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台的成语
带台的四字成语(共找到58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黄发台背 | 指长寿的老人。后亦泛指老年人。黄发,指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台背,指老年人背上生斑如鲐鱼背。台,通“鲐”。 | 《诗经・鲁颂》:“黄发台背,寿胥与诚。” |
楼阁台榭 | 楼:高楼;阁:架空的楼;台:土筑的高坛;榭:台上的房屋。 泛指高大华丽的建筑群。 |
晋・葛洪《西京杂志》第四卷:“楼阁台榭,转相连注,山池玩好,穷尽雕丽。” |
恭候台光 | 恭:恭敬;台:对人的敬称;光:光临。 恭敬地等候阁下光临。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敬治薄酒,恭候台光。” |
三台五马 | 三台:汉朝的尚书(中台)、御史(宪台)、谒者(外台),泛指大臣;五马:用五匹马驾车,借指太守。 泛指达官显宦。 |
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22首:“足下三台五马,宦马之后,丞宜百首同归,早践结邻之约。” |
平地楼台 | 比喻原来没有底子而白手建立起来的事业。 | 宋・楼钥《攻瑰集・游大梅山护圣寺二首》:“行尽高山天欲半,不知平地有楼台。” |
楼阁亭台 | 泛指高大富丽的建筑群。亭,有顶无墙的建筑物。 | 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中:“煇幼年亦得一诗云:‘翠微寺本翠微宫,楼阁亭台数十重。’” |
台阁生风 | 台阁:东汉尚书的办公室。 泛指官府大臣在台阁中严肃的风气。比喻官风清廉。 |
《晋书・傅玄传》:“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简,整簪带,竦踊不寐,坐而待旦。于是贵游慑伏,台阁生风。” |
瑶台银阙 | 装饰华丽的楼台宫阙。多指神仙居处。 | 元・高明《琵琶记・中秋望月》:“丹桂飘香清思爽,人在瑶台银阙。” |
债台高筑 | 筑起很高的债务台。形容欠债很多。 | 东汉・班固《汉书・诸侯王表序》:“有逃责(债)之台。”唐・颜师古注:“服虔曰:周赧王负责(债),无以归之,主迫责急,乃逃于此台,后人因以名之。” |
章台杨柳 | 比喻窈窕美丽的女子。 | 唐韩翃有姬柳氏,以艳丽称。韩获选上第归家省亲;柳留居长安,安史乱起,出家为尼。后韩使人寄柳诗曰:“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 |
亭台楼阁 | 泛指建造在园林庭院中供游憩欣赏的建筑。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虽然算不得大园庭,那亭台楼阁,树林山水,却也点缀结构得幽雅不俗。” |
柏台乌府 | 汉代朱博为御史大夫,府中种植柏树,常有野乌栖于其上,因而称御史台为“柏台乌府”。亦称为“柏府”﹑“柏台”。 | 据《汉书•朱博传》所载,汉御史大夫府中多种植柏树,故称御史台为“柏台”、亦称为“柏府”。御史府中多植柏树,殆与周朝以降,柏能辟邪之神话传说有关;而御史之职,即在“正邪”也。因御史府中列植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息其上,因此御史台也称为柏台,或称乌府、乌署、乌台、柏台乌府。如唐杜易<御史台柏赞>:“爰有贞柏。徙植清台。麝条霜劲。蚕叶风开。始逢鹊喜,终见乌来”即颂咏其事。FROM: http://203.68.184.6:8080/dspace/bitstream/987654321/214/1/14-%E5%91%A8%E6%98%8E%E5%84%80-%E5%8F%A4%E5%85%B8%E6%96%87%E5%AD%B8%E4%B8%AD.pdf |
下不来台 | 指在人前受窘。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7回:“若说外头好看,里头空虚,是我早知道的了,只是‘居移气,养移体’,一时下不来台就是了。” |
临水楼台 | 靠近水边的楼台。比喻由于地处近便而获得优先的机会。 | 宋・汤恢《祝英台近・中秋》词:“洞庭窄,临水楼台,清光最先得。” |
好戏连台 | 精彩的节目连续演出或播放。也喻指动人的场面或情景不断出现。 | |
近水楼台 | 指靠近水边的楼台。比喻由于地处优越而获得优先的机会。一般作“近水楼台先得月”。 | 宋・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
阆苑瑶台 | 阆:空旷;瑶:美玉;瑶台:雕饰华丽、结构精巧的楼台。 广大的园林,华美的楼台。 |
宋・晏殊《浣溪沙》:“阆苑瑶台风露秋,整囊凝思捧觥筹。” |
台柱子 | 剧团里的主要舞台表演演员,比喻集体中挑大梁的人。 |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而且在将来的抗日政府和抗日军队中必然要成为坚强的台柱子,使日本……的拆台政策,不能达到最后的目的。” |
镜台自献 | 自己把梳妆台奉献出来。比喻自己做媒。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却后少日,公报姑云,已觅得婚处,门地粗可,婿身名宦,尽不减峤,因下玉镜台一枚。姑大喜。 |
楼台亭阁 | 楼:多层建筑物;台:高而平,可供眺望的建筑物;亭:有顶无墙供游息建筑物;阁:楼房一种。 统指多种供休息、游赏的建筑物。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5回:“除了楼台亭阁之外,单是厅堂,就有三十八处。” |
楼台近水 | 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能优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种地位或关系。 | 宋・陈与义《寺居》诗:楼台近水涵明鉴,草树连空写素屏。 |
走马章台 | 章台:汉长安章台下街名,旧为妓院的代称。 原指骑马经过章台。后指涉足妓间。 |
《汉书・张敞传》:“然倘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 |
天台路迷 | 天台:山名,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北。 原指误入仙境而迷途。后用以形容前途茫茫,无路可走。 |
《太平御览》卷九六七引《幽冥录》:“剡县刘晟,阮肇共入天台山取谷皮,迷不得返。” |
近水楼台先得月 | 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由于近便而获得优先的机会。 | 宋・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唐,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公即荐之。” |
章台之柳 | 章台:长安章台下街名。 指妓女或不洁之妇。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六卷:“章台之柳,虽已折于他人;玄都之花,尚不改于前度。” |
楼台殿阁 | 殿:古代泛指高大的堂屋。 指帝王所居和供奉神佛之所。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七回:乃是一座大山,山中有楼台殿阁,唤做灵山大雷音寺。 |
琼台玉宇 | 琼:美玉;宇:屋檐,引申为楼房。 指神话故事中月宫亭台楼阁。形容华丽堂皇的建筑物。 |
元・无名氏《登瀛洲》第四折:“遥望见宝殿珠楼,琼台玉宇见,凤翥鸾飞又,不比那龙蟠虎踞。” |
后台老板 | 戏班子的老板。指背后操纵、支持的人或集团。 |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13章:“有党的领导,和供销社拉上关系,又有国家银行做后台老板,咱怕什么?” |
歌台舞榭 | 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 演奏乐曲、表演歌舞的场所。 |
唐・吕令问《云中古城赋》:“歌台舞榭,月殿云堂。”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西台痛哭 | 宋末文天祥抗元失败被害。八年后,谢翱与友人登西台痛哭致祭,并作《登西台恸哭记》以记其事。后用以称亡国之痛。 | 柳弃疾《怀人诗》之四:“西台痛哭谢晞发,眢井沉书郑亿翁。”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台的成语、带台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