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凿的成语

带凿的四字成语(共找到55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凿凿可据 凿凿:确实。
指确实无误,可以作为依据。亦作“凿凿有据”。
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龚起潜为余谈之甚晰,皆凿凿可据。”
枘凿冰炭 比喻事物尖锐对立,互不兼容。参见“枘凿方圆”。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齐梁陈书十二・顾欢论道佛二家》:“愚谓欢所引道经颇确,老子子即佛,本是一人,故无二法……惟与吾儒,则如枘凿冰炭之不相合耳。”
凿破浑沌 浑沌:传说中的中央之帝。
指违反自然,致成祸害。也指开通耳目,增长人的知识。
战国・宋・庄周《庄子・应帝王》:“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是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斧凿痕 斧:斧头;凿:凿子;痕:痕迹。
原指用斧头、凿子在木石上加工留下的痕迹。多用来比喻诗文字画等造作,不自然。
唐・韩愈《调张籍》: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磨牙凿齿 咬牙切齿。形容凶狠的样子。 清・钱谦益《刻忠介公奏议>序》:“呜呼!天地间之元气终不可以灭己,而谗夫小人磨牙凿齿者,相仍而未艾。”
量枘制凿 见“量凿正枘”。 唐・杨炯《卧读书架赋》:“从绳运斤,义且得于方正;量枘制凿,术仍取于纵横。”
妄生穿凿 妄:胡乱地。
指胡乱地去穿凿附会。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世传不真,妄生穿凿,唯按此行之,乃见其验。”
证据确凿 确凿:确实。
证据确实可靠,无法否认。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尸场检验,证据确凿。且并未用刑,尔兄自认斗杀,招供在案。今尔远来,并非目睹,何得捏词妄控。理应治罪,姑念为兄情切,且恕。不准。”
凿穴为居 凿:打孔,挖洞。
开凿山洞用作居住的地方。比喻隐士生活。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台佟传》:“佟隐于武安山,凿穴为居,采药自业。”
凿空投隙 谓寻找时机、捏造罪名。 北宋《新唐书・酷吏传序》:“推劾之吏,以嶮责痛诋为功,凿空投隙,相矜以残。”
方凿圆枘 凿:榫眼;枘:榫头。
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
战国・楚・宋玉《九辨》:“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
凿枘圆方 凿:榫眼;枘:榫头。
圆榫眼,方榫头,两下里合不来。比喻格格不入。
战国・楚・宋玉《九辩》: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
凿坏而遁 见“凿坏以遁”。 《淮南子・齐俗训》:“颜阖,鲁君欲相之而不肎,使人以币先焉,凿培而遁之。”
凿龟数策 凿龟:钻灼龟甲,看灼开的裂纹推测吉凶;数策:数蓍草的茎,从分组计数中判断吉凶。
指古人用龟甲蓍草来卜筮吉凶。
《韩非子・饰邪》:“赵又尝凿龟数策而北伐燕,将劫燕以逆秦,兆曰大吉。”
丁公凿井 丁公:人名,春秋宋时丁某在自家凿一井,从而节省一个人力,说“吾穿井得一人”,别人以为他从井中挖出一人。
比喻语言之辗转传误。
汉・王充《论衡・书虚》:“俗传言曰,丁公凿井,得一人于井中。夫人生于人,非生于土也。”
凿四方眼儿 形容呆板固执,不会变通。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这么大人了,要撒尿倒底说呀,怎么憋着不言语呢!还这么凿四方眼儿,一定要使个净桶。
枘凿不入 参见“方枘圆凿”条。
圜凿方枘
凿凿有据 凿凿:确实。
有确实的证据。
清・朱之瑜《答野传问》:“陶氏《辍耕录》云:‘蒙古入中国,中国方有木棉。’是凿凿有据也。”
言之凿凿 凿凿:确实。
话说得非常确实。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宋儒据理谈天,自谓穷造化阴阳之本,于日月五星,言之凿凿,如指诸掌。”
架谎凿空 扯谎作假。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2回:“这杨大朗名唤杨光彦,绰号铁指甲,专一粜风卖雨,架谎凿空,挝着人家本钱就使。”
确凿不移 不能变动。确实可靠;不容怀疑。
凿坯而遁 见“凿坏以遁”。
人言凿凿 凿:明确真实。
指人们议论确有其事。
清・吴趼人《糊涂世界》第十一回:我不晓得是真是假,但是人言凿凿,谅非无因。
凿石索玉 凿:打孔;索:求。
为了找到玉而凿石头。比喻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
西晋・陈寿《三国志・镯志・秦宓传》:甫欲凿石索玉,剖蚌求珠,今乃随、和炳然,有如皎日,复何疑哉!
穿凿附会 穿凿:硬要把讲不通的道理讲通;附会:把毫无关系的事硬拉在一起。
指勉强生硬解释;把没有意义硬是说成有某种意义。
宋・洪迈《容斋续笔》第二卷:“用是好知奇者,欲穿凿附会,固各有说云。”
凿骨捣髓 形容十分刻毒。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6回:“惹的那个先生凿骨捣髓的臭骂一场,即刻收拾了书籍去了。”
方枘圜凿 见“方枘圆凿”。 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梁惠王谋欲攻赵,孟轲称大王去邠,此……持方枘欲内圜凿,其能入乎?”
穿凿傅会 生拉硬扯,牵强解释。 明・王廷相《答许廷纶》:“与夫五行之学,皆出于异端穿凿傅会之私,儒者不宜据以解经。”
凿坏以遁 谓隐居不仕。语本《淮南子·齐俗训》:“颜阖,鲁君欲相之而不肎,使人以币先焉,凿培而遁之。
”。
《淮南子・齐俗训》:“颜阖,鲁君欲相之而不肎,使人以币先焉,凿培而遁之。”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凿的成语、带凿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