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同的成语
带同的四字成语(共找到398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众虎同心 | 许多虎一条心做事。比喻众多有本事的人团结一致,力量会更大。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七回:“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水泊。” |
同恶相助 | 亦作“同恶相恤”。谓对共同憎恶者,必相互援助以对付之。 | 西汉・司马迁《史记・吴王濞列传》:“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趋,同利相死。” |
同年而语 | 犹言相提并论。 | 汉・贾谊《过秦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
本同末异 | 本:本原。 末:末流。 比喻事物同一本原,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 |
晋・卢湛《赠刘琨书》:“盖本同末异,杨朱兴哀。” |
功同赏异 | 功:功劳;赏:赏赐。 指功劳相同而赏赐却不同。 |
汉・荀悦《汉纪・元帝纪》:“臣闻功同赏异则劳臣疑,罪均刑别则百姓惑。” |
同门异户 | 名义一样,实质不同。 | 汉・扬雄《法言・君子》:“至于子思孟轲诡哉,曰吾于孙卿与,见同门而异户也。” |
同恶相求 | 坏人与坏人相互勾结。 |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三年》:“同恶相求,如市贾焉,何难?” |
毕力同心 | 犹言齐心协力。 | 唐・陆贽《兴元论赐浑瑊诏书为取散失内人等议状》:“毕力同心,共平多难,止土崩于绝岸,收板荡于横流。” |
有福同享,有祸同当 | 指患难与共,和衷共济。同“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 我们约他做攻守同盟,本想彼此提携,有福同享,有祸同当,不料他倒先来沾我们的光了。” |
同袍同泽 | 袍:长衣服的通称;泽:内衣。 原形容士兵互相友爱,同仇敌忾。比喻共事的关系(多指军人)。也指有交情的的友人。 |
《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
吴越同舟 | 吴越:指吴国人和越国人。 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
先秦・孙武《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
合胆同心 | 犹言同心同德。 | 天地会《共同和合歌》:“和气自然兄弟众,合胆同心拜五人。” |
敌国同舟 | 同舟共济的人成了敌人。 | 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
迥然不同 | 迥然:差距很大的样子。 大不相同;相差太远。形容彼此完全不同。 |
宋・张戒《岁寒堂诗话》:“文章古今迥然不同。” |
一心同功 | 同心协力,共赴事功。 | 《战国策・中山策》:“当此之时,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 |
同声相呼 | 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 《鬼谷子・反应》:欲开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理同归。 |
与民同忧 | 忧:忧患。 与人民共忧患。 |
宋・苏舜钦《诣匦疏》:“岂上位务在镇静,不须与民同忧也?” |
同类相求 | 谓物之同类者互相聚合。 | 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 |
协力同心 | 心:思想;协:合。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汉・贾谊《过秦论》:“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周书・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
大同境域 | 大同:所有地方都这样。 古代指人人为公的理想社会,现指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 |
西汉・戴圣《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行合趋同 | 行为志趣相同。 | 《淮南子・说山训》:“行合趋同,千里相从;行不合,趋不同,对门不通。” |
同患难共生死 | 指为了一定的目标共度患难,出生入死。 | 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八节:“罗马虽属落城,大事今且未了,余不能舍吾同患难共生死之部下,吾且将有所为。” |
同心协力 |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协:合。 |
唐・姚思廉《梁书・王僧辩传》:“讨逆贼于咸阳,诛叛子于云梦,同心协力,克定邦家。” |
同心僯力 | 指齐心合力。同同心戮力”。 | |
同声相求 | 谓志趣相同者互相吸引、聚合。 | 唐・萧颖士《江有归舟》:“同声相求,尔后我先,安得而不问哉?” |
兰艾同焚 | 兰花跟艾草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坏,一同消灭。 | 《晋书・孔坦传》:“兰艾同焚,贤愚所叹。” |
功同良相 | ||
恩同山岳 | 犹恩重如山。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梅女》:“萍水之人,何敢遽以重务浼君子。但泉下搞骸,舌不得缩,索不得除,求断屋梁而焚之,恩同山岳矣。” |
同德一心 | 指全心全意为共同目标努力。 | 独立苍茫子《东京学界告乡人书》:“为此说者,既不肯同德一心,以成人之美,使生者竟此外交之绪,则亦已矣。” |
操戈同室 | 指兄弟相残或内部纷争。 | 孙中山《大总统劝告北军将士书》:“以满人窃位之私心,开汉族仇杀之惨祸,操戈同室,贻笑外人。”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同的成语、带同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