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取的成语
带取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89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择优录取 | 择:选择;录取:任用。 选择优秀的录用。 |
邓小平《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 |
苟合取容 | 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悦,讨好。 苟且迎合,取悦于人。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 |
灭虢取虞 | 比喻攻击甲国时先稳住乙国,等灭掉甲国后再灭乙国。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5回:“今先定西蜀,乘顺流之势,水陆并进,并吞东吴,此‘灭虢取虞’之道也。” |
舍生取义 | 为了正义而牺牲生命。舍生:舍弃生命。 |
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直言取祸 | 直:坦率、直爽;取:取得,引申为招致。 指说话直率的人会惹祸。 |
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
取友必端 | 取:选取;端:端正。 正派的人选择朋友必然端正。形容选择朋友必须是品行端正的人。 |
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下》:夫伊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 |
窃衣取温 | 窃:偷取。 比喻用不当的手段谋取利益。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以此得官,谓为才力,何异益食致饱,窃衣取温哉!” |
取法于上,仅得其中 | 取法:取为法则。 比喻效仿于高超、精湛的学识、技艺等,也只能达到中等水平。 |
唐・李世民《帝范》:汝当更求古之哲王以为师,如吾,不足法也。夫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 |
阿谀取容 | 阿谀:曲意逢迎;取容:取悦于人。 谄媚他人,以取得其喜悦。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秉传》:“其阿谀取容者,则因公褒举,以报私惠;有忤逆于心者,必求事中伤,肆其凶忿。” |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 取上等的为准则,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 | 语出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
凿柱取书 | 谓秉承先人的遗训。 | 王闿运《常公神道碑》:“公体山川之醇气,禀玉石之上灵,凿柱取书,安弦习礼。” |
一毫莫取 | 一毫:一根毫毛,比喻极其微小的东西。 连一根毫毛那样微不足道的小东西也不拿人家的。形容为人廉洁,不占他人或公家的便宜。 |
宋・苏轼《前赤壁赋》: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
只可智取,不可力敌 | 敌:抵挡,抵抗。 只能用智谋取胜,不能以实力相拼。 |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21卷:“钱镠与二钟商议道:‘我兵少,贼兵多,只可智取,不可力敌,宜出奇兵应之。’” |
逆取顺守 | 逆:背叛;顺:合理。 背叛国君夺取天下,遵循常理治理国家。 |
《汉书・陆贾传》:“且汤武逆而以取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
取民愈广 | 攫取民众的财货,劳力越多.。 | |
暴取豪夺 | 豪:强横。 用暴力劫夺。 |
宋・苏轼《策断上》:“国用不足,则加赋于民,加赋而不已,则凡暴取豪夺之法,不得不施于今之世矣。” |
乘间取利 | 乘:利用;间:空隙。 利用对方力量薄弱的地方袭击取胜。 |
《草庐经略・游兵》:伺敌之隙,乘间取利。 |
阿世取荣 | 指迎合世俗,取悦于人。 |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六篇:至叔孙通,则正以曲学容,非重其能定朝仪,知典礼也。 |
囊中取物 | 囊:口袋。 从口袋中取东西。比喻办事毫不费力就可以办到。 |
《三国志通俗演义・诸葛亮二擒孟获》:“孔明大笑曰:‘吾擒此人,如囊中取物耳。’” |
取宠哗世 | ||
取乱存亡 | 古代国家的一种自视正义的对外策略。谓夺取政治荒乱的国家,保全将亡的国家。 | |
分文未取 | 见“分文不取”。 | |
俯拾仰取 | 低头拾地上的东西,抬头拿上面的东西。形容一举一动都有收获。 | 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然家自父兄子孙约,俯有拾,仰有取。” |
以容取人 | 只凭容貌来衡量人的品质和才能。 | 《韩非子・显学》:“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孔子家语・子路初见》:“以容取人,则失之子羽; 以辞取人,则失之宰予。” |
取信于人 | 比喻取得别人的信赖。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4回:“大王犹自狐疑未定,安能取信于人?” |
猿猴取月 | 比喻愚昧无知。也比喻白费力气。 | 宋・黄庭坚《沁园春》词:“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着无由得近伊。” |
见之不取,思之千里 | 见到时不拿过来,以后再想要就更难办了。 |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二八:“见之不取,思之千里。只道张协状元,不知榜眼探花是那里人,买本看。” |
博观约取 | 广泛地阅览,扼要地选取。 | 宋・苏轼《送张琥》: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
取舍两难 | 采用或舍弃都能决定。指难以抉择。 | |
矜世取宠 | 矜:夸耀;宠:荣耀。 炫耀才华,博取时誉。 |
宋・曾巩《徐复传赞》:“归于退求诸己,不矜世取宠,余论次复事,颇采其意云。”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取的成语、带取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