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发的成语
带发的四字成语(共找到384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发家致富 | 发展家业,使家庭变得富裕起来。 | 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一章:“这个村子里的‘大能人’,更关心的却是个人的发家致富。” |
发号吐令 | 发:发布;号:号令;令:命令。 发布命令,下指示进行指挥。 |
晋・葛洪《抱朴子・君道》:“发号吐令,则訇若雷霆之激响,而不为邪辨改其正。” |
朱颜绿发 | 指青春年少。 | 宋・沈遘《送句谌通判颖川》诗:“朱颜绿发出尘土,长缨高盖生清风。”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二回:“宋江看那女童时,但见:朱颜绿发,皓齿明眸。” |
华发苍颜 | 颜:容颜。 头发花白,面容苍老。形容老年人的相貌。 |
宋・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
触而即发 | 触:碰;即:就。 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 |
清・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三:积数千年民族之精髓,递相遗传,递相扩充,其机固有磅礴郁积,一触即发之势。 |
昭聋发聩 | 使耳聋的人也能够听到。比喻用语言文字等给人以极大的启发,即使糊涂麻木的人也会清醒过来。 | 《天讨・望帝四川讨满洲檄>》:“巴县邹烈士容首起大呼,昭聋发聩,正义浃乎寰宇,回响振乎栈峡。” |
发短心长 | 发短:指年老;心长:智谋深。 头发稀少,心计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谋高。 |
左丘明《左传・昭公三年》:“彼其发短,而心甚长,其或寝处我矣。” |
发棠之请 | 发:发放;棠:齐国地名,积谷之处;请:请求。 原指孟轲劝请齐王发放棠邑粮食赈济饥民。后指请示赈济。 |
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下》:“齐饥,陈瑧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 |
擢发难数 | 拔下的头发难以数清(擢:拔)。 比喻罪行很多。 |
西汉・司马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擢贾之发以续之罪,尚未足。” |
大发横财 | 横:意外的。 用非法的手段谋取大量钱财。有时也指意外地发了财。 |
邹韬奋《抗战以来・万方感念马寅初先生》:而后方之达官资本家,于政府无所贡献,且趁火打劫,大发横财,忍心害理,敦甚于此。 |
发愤图强 | 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 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强盛。 |
何香凝《孙中山与廖仲恺》:“孙先生在那次聚会上谈得并不多,只泛泛地谈到了中国积弱太甚了,应该发愤图强,彻底革命。” |
奋发图强 | 奋发:精神振作;情绪饱满;图:谋求。 振作精神;谋求强盛。 |
郭沫若《科学的春天》:“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
暴发户 | 指突然发了财得了势的人。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城里的大官大府,翰林、尚书,咱伺候过多少,没瞧过他这囚攘的暴发户,在咱面上混充老爷!” |
发蒙振聩 | 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4回:“先生,你这一番议论,真可谓之发蒙振聩。” |
童颜鹤发 | 颜:脸色。 仙鹤羽毛似雪白的头发,孩子似的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5回:“策见其人,童颜鹤发,飘然有出世之姿。” |
发皇张大 | 发皇:显豁,开朗。 发展扩大。 |
《新华文摘》1981年第11期:“我取为书名,无非暗示蒋政权压迫左翼文艺,虽甚残酷,然而左翼文艺必将发皇张大,有如宿莽之冬生不死或遇冬不枯也。” |
发兵问罪 | ||
意气风发 | 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形容俊伟豪迈。 形容气概豪迈;精神振奋。 |
三国・魏 曹植《魏德论》:“武皇之兴也,以道凌残,义气风发。” |
言由衷发 | 衷:内心。 言语是从内心发出来的。指口说的和心想的一致。 |
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即投赠名公巨卿,或感其知,或颂其德,或纪其功,或述其义,但使言由衷发,无溢美逾分之词。 |
白发丹心 | 丹心:赤诚之心。 形容年迈苍老,仍然怀有一颗赤诚之心。 |
《汉书・苏武传》记载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十九年,丹心一片,及还,须发皆白的故事。 |
蓬头散发 | 形容头发披垂,非常散乱。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60回:“众役将婆子打的蓬头散发,和开路鬼一般。” |
命如丝发 | 性命就像挂在一根细线、一丝头发上。形容生命十分危险。 | 《后汉书・刘茂传》:臣为贼所围,命如丝发,赖茂负臣逾城。 |
精神焕发 | 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 形容精神振作;情绪饱满。 |
宋・周密《癸辛杂识后集・太学文变》:“江东李谨思、熊瑞诸人,倡为变体,奇诡浮艳,精神焕发,多用《庄》《列》之语,时人谓之换字文章。” |
牵一发而动全身 | 比喻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 | 清・龚自珍《上大学士书》:“故事何足拘泥?但天下事,有牵一发而全身为之动者,不得不引申触类及之也。” |
发蒙解惑 | 发蒙:启发蒙昧;解惑:解除疑惑。 指启发开导,脱离蒙昧,解除疑惑。 |
汉・枚乘《七发》:“故曰发蒙解惑,不足以言也。” |
白发千丈 | 形容头发既白且长,表示人因愁思过重而容颜衰老。 | 唐・李白《秋浦歌》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横发逆起 | 横:不测,意外。 指出乎所料,突然兴起。 |
宋・岳珂《桯史・丹棱巽岩》:“吉凶祸福,横发逆起,有不可知,将合于道,其惟权乎。” |
剪发披缁 | 亦作“剪发被褐”。削发,身着僧尼服装。谓出家为僧尼。 | 唐・蒋防《霍小玉传》:“妾便舍弃人事,剪发披缁,夙昔之愿。” |
毫发无遗 | 毫:细毛;发:头发;毫发:比喻细微;遗:遗漏。 形容没有一丝一毫的遗漏。 |
唐・韩愈《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致有差误,圣明所监,毫发无遗,恕臣不逮。” |
细不容发 | 容:容受;发:头发。 比喻十分细小。 |
《晋书・卫瓘传》:“焕若星陈,郁若云布。其大径寻,细不容发。”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发的成语、带发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