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友的成语

带友的四字成语(共找到72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忘年之友 年辈不相当而结交为好朋友。即不拘年岁行辈的差异而结交的朋友。 南朝・宋・颜延之《吊张茂度书》:言面以来,便申忘年之好。比虽艰隔成阻,而情问无睽。
胜友如云 胜友:良友。
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访亲问友 访:拜访;问:问候。
指拜访亲朋好友。
茅盾《子夜>后记》:“足有半年多不能读书作文,于是每天访亲问友,在一些忙人中间鬼混,消磨时光。”
嘤鸣求友声 嘤:鸟鸣声。
鸟儿在嘤嘤地鸣叫,寻求同伴的应声。比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淫朋密友 亲近密切的朋友。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晋水》:“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左右杂树交阴,希见曦景。至有淫朋密友,羁游宦子,莫不寻梁契集,用相娱慰。”
心伤畏友
金友玉昆 友、昆:指兄弟。
对他人兄弟的美称。
北朝・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前凉・辛攀》:“辛攀,字怀远,陇西狄道人也……兄鉴旷,弟宝迅,皆以才识著名。秦雍为之谚曰:‘三龙一门,金友玉昆。’”
兄友弟恭 哥哥对弟弟友爱,弟弟对哥哥恭敬。形容兄弟间互爱互敬。 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使布立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
严师畏友 畏友:令人敬畏的好友。
严厉的师父,令人敬畏的好友。
宋・陆游《渭南文集》第27卷:“使人苦居严师畏友之间,不敢萌一毫不善意。”
疏亲慢友 疏:疏远;慢:怠慢。
疏远亲戚,怠慢朋友。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1回:“不独疏亲慢友,种种骄傲,并将糟糠之情也置度外。”
许友以死 许:应许。
朋友以死相许。形容重友谊。
《周礼・曲礼上》:“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
凤友鸾谐 见“凤友鸾交”。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强奸》:“曲榭幽廊,皆凤友鸾谐之所也。”
北窗之友 指琴、诗、酒。 唐・白居易《北窗三友》:今日北窗下,自问何所为,欣然得三友,三友者为谁?琴罢辄举酒,酒罢辄吟诗。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嘤:鸟鸣声。
鸟儿在嘤嘤地鸣叫,寻求同伴的应声。比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良师诤友 良:好;诤:敢于直言。
很好的老师;能够直言相劝的朋友。也指能使人获得教益和帮助的人。
求亲告友 请求亲友救济。 李纳《姑母》:“姑母不爱求亲告友,不爱向人诉苦。”
酒肉朋友 在一起只是吃吃喝喝;可以同欢乐;而不能共患难的朋友。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二折:“关云长是我酒肉朋友,我交他两只手送与你荆州来。”
鸾交凤友 比喻优秀人物交友或才子佳人结为夫妻。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来时节画堂箫鼓鸣春昼,列着一对儿鸾交凤友。”
奔走之友 指彼此尽力相助的挚友。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党锢传・何嵎》:“袁绍慕之,私与往来,结为奔走之友。”
沾亲带友 见“沾亲带故”。 元・高文秀《黑旋风》第四折:“因此上装一个送饭的沾亲带友,那一个管牢的便不乱扯胡揪。”
至交契友 至:极,最;契:投合。
交谊最深而又情投意合的朋友。
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我想此处司马白乐天,及某至交契友,不免上岸探望他一遭。”
面朋面友 表面上的朋友,交情不深,貌合神离。 汉・扬雄《法言・学行》: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
嘤鸣求友 嘤:鸟鸣声。
鸟儿在嘤嘤地鸣叫,寻求同伴的回声。比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茅盾《旨趣》:“本为人人所同,而脱稿后求能与世相见,嘤鸣求友之心,亦人人所共有。”
良朋益友
文友诗敌 敌:对手。
文中好友,诗中对手。
唐・白居易《刘白唱和集解》:仆与足下二十年来为文友诗敌,幸也,亦不幸也。
友于兄弟 友:兄弟相敬爱。
形容兄弟之间互相敬爱。
春秋・孔子《论语・为政》:“《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取友必端 取:选取;端:端正。
正派的人选择朋友必然端正。形容选择朋友必须是品行端正的人。
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下》:夫伊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
友于甚笃 友于:兄弟般的情谊。
兄弟之情非常浓厚。
春秋・孔子《论语・为政》:孝乎惟考,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狂朋恠友 见“狂朋怪侣”。
霞友云朋 与云霞为朋友。谓避世隐居。 宋・叶适《朝请大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陈公墓志铭》:“或栖连岗,或泛长流;霞友云朋,造物与游。”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友的成语、带友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