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及的成语

带及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40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 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
指整日在一起,说话不涉及正经道理。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春秋・孔子《论语・秦伯》:“子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屦及剑及 屦:鞋;及:赶上。
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
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四年》:“投袂而起,屦及于窒皇,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秋九月,楚子围宋。”
悔之亡及
私仇不及公 及:到。
虽有私人仇恨而不伤害公家之事。
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五年》:“私仇不及公,好不废过,恶不去善,义之经也。”
追驷不及 驷:古代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或套着四匹马的车。
已来不及追赶上飞奔的马车。比喻话说出去了无法再收回。
无名氏《杂事秘辛》:“言脱于口,追驷不及,聊志于此。”
化及豚鱼 比喻教化普及而深入。语本《易·中孚》:“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
语出《易・中孚》:“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无所不及 没有地方不能达到。 《鹖冠子・环流》:“故命无所不在,无所不施,无所不及,时或后而得之命也。”
可望不可及 及:接近。
指只可仰望而不可接近。
王朔《橡皮人》:“锦绣之地远去,虽历历在目可望不可及。”
恕己及物 恕:宽恕;物:指人。
宽恕自己,推及别人。
唐・白居易《策林一・王泽流,人心感》:“夫恕己及物者无他,以心度心,以身观身,推其所为以及天下者也。”
触手可及 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
有过之,无不及 过:超过;及:赶上。
相比之下,只有超过而不会不如。
言不及私 言谈之中不涉及个人私事。比喻为官忠心,一心为国。 唐・房玄龄《晋书・王湛传》:“临终,与谢安、桓冲书,言不及私,惟忧国家之事,朝野甚痛惜之。”
鞭长不及马腹 及:到。
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子。比喻力所不能及。
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疾雷不及掩耳 突然响起雷声,使人来不及掩耳。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 《六韬・军势》:“善者从而不择,巧者一决而不犹豫,故疾雷不及掩耳,卒电不及瞬目。”
噬脐莫及 噬脐:用嘴咬肚脐。
象咬自己肚脐似的,够不着。比喻后悔也来不及。
唐・高彦休《唐阙史・卢相国指挥镇州事》:“一失其机,噬脐无及。”
懊悔无及 后悔已来不及了。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于是即令人往探之,果是虚营,只插着数十面旌旗,兵已去了二日也。曹真懊悔无及。”
兄死弟及 原指哥哥死了,弟弟即位做君主。后也指弟弟接替哥哥的职位和事业。 战国・公羊高《公羊传・昭公二十二年》:“不与当,父死子继,兄死弟及之辞也。”
捷雷不及掩耳 犹迅雷不及掩耳。比喻事起突然,不及防备。 《晋书・苻坚载记上》:“此捷济上机,所谓捷雷不及掩耳。”
鸡不及凤 鸡赶不上凤凰。比喻儿子不如父亲。 《南齐书・王慈传》:“谢超宗尝谓慈曰:‘卿书何当及虔公?’慈曰:‘我之不得仰及,犹鸡之不及凤也。’”
惠及孤寒
可望而不可及 指只可仰望而不可接近。 郭沫若《月蚀》:“可望而不可及的古之人,你们的鼓声透过了几千万重的黑幕,传达到我耳里来了!”
望尘靡及 见“望尘莫及”。 清・黄宗羲《移史馆熊公雨殷行状》:“如厮隶之于贵官,负弩前驱望尘靡及耳。”
及时雨 指庄稼正需要雨水时下的雨。比喻适时的帮助。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8回:“如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
骤不及防 谓事情来得突然,使人不及防备。 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第六章:“我海军亦于天明发炮,向丹水池一带清军射击,毁美孚洋油栈及火车五辆。清军骤不及防,退之二道桥。”
迅雷不及掩耳 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晋书・石勒载记上》:“出其不意,直冲末抷帐,敌必震惶,计不及设,所谓迅雷不及掩耳。”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用以比喻一人得势,与其有关者亦皆随之发迹。多含讽刺意。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语出汉・淮南王刘安举家升天的传说。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迅雷不及 雷声来得非常快,让人来不及反应。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六韬・龙韬・军势》: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
始料所及 料:料想,估计;及:达到。
指当场已料到。
《中国的西北角・成兰纪行一》:“人事的变化,往往非始料所及。”
耳濡目及 濡:沾湿。
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明・吴承恩《开府介川毛公德政颂》:“凡此诸条,耳濡目及,默化阴孚,匪言可悉。”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及的成语、带及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