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刿的成语

带刿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4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鉥心刿肾 同“鉥心刿目”。 明・宋濂《政天年朱府君霞坞歼表》:“若拈华摘艳,鉥心刿肾夺辞章问,陋之陋者也。”
刿心刳腹 见“刿心刳肺”。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第四章七九:“同一有物之语,不刿心刳腹以出之,则不成为文。”
刿目怵心 刿:刺伤;怵:惊动。
指触目惊心。
清・包世臣《再与杨季子书》:“至于秦汉之文,莫不洞达駘宕,刿目怵心。”
廉而不刿 廉:廉洁;刿:割伤,刺伤。
有棱边而不至于割伤别人。比喻为人廉正宽厚。
西汉・戴圣《礼记・聘义》:“廉而不刿,义也。”
刿鉥肝肾 见“刿鉥心腑”。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四卷:“江橙里词清远而蕴藉,沈沃田称其‘刿鉥肝肾,磨濯心志,苦心孤诣以为词’。”
刿目鉥心 犹言呕心沥血。 唐・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及其为诗,刿目鉥心。”
析肝刿胆 剖示肝胆。比喻赤诚。亦作“析肝吐胆”。 明袁宗道《乞进疏》:“其当上指与否,俱且和颜受之。有不析肝刿胆者,非夫也。”
刿心鉥肾 同“刿鉥心腑”。 清・钱谦益《复徐巨源书》:“仆之马齿长矣,下上今古,刿心鉥肾,亦不啻三折肱矣。”
刿心怵目 见“刿目怵心”。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七:“狄平子以所著《平等阁笔记》见寄,记述两年来都中近事,字字令人刿心怵目。”
怵心刿目 怵:恐惧;刿:刺伤。
看到某种事物或景象使人痛心。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陶潜谢脁诗皆平淡有思致,非后来诗人怵心刿目雕琢者所为也。”
刿鉥心腑 形容穷思苦索,刻意为之。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第八卷:“夫刿鉥心腑,指摘造化,如探大海出珊瑚。”
刿心鉥目 刿:伤,割;鉥:长针,指用针刺。
眼睛被割,心被刺。形容触目惊心。
唐・韩愈《贞曜先生墓志》:及其为诗,刿目鉥心,刃迎缕解。
刿心刳肺 形容费尽心思,刻意为之。 清・方东树《答叶溥求论古文书》:“夫文亦第期各适一世之用而已,而必刿心刳肺,断断焉以师乎古人若此者,何也?以为不如是,则不足以为文也。”
鉥肝刿肾 同“鉥心刿目”。 明・宋濂《徐永舟墓铭》:“世号为晆州诗派,方舟恶取而讽咏之,鉥肝刿肾,期超迈之乃已。”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刿的成语、带刿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