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冠的成语

带冠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20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豺狼冠缨 豺狼:比喻坏人;冠缨:古代官吏的装束。
比喻坏人作官掌权。
唐・李白《古风・第十九》: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冠绝一时 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
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晋书・刘聪载记》:“十王习击刺,猿臂善射,弯弓三百斤,膂力骁捷,冠绝一时。”
华冠丽服 冠:帽子。
形容衣着华丽。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全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不开,只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
濯缨弹冠 濯缨:洗涤帽缨;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
比喻准备出仕。
《艺文类聚》第35卷:“今大道既隐,子生末季,沉溺流俗,眩惑名位,濯缨弹冠,谘诹荣贵。”
面如冠玉 比喻男子徒有其表。也形容男子的美貌。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冠履倒施 冠:帽子;履:鞋子。
比喻上下颠倒,尊卑不分。
明・李贽《水浒传>序》:“盖自宋室不竞,冠履倒施,大贤处下,不肖处上。”
冠上加冠 同画蛇添足,比喻多余的举动。 清・赵翼《陔馀丛考・成语》:“画蛇添足、冠上加冠,二皆陈轸说楚令尹昭阳之言。”
挂冠而归 挂冠:把官帽挂起来。
脱下官帽随即离去。比喻辞官归隐。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四卷:“我虽宰相,今已挂冠而归。”
虎冠之吏 指凶狠残暴的官吏,虽穿衣戴帽却凶残如虎。 《后汉书・酷吏传序》:致温舒有虎冠之吏,延年有屠伯之名,岂虚也哉。
峨冠博带 峨:高;博:宽阔。
高高的帽子;宽宽的衣带。后比喻穿着礼服。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7回:“门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特来相探。”
冠履倒易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东观汉记・杨赐传》:“亡损沟壑,不见逮及,冠履倒易,陵谷代处。”
沐猴而冠 沐猴:猕猴;冠:戴帽子。
猕猴装扮成人样。比喻徒有仪表或地位而无真本领;也可形容坏人装扮成好人。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冲冠发怒 见“冲冠怒发”。 唐・元稹《观兵部马射赋》:“凡献艺者,岂自疑于无必。冲冠发怒,扬鞭气逸,引满雷砰,腾凌飙疾,皆穷百中之妙,尽由一孔而出,乃知来者之艺,盖亦前人之匹。”
冠绝古今
新沐弹冠 沐:洗头发;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
刚沐浴的人一定会把衣帽收拾干净。比喻品格高洁的人不肯屈身于污秽之地。
战国・楚・屈原《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弹冠振衿 见“弹冠振衣。”。 语出《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冲冠怒发 形容极为愤怒。 《旧唐书・郑畋传》:“而畋冲冠怒发,投袂冶兵,罗剑戟于樽前,练貔貅于阃外。”
画苑冠冕 苑:会聚的地方,多指学术、艺术的集中处;冠冕:皇冠帝冕,比喻第一。
在美术界占据第一流的地位。
褎然冠首 褎然:出众的样子。
出众,超出同辈而居首席。
清・曾国藩《圣哲画像记》:“我朝学者,以顾亭林为宗,《国史儒林传》褎然冠首。”
天冠地屦 比喻双方相差极大。 西汉・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夫卜而有不审,不见夺糈;为人主计而不审,身无所处。此相去远矣,犹天冠地屦也。”
发踊冲冠 同“发上冲冠”。 宋・徐爰《旄头说》:“臣谓壮士之怒,发踊冲冠,义取於此。”
冠屦倒施 见“冠履倒易”。 明・李贽《〈忠义水浒传〉序》:“盖自宋室不竞,冠屦倒施,大贤处下,不肖处上。”
正冠李下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谓在李树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后以“正冠李下”比喻做容易引起怀疑的事。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南冠楚囚 南冠:楚国在南方,因此称楚冠为南冠。
本指被俘的楚国囚犯。后泛称囚犯或战俘。
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
发上冲冠 犹言发上指冠。语本《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
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方领圆冠 方形的衣领和圆形的帽冠,为古代儒生的服饰。亦借指儒生。 南朝・梁・何逊《七召・儒学》:“方领圆冠,金口木舌。谈章句之远旨,构纷纶之雅说。”
挂冠而去 冠:官帽。
指辞去官职。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逢萌传》:“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
壮发冲冠 形容气概雄伟豪迈。 唐・杨炯《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公雄心烈眦,壮发冲冠,按东海之金刀,飞北斗之石箭。”
木猴而冠 猴子穿衣戴帽装扮成人样。比喻虚有其表而无真本领。用来讽刺投靠权势窃据权位的人。 明・沈采《千金记・会宴》:“项王乃是木猴而冠,不足谋天下矣。”
植发穿冠 犹植发冲冠。 《世说新语・言语》“温峤初为刘琨使来过江”刘孝标注引晋・裴启《语林》:“温公始入,姿形甚陋,合坐尽惊。既坐,陈说九服分崩,皇室弛绝,晋王君臣莫不歔欷。及言天下不可以无主,闻者莫不踊跃,植发穿冠。”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冠的成语、带冠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