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击的成语
带击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04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击节称赏 | 节:节拍;赏:赞赏。 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
晋・左思《蜀都赋》:“巴姬弹弦,汉女击节。” |
无懈可击 | 懈:松懈;击:攻击。 没有一点弱点可以让人攻击。形容十分严密;找不到一点漏洞。 |
先秦・孙武《孙子・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曹操注:“击其懈怠,出其空虚。” |
四面出击 | 形容工作全面展开,没有重点。 | 毛泽东《不要四面出击》:“总之不要四面出击。四面出击,全国紧张,很不好。” |
击钟鼎食 | 打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或富人生活奢华。 | 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三国・魏・嵇康《卜疑》:“宁聚货千亿,击钟鼎食;枕藉芬芳,婉脔美色乎?” |
架肩击毂 | 肩膀相挨,车轮相撞。形容行人车辆拥挤。 | 唐・高彦林《唐阙史・卢渥》:“及赴任陕郊,洛城自居守分司朝臣已下,互设祖筵,遮于行路,洛城为之一空。都人观者架肩击毂。” |
避强击惰 | 军事用语。在运动战中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而专拣疲弱的打。 | 唐・元稹《批刘悟谢上表》:“卿宜密运谟猷,明宣号令,避强击惰,取暴抚羸。” |
星流霆击 | 谓如流星闪电。形容迅猛异常。 | 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雷动猋至,星流霆击。” |
车击舟连 | 车相撞,船相连。极言车船之多。 | 唐・柳宗元《故岭南盐铁院李侍御墓志》:“君以试大理评事佐荆南两税使,督食饶给,车击舟连。” |
击其犹犹,陵其与与 | 犹犹:犹豫不决的样子;与与:进退不定的样子。 趁其犹豫不决的时候进行突然袭击。 |
《淮南子・兵略训》:击其犹犹,陵其与与,疾雷不及寒暑耳,疾霆不暇掩目。 |
敲金击石 | 金、石:指钟磬一类的乐器。 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 |
唐・韩愈《代张籍与李浙东书》:“阁下凭几而听之,未必不如听吹竹弹丝、敲金击石也。” |
避强击弱 | 指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而打其疲弱的。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奔走之间,可以知其虚实强弱,然后避实击虚,避强击弱。” |
敲金击玉 | 见“敲金击石”。 | 元・汪元亨《醉太平・警世》曲:“展嘲风咏月长才思,吐敲金击玉款言词。” |
大肆攻击 | 用不实或过分之辞对人大加攻击。 | |
分进合击 | 军队从几个方向前进,协同围击同一目标。 |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六节:“将敌军对我军的战略上的分进合击,改为我军对敌军的战役或战斗上的分进合击。” |
击楫中流 | 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 明・韩守益《苏武慢・江亭远眺》:“击楫中流,投鞭思济,多少昔时豪杰。” |
目击耳闻 | 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 《资治通鉴・唐纪睿宗景云二年》:“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
击节叹赏 | 节:节拍;击节:打拍子;叹赏:赞叹赏识。 指打着拍子欣赏诗文或艺术作品。形容对人的行为、言论、诗文、技艺等十分赞赏。 |
宋・王楙《野客丛书・阿房宫赋》:“击节叹赏,以谓善形容广大如此。” |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 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
先秦・孙武《孙子・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
天打雷击 | 雷击:雷电杀伤。 比喻不得好死。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5回:“小人若是哄老爷,小人叫天打雷击了。” |
目击道存 | 眼光一接触便知“道”之所在。形容悟性好。 | 战国・宋・庄周《庄子・田子方》:“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 |
以卵击石 | 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 |
内外夹击 | 夹:从两方面来的。 从里、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 |
郭沫若《洪波曲》第五章:“台儿庄正面之敌,经我军于六日夜开始总攻,内外夹击……尚据险顽抗,战况之烈,空前未有。” |
击其不意 | 在敌人没有预料到的情况下进行攻击。 | 《孙子・虚实》:“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三国・魏・曹操注:“出空击虚,避其所守,击其不意。” |
东驰西击 | 谓指挥不统一,几路军队各自行动。 | 清・魏源《圣武记》卷九:“各专责成,互相援应,毋东驰西击,各不相顾。” |
击玉敲金 | 如金玉被撞击而发出的声音。形容言辞铿然有声,正确无误。 | 明・杨慎《洞天玄记》第一折:“兄弟也,不知师傅所言,句句斩钉截铁,言言击玉敲金。” |
击筑悲歌 | 击:敲击;筑:古乐器名。 敲击着筑,唱着悲壮的歌。形容慷慨悲歌。 |
《战国策・燕策》:“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
鸷击狼噬 | 谓凶狠地残害人。 | 北宋《新唐书・王鉷传》:“林甫方兴大狱,撼东宫,诛不附己者,以鉷险刻,可动以利,故倚之,使鸷击狼噬。” |
旁敲侧击 | 侧:旁边;击:敲打。 在旁边敲打。比喻说话作文隐晦曲折;不直接把意思表达出来。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0回:“只不过不应该这样旁敲侧击,应该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 |
打击报复 | 打击:攻击。 用敌对的态度回击对方。 |
《人民日报》1988.12.31:“披露了我们向上级反映我店截留利润六十五万元的问题后,遭受打击报复的一些真相。” |
群起攻击 | 很多人一起反对、指责。 | 梁启超《违制论》:“若其大臣而有假制诏以为护符者耶,则举国群起而攻之。”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击的成语、带击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