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凭的成语

带凭的四字成语(共找到29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凭河暴虎 凭:从水中走过去;暴:空手搏斗;暴虎:空手打虎。
比喻冒险行事,有勇无谋。也比喻勇猛果敢。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蟠桃记・洞宾问答>》:“漫夸他陆地行舟,也何用凌空举鼎,凭河暴虎皆亡命,蝇头蜗角纷争。”
凭空捏造 无事实依据地虚构。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土司・土官承袭》:“近世作伪者多凭空捏造 ,苟得金钱,兵部武选司吏胥概为准行。”
凭空杜撰
凭险作守 凭:靠着。
凭依地势险要而坚守。
《南史・梁武帝纪・封梁公策》:“凭险作守,兵食兼资,风激电骇,莫不震叠。”
鼠凭社贵 老鼠把窝做在土地庙下面,使人不敢去挖掘。比喻坏人仗势欺人。 南朝・梁・沈约《恩幸传论》:“曾不知鼠凭社贵,狐藉虎威,外无逼主之嫌。”
口说无凭 单凭口说,不足为据。 元・乔吉《扬州梦》第四折:“咱两个口说无凭。”
无凭无据 没有凭证和根据。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只要梦翁把用他的钱给了他,其余无凭无据的事,也断不能容他放肆。”
凭城借一 背城借一。谓与敌决一死战。 《宋书・袁淑传》:“负塞残孽,阻山烬党,收险窃命,凭城借一,则当因威席卷,乘机芟剿。”
凭虚御风 参见“凌虚御风”条。
凭几之诏 皇帝临终遗诏。 明・沈德符《野获编・礼部・宗伯执持》:“方奉凭几之诏,遽卒,士论惜之。”
凭轼结辙 凭轼:靠着车前扶手;结辙:车轮的辙迹相迭,形容车马络绎。
驾车奔走,不绝于道。
《子华子・晏子问党》:“游士无所植其足,则凭轼结辙而违之。”
空口无凭 凭:凭证。
只是嘴说;没有凭证。指不足为据。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空口无凭的话,门生也不敢朝着老师来说。”
狐凭鼠伏 象狐狸、老鼠那样潜伏在里面。 《三元里平夷录》:“逆夷各狐凭鼠伏,潜避两炮台中,不敢出入。”
恐后无凭 怕以后没有个凭证。旧时契约文书的套语,常与“立次存照”连用。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委是自行情愿,即非相逼。恐后无凭,立此文约为照。”
夺戴凭席 原指讲经辩难时,辩胜者夺取他人的坐席。后指成就超过他人。也比喻在辩论中压倒众人。 《后汉书・戴凭传》:正旦朝贺,百僚毕会,帝令群臣能说经者更相难诘,义有不能,辄夺其席以益通者,凭遂重坐五十余席。故京师为之语曰:‘解经不穷戴侍中。’
凭轼旁观 靠在车前横木上旁观。比喻置身事外。 清・王韬《土胜俄不足恃》:“土人自此以为俄不足为战,诸国皆凭轼旁观。”
牡丹虽好,全凭绿叶扶持 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总得有人在旁协助。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十二回:“也不像两个人打,就如一对猛虎争餐,擂台上流做一团。牡丹虽好,全凭绿叶扶持。”
凭几据杖 形容傲慢不以礼待客。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
人凭志气虎凭威 人靠的是志气,老虎凭的是威风。形容人必须有志气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凭虚公子 凭:依托。
比喻假设的人或事。
汉・张衡《西京赋》:“有凭虚公子者,心奓体忲。”
暴虎凭河
凭空臆造 臆:主观。
毫无根据地编造、虚构。
清・江藩《经解入门》:“凭空臆造,蔑古又熟甚哉!”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四:“我们有在不同革命时期经过考验的这样一套干部,就可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要有这个信心。”
真凭实据 真实可靠的凭据。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50回:“这方子上都盖有他的姓名图书,是个真凭实据。”
听凭尊便
凭山负海 凭:依靠;负:背倚。
依凭山峦,背倚大海。形容十分优越的地理条件。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2卷:“福州凭山负海,东南都会,富庶之邦。”
有凭有据 既有凭证,又有依据。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又且他家差老园公请你,有凭有据,须不是你自轻自贱。”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人民文学》1976年第6期:“他如今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单等撒网下钩了。”
凭白无故 犹言无缘无故。 高缨《达吉和她的父亲》:“后来他走过来问我叫甚么名字,我不理他,为什么凭白无故问名字呢?”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凭的成语、带凭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