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受的成语
带受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12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虚受益,满招损 | 虚:虚心;受:得到;益:好处;满:自满,骄傲;招:招惹;损:损害。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好处。 |
清・李沂《秋星阁诗话・劝虚心》:“盖虚受益,满招损。心虚而后学进,学愈进,心愈虚,虚心者为学之门,亦为学之验也。” |
祛衣受业 | 祛衣:掀起衣服。 形容恭恭敬敬地拜见,虚心请教。 |
汉・韩婴《韩诗外传》:于是孟尝君曰:‘敬闻命矣。’明日祛衣请受业。 |
忍饥受冻 | 忍受饥饿与寒冷,形容生活贫困窘迫。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26回:家奴逃散一空,惟有一家人董喜,忍饥受冻,常在刑部照料。 |
八面受敌 | ①谓功力深厚,能应付各种情况。②砚名。 | 五代 王保定《唐摭言海叙不遇》:“子华(吴融)才力浩大,八面受敌,以八韵着称。” |
开门受徒 | 受:接受。 旧指自立门户,接收学徒,讲学传艺。 |
《后汉书・儒林传》:其耆名高义开门受徒者,编牒不下万人,皆专相传祖,莫或讹杂。 |
忍饥受饿 | 忍受饥饿。形容生活极其贫困,艰难度日。 | 元・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做娘的忍饥受饿,为子的富贵荣昌。可怜见看看至死,可来报答你这养育亲娘!” |
计功受爵 | 衡量功绩而授予爵禄。受,授。 | 三国・魏・曹操《让九锡表》:“量能处位,计功受爵,苟所不堪,有殒无从。” |
受益匪浅 | 匪:通“非”。 得到的好处很多。 |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56回:“若能众位豪杰常常聚首,教导小儿,却是受益匪浅!” |
受人之托,终人之事 | 一旦接受他人的请托,就应该自始至终将其所托之事完成。今人多作“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 金瓶梅第五十六回:“受人之托,必当终人之事。我今日好歹要大官人助你些就是了。”醒世恒言第二十三回:“女待诏道:『说来果忒希奇,忒好笑。我若不说,便不是受人之托终人之事。』” |
肤受之言 | 肤:肤浅;受:感受。 指肤浅的,使人感受不深的言论。也指不切合实际的言辞。 |
《后汉书・杨璇传论》:“风景之赏未甄,肤受之言互及。” |
善人能受尽言 | 品行好的人能接受别人的意见。 | 《国语・周语下》:立于淫乱之国,而好尽言,以招人过,怨之本也,惟善人能受尽言。 |
含冤受屈 | 见“含冤负屈”。 | 艾芜《关于三十年文艺的一些感想》四:“文艺工作者含冤受屈,管文艺的同志也无可奈何,只有随声应和,得以幸存。” |
肤受之诉 | 比喻被人说了有关切身利益的坏话。 | 春秋・孔子《论语・颜渊》:“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
幽囚受辱 | 幽:监禁。 被监禁受侮辱。 |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力命》:“公子纠死,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 |
四面受敌 | 各个方面受到敌对势力的威胁或攻击。 | 春秋・齐・管仲《管子・国蓄》:“四面受敌,谓之衢处之国。” |
小受大走 | 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 | 三国・魏 王肃《孔子家语・六本》:“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 |
目往神受 | 往:过;受:感受。 看一眼便心领神会。形容人机智灵敏。 |
清《济南府志・列女传・李清照》:意会心谋,目往神受,乐在声色犬马上。 |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 杖:用棍子打。 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 |
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八卷:“小菙则待笞,大杖则逃。” |
熬枯受淡 | 指忍受清苦的生活。 | 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这出家无过草衣木食,熬枯受淡。” |
背腹受敌 | 指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 《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昪》:“吾无水战之具,而使淮兵断正阳浮桥,则我背腹受敌。” |
耳听心受 | 用耳朵听,并记在心里。 | |
贪污受贿 | 利用职权非法取得钱财。 | 邓小平《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盗窃国家财产,贪污受贿,这是现钱买卖,清清楚楚,不容易搞错。” |
大请大受 | 谓优厚的待遇。 | 《水浒传》第七回:“他现在帐下听使唤,大请大受,怎敢恶了太尉?” |
五积六受 | 形容不便活动,只能呆板地坐着。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59回:“这五积六受的甚么模样?可是叫亲家笑话。” |
急脉缓受 | 见“急脉缓灸”。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要不急脉缓受,且把邓翁的话撇开,先治他这个病源,只怕越说越左。” |
躭惊受怕 | 犹言担受惊吓。 | |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 当:应当,应该;断:决断。 指应该做出决断的时候不决断,就会产生祸乱。指做事应当机立断,否则就会贻害无穷。 |
西汉・司马迁《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道家之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乃是也。” |
吃惊受怕 | 受惊骇。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2回:“老父惊恐,宋江做了不孝之子,负累了父亲吃惊受怕。” |
应图受箓 | 图:河图;箓:符箓。 顺应符箓的预言,承受河图的象征。指当皇帝是出于天意。 |
《旧唐书・礼仪志》:“物极而复,天祚我唐,武、文二后,应图受箓。” |
俯首受命 | 俯:低下;首:头。 形容人驯服顺从的样子。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2回:“欲使悍将骄兵,俯首受命,宁非痴人说梦乎?”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受的成语、带受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