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取的成语
带取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89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搴旗取将 | 拔取敌旗,斩杀敌将。形容勇猛善战。 | 《吴子・料敌》:“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抗鼎,足轻戎马,搴旗取将,必有能者。” |
因敌取资 | 因:依,靠;资:财物,资用。 从敌人方面取得资用、给养。 |
《北史・燕凤传》:“轻行速捷,因敌取资。” |
豪干暴取 | 谓恃强夺取。 | 明・何景明《内篇》:“治储之事,散有聚无,士需将征,豪干暴取,凶不改敛,贫不减费,权利而府怨是难之也。” |
舍身取义 | 舍:舍弃;身:生命;取:求取;义;正义。 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
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取义成仁 | 谓为正义而牺牲生命。语本《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释生取义 | 犹言舍生取义。 | \"\"\"《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达室》:“[郭修]于广坐之中手刃击袆,勇过聂政,功逾介子,可谓杀身成仁,释生取义者矣。”\"\"\" |
钻冰取火 | 见“钻冰求火”。 | 《全元散曲・普天乐・嘲风情》:“姐姐每钻冰取火,婆婆每指山卖磨。” |
阿意取容 | 阿意:迎合他人的心意;取容:博取别人的欢心。 曲从其意,以取悦于人。 |
《南史・孝义传下・陶季直》:“季直不能阿意取容,明帝颇忌之,出为辅国长史、北海太守。” |
取法于上,仅得其中 | 取法:取为法则。 比喻效仿于高超、精湛的学识、技艺等,也只能达到中等水平。 |
唐・李世民《帝范》:汝当更求古之哲王以为师,如吾,不足法也。夫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 |
火中取栗 | 偷取炉火里烤熟的栗子。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当;却一无所得。 | 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 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 |
丰取刻与 | 丰:多;刻:刻薄;与:给予。 取之于民的多,用之于民的少。多形容残酷地剥削。 |
荀况《荀子・君道》:“上好贪利,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丰取刻与,以无度取于民。” |
战无不胜,攻无不取 | 形容军队力量强大,百战百胜。或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 语本《战国策・秦策二》:“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 |
弃重取轻 | 弃:抛开。 舍弃重要的采取次要的。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2回:“中原乃海内之地,两都皆大汉创业之方,陛下不取而但争荆州,是弃重而取轻也。” |
无理取闹 | 闹:吵闹;捣乱。 没有道理;故意吵闹、捣乱。 |
唐・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诗:“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 |
强自取折 | 见“强自取柱”。 | 《大戴礼记・劝学》:“强自取折,柔自取束。” |
就地取材 | 就在原地寻取所需要的材料。 | 《诗经・豳风・七月》:“蚕月条桑。”唐・孔颖达疏《十字注疏》:“条其桑而采之,谓斩条于地,就地采之也。” |
两害相权取其轻 | 权,衡量。取,选择。轻,指为害较小者。形容处理事情时,先衡量轻重得失,再选择伤害较小的方法去做。 | |
见物不取,失之千里 | 见:遇到,看见;取:取得;失:失去。 见到时不拿过来,以后再想要就更难办了。形容不要错失良机。 |
明・张凤翼《红拂记・俊杰知时》:“呀,道兄差矣!岂不闻见物不取,失之千里,既遇明主,何必远去?” |
贪位取容 | 取容:取得别人的欢喜。 贪图权位,取悦于人。 |
清・洪昇《长生殿・献饭》:“不料姚、宋亡后,满朝臣宰,一味贪位取容。” |
取民愈广 | 攫取民众的财货,劳力越多.。 | |
因敌取粮 | 因:依靠;粮:粮食。 从敌人方面取得粮食等科物资。 |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昭传》:愿将锐卒虎步江南,因敌取资,事必克捷。 |
财取为用 | 财:通“裁”。 裁度取用。 |
《汉书・窦婴传》:所赐金,陈廊庑下,军吏过,辄令财取为用。 |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竭:尽,完。 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 |
宋・苏轼《东坡集・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
一无可取 | 没有一点有用的或值得肯定的地方。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心中大怒道:‘原来这俗物,一无可取,都只管来缠帐,几乎错认了。” |
依阿取容 | 谓依附随顺以取悦于人。 | 宋・欧阳修《〈归田录〉序》:“又不依阿取容以循世俗,使怨嫉谤怒丛于一身,以受侮于群小。” |
只可智取,不可力敌 | 敌:抵挡,抵抗。 只能用智谋取胜,不能以实力相拼。 |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21卷:“钱镠与二钟商议道:‘我兵少,贼兵多,只可智取,不可力敌,宜出奇兵应之。’” |
鱼烂取亡 | 见“鱼烂而亡”。 | 梁启超《中国国债史》:“即微外国债主之干涉,而鱼烂取亡之气象,犹岌岌不可终日也。” |
班门取罪 | ||
人弃我取 | 别人抛弃的东西我拾起来。原指商人廉价收买滞销物品,待涨价卖出以获取厚利,后用来表示不跟别人争,仍然有好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
祸由自取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取的成语、带取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