污吏黠胥 | 黠胥:狡猾的小吏。 指贪赃枉法的狡猾官吏。 |
宋・陆九渊《书与赵子直》:“比来道路田亩,皆鼓盛德,污吏黠胥,颇亦敛戢。” |
贪官污吏 | 贪赃枉法的官吏。 | 元・无名氏《鸳鸯被》第四折:“一应贪官污吏,准许先斩后闻。” |
刻木为吏 | 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污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 | 东汉・班固《汉书・路温舒传》:“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吏的成语、带吏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