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务的成语

带务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5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除恶务尽 除:去除;恶:邪恶;指坏人坏事;务:必须;一定。
清除坏人坏事必须干净、彻底。
《尚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尽。”
恃功务高 恃:倚仗;务:追求;高:高傲。
倚仗自己有功劳而追求过高的目标。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五回:魏延平日恃功务高,人皆下之。
好高务远 【释义】 喜欢高,追求远。多形容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例】 ① 急功近利和好高务远的思想有一定的普遍性。(通信世界网2005.4.26《我国通信软件的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报告》) ② 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好高务远,容易误事!(和讯股吧2008.5.9) ③ 最后,不但自己的会计专业学得一塌糊涂,而且文学研究生也是名落孙山。临毕业时,大家已经打点行囊准备奔赴就业岗位了,我还得独自到教授家里去补考,以便毕业,成为了同学们嘲笑的“好高务远”的靶
不晓世务 不知晓当前重要的事态和时代的潮流。现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元《宋史・王安石传》:“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
务本力穑 本:农业;穑:收割谷物。
指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劳动。
宋・苏轼《商鞅论》:“秦之所以富强者,孝公务本力穑之效,非鞅流血刻骨之功也。”
不务空名 务:追求。
不追求虚名。形容踏踏实实地工作。
毛泽东《中国工人>发刊词》:“工人中间应该教育出大批的干部,他们应该有知识,有能力,不务空名,会干实事。”
知时识务 务:事。
能看清当时的大势并了解世事,不去违背。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6卷:“这是佛天面上好看的事,况我每知时识务,正该如此。”
务本抑末 从事农业生产,抑制工商业。 《汉书・郑弘传》:“务本抑末,毋与天下争利,然后教化可兴。”
不达时务 务:事物;时务: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形势。
指不认识当前重要的事态和时代的潮流。现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4卷:“设或不达时务,则报与田牛儿,回去告官,教他性命也自难保。”
殊礼异务 殖、异:不同;礼:礼俗;务:事情。
指不同的礼俗和情况。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帝王者,各殊礼异务,要以成功为统记,岂可绲乎?
职务繁杂 指担任的事务烦琐杂乱。 唐・魏征《隋书・牛弘传》:“笃志于学,虽职务繁杂,卷不释手。”
修学务早 修学:研习学问;务:必须。
学习知识必须趁年少进行。
晋・葛洪《抱朴子・勉学》:“盖少则志一而难忘,长则神放易失,故修学务早。”
通时达务 谓了解客观形势。 清・陈确《答沈朗思书》:“而通时达务之士,则又群相惊惧危恐,蓄缩而莫取出一言。”
开物成务 开:开通,了解;务:事务。
通晓尤物之理,得以办好各种事情。
《周易・系辞上》:“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好高务外
贪多务得 贪:求多;务:务必。
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
唐・韩愈《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谈优务劣 善于空谈而治理政务的能力很差。 《晋书・山涛王戎等传赞》:“浚冲居鼎,谈优务劣。”
当务为急
适时应务 适合时宜,顺应世务。 《魏书・良吏传序》:“但廉平常迹,声问难高;适时应务,招响必速。”
不务正业 务:从事;正业:正当的职业;本职工作。
不干正当的工作。现多指丢下本职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这人不甚读书,终日闲游浪荡,一自父母亡后,分外不务正业。”
不识时务 不识:不认识;务:事务;时务: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形势。
不认识时代的潮流或当前的形势。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霸传》:“时皇后兄虎贲中郎将邓骘,当朝贵盛,闻霸名行,欲与结交,霸逡巡不答,众人笑其不识时务。”
贪高务远
毛举细务 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 宋・陈亮《论励臣之道》:“而群臣邈焉不知所急,毛举细事以乱大谋。”
清官难断家务事 再公正的官吏也很难论断家庭纠纷的是非曲直。指家庭内部的事,外人很难搞清楚。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常言道清官难断家事。我如今管你母子一生衣食充足,你也休做十分大望。”
百务具举 各种事务全都兴办。 《明史・沐英传》:“在滇,百务具举。”
虚谈废务
当务始终 应当力求有始有终。
陈言务去 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 唐・韩愈《答李翊书》:“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务去陈言 务:务必;陈言:陈旧的言辞。
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
清・朱彝尊《鱼计庄词》序:“休宁戴生锜,从余游,其为词,务去陈言。”
当今之务 当:当前;务:应该做的事。
当前急切应办的要事。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卫凯传》:“当今之务,宜君臣上下,并且筹策,计较府库,量入为出。”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务的成语、带务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